北京保卫战:幸有此人,才没有让明朝重蹈“靖康之耻”覆辙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执意御驾亲征,结果土木堡一役兵败被俘,瓦剌首领也先挥兵南下,京师北京岌岌可危!
消息传来,朝野震动,人心惶惶。最先行动的是京城里的富商地主们,把家里的金银珠宝、古玩玉器,凡是能装车的统统装上马车,没马车的就用牛车、驴车,日夜不停的往外运,纷纷逃离京城,一路南下。朝堂之上大臣们七嘴八舌、好不热闹,很多大臣主张迁都南京,避其锋芒。兵部侍郎于谦深知其中利害,坚决反对,并说服皇太后,力主拱卫京师,最终朝廷采纳其建议,并升任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保卫京师的重任。
于谦首先考虑稳定民心,平息民愤,将王振家族抄家问罪;然后请皇太后改立监国朱祁钰为皇帝,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这是北京保卫战极为关键的一步。在防守上,由于跟随明英宗亲征的几十万精锐损失殆尽,京城里只剩下老弱残兵,于谦急令两京、河南、山东等地的地方军进京勤王,同时大胆启用在土木堡之役中兵败被治罪的大将石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后勤方面,于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调动老百姓不到几天时间从通州运粮数百万石。由于兵器铠甲不足,于谦从留都南京紧急调运兵器铠甲上百万件,并派人从土木堡旧战场上捡来火枪一万余支,火铳两万余支,火箭四十余万支,火炮八百余门,并组建神机营,这支由先进武器装备起来的军队将在北京保卫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作战部署上,于谦主张采取以城为营,以战为守,内外夹击、各个击破的策略。
正统十四年十月初一,瓦剌挟明英宗一路南下,经紫荆关、易州、良乡、卢沟桥,没几天就打到了皇城根下,比正常赶路都快,明英宗可谓功不可没。每到一座城门下,瓦剌首领也先必命人将明英宗抬到最前头,然后再攻城。守门的将士就算有十个胆儿也不敢伤害太上皇呀,这样一来,将士们放箭怕射到太上皇,开炮怕把太上皇打成炮灰,扔滚石怕把太上皇砸成肉酱,这仗根本没法打!
十月十一日,瓦剌大军抵达北京,先锋部队直抵彰义门,于谦坚决派兵迎击,首战告捷。当天夜里于谦又派兵夜袭瓦剌大营,扰乱其军心。第二日,也先故技重施,又把太上皇明英宗抬上来了,可是于谦不吃这一套,传令三军:“社稷为重,君为轻!”也先大吃一惊,没想到遇见高人啦,于是鸣金收兵。当夜,于谦再次夜袭瓦剌,斩首数百,军心大振!
十月十三日,北京城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瓦剌大军乘机发起猛攻,集中火力进攻德胜门,数万精骑兵长驱直入。于谦避其锋芒,将计就计,等敌军全部进入包围圈,隐藏在民房内的神机营万箭齐发、万炮齐鸣,同时明军主力前后夹击,重挫瓦剌精锐。也先眼见德胜门强攻不下,转而进攻西直门。西直门守将拼死抵抗,于谦急调彰义门、德胜门守军赶往增援,同时命城上守军用神炮、火箭轰击敌军(真的是轰),瓦剌大军毕竟是血肉之躯,片刻之间就撑不住了,只能再次收兵。
十月十四日,瓦剌大军见西直门也攻不下,于是强攻彰义门,神机营再发神威,打得瓦剌大军满地找牙,眼看就被赶出京城了。就在这时,咱们新立的明代宗看不下去了,这于谦也太不像话了,功劳全让你抢跑了,朕作为一国之君颜面何在,于是这小子也派了一群太监赶来,冲到前头去抢头功。神机营一看敌军阵中怎么还有友军啊,这大炮火箭还怎么放啊,万一伤到友军怎么办?正在犹豫之时,瓦剌大军乘机发起反攻,一路打到德胜门。幸好守城军民同心,用石头、房砖砸向敌军,再加上于谦所派援军赶来,才再次将敌军击退。
久攻不下,再加上各地勤王部队陆续赶到,瓦剌首领也先预感再不撤就没机会啦,于十月十五日夜拔寨而逃,灰溜溜地向北逃窜。于谦命令部队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直至瓦剌退出紫荆关。
至此,北京保卫战告捷,临危受命的兵部尚书于谦当为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