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解决问题?这是麦肯锡最高效的工作方法

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各样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说被要求设计一个营销活动,转化率要高于10%哦~领导笑眯眯对你说;

比如说男朋友沉迷打游戏,废寝忘食,甚至你提议出门吃晚饭,却被无情拒绝。

比如说下决心辞职,开自己喜欢的烘培店,事无巨细地精心筹备了,可生意惨淡,再这样下去不仅赚不到钱,积蓄也要消耗光,难道再继续回去上不喜欢的班吗?万分不想,怎么才能解决生意冷清的问题?

有一种无处着手的感觉,茫然......

类似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从生活中各个角落冒出来,束缚着你,不解决,那是绝对不行的。可怎么去解决,又显得很难。而麦肯锡公司,开发了一种很有用的办法。就是“假说验证法”。

一、假说验证,最高效的方法之一

“假说验证”是麦肯锡等知名资讯公司,最常使用,也最为高效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这样处理问题的:

普通模式:问题出现——搜集信息——分析原因——找解决办法——去解决

这种方式非常普遍。想想我们遇到问题,一定是迫切想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了?”,找到足够多的信息,确保知道事情的全貌。

和同事有分歧,要去思考“这是怎么回事”;和父母冲突了,我们去想为什么冲突,怎么劝说父母。和男朋友争吵,我们脑子里一定闪过无数种关于争吵原因的追问。是话说错了吗?是厌烦我了吗?是有别的狗了吗?还是单纯心情不好?会忍不住翻手机,回想过去相处的种种细节,把能找到的线索全部翻出来,拼命想知道原因是什么。这就是搜集信息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虽然花费大量的时间,却很难窥见真相。

更为残酷的是,我们所已知的事实,并非全部。为了获得更多信息,我们甚至去追问朋友、问父母、问不相干的人。试图知道更多细节,却很困难。

想想,去医院,医生会地盯着你,事无巨细问完你全部感受与症状吗?通常不会,他们问问你的症状,思考一下,再问其他问题,甚至要求你去做个CT,看看是不是有某种病的可能性。

医生脑子里运转的逻辑,就是“假说验证法”。

步骤是这样的:

1、根据你提供的部分症状(有限信息)

2、评估看看,哪种病的可能性更高(假定结论)

3、验证是否是这种病(检验假说)

因为,医生绝不可能询问到你全部的症状,再去综合分析。这样效率可太低了。

并且,要求你去各种房间,做各种扫描,各种检查,花钱如流水。我们会第一个站起来不同意,不能这么干。

麦肯锡的方式也是如此。

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不是说他们不考虑问题是什么,不去想冲突的根源。而是另辟蹊径,用“假设”的方法。世界从来不会给予你足够时间,有试图窥探全貌的机会。

二、什么是假说验证?

这是我们处理问题的第2种模式,也就是面对问题,不要直接去查问原因,而是先做一个假说。也就是针对你当下的困境,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知识,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即使它是错误的也没有关系,我们并没有要去实施,而是去验证它的正确性。因此,这个模式的流程是:

假设验证模式:

1、问题出现

2、盘点有限信息

3、提出假说

4、搜集信息

5、验证假说

6、修正/推翻

7、再次验证

.

2.1.问题是什么?

是我们觉得不满意了,不舒服了,不开心了,伴随强烈的情绪反应。简单来说,就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我们期望事情这样这样,可结果却那样那样。比如期望和谐互动的亲密关系,男朋友却总玩游戏;期望快速找到新工作,简历却总石沉大海。

此时,我们希望将事情挪回正轨。

在这个时候,必须注意的问题是,你真的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了吗?

男朋友总是玩游戏,一忍再忍,他却丝毫不考虑我的感受。哼,忍不了了,情绪爆发。就是典型的错误。明明我们期望的是解决总打游戏的问题,可却任凭情绪暴走,让事情变地更加糟糕。

所以,在解决的最开始。你需要搞清楚,问题是什么。也就是“你当下的境况”“你理想的境况”是什么。

2.2. 盘点有限信息

职场中的老人,通常能很快诊断,解决问题。工厂中机器停转了,经验丰富的师傅,立马猜测,也许是轴承的螺丝出问题。

师傅所依据的,就是他从业多年的,知识、经验,甚至直觉。让他快速检索大脑后,得出一个最为可能的结果。

盘点有限信息,就是针对目前的困境,找出手头上可能有帮助的信息。比如你的经验与直觉,比如现有的资料,比如网络可以搜索的相关报道,比如咨询某个行业大佬......

你不需要在这个地方花费过多时间,重要的是在于,根据现有信息,得出一个大致的“假说”,可能的结论。这个事儿嘛,可能是什么样儿的。

有效的经验与直觉能帮助你得出“精确度”更高的“假说”。比如未来市场一定扩大;比如是机器的轴承出现问题,比如用户的情绪变得焦虑等等。

“在有限的信息中,提出可能达成目标/解决问题的假定结论,并不一定要完全正确,甚至可以加一点创意”——《逻辑思维》

2.3. 如何提出假说?

在提出假说时,最重要的是。在脑子里不断回想:我面对的问题是什么?让意识不断在有限的手头信息中穿梭,直到灵光一闪,得出假说。

2.4. 如何验证假说?

我们的假说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假设男朋友总玩电脑,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假设升职加薪无望,是上一个项目没有做好。这个客户,要推荐性价比更高、交通方便有地铁的学区房。

那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就需要我们去进行验证。

在验证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两点:严谨的逻辑+坚实的证据。

这就像课堂上学习的方程式。首先,得保证方程式的正确无误,其次,带入的值要对。最终的答案才会正确。

严谨的逻辑,我们可以有效利用市面上各种思维工具。

比如市场营销的4R、波特五力模型、市场3C模型、分析挖掘的swot框架等等。这些模型都符合逻辑思维所要求的“MECE”,是非常好用的“公式”。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进行变形,来贴合当下境况。

坚实的证据

在建立假说之前,我们已经进行过一轮信息搜集,但当时,是相对粗犷的方式。可能运用了很多经验和直觉,任何相关信息,都被纳入,很多不完备。

这里的信息收集,要求就相对高很多了。

我们希望验证“假说”是正确,或是错误。在已经有可靠逻辑的基础上,填充的事实证据,也必须足够好。

一般来讲,可以从3个角度进行筛选:

(1)一手信息优于二手信息

(2)定量信息优于定性信息

(3)第三方信息优于当事人信息

二手信息,是那些你从书籍、报纸、网站上找来,别人总结的信息。这些信息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却很可能过时了,比如15年的,时效性比较差。或者是针对其他问题而总结的,与你要解决的问题有差距,不具有针对性。

那么,用一手信息,也就是你自己去调查而来的信息。比如去实地调研、去做访谈、去做问卷调查,根据搜集的信息,自己分析处理。得到一手的滚烫信息。

定量信息是可以被测量的,一般指数据。而定性,则更偏向于感性内容,比如说“我觉得”“我认为”“我感觉”,受第六感驱动的。当你告诉领导,这次活动很成功,参加人数很多,转化效果也不错,后续可以持续进行。领导会不会觉得,嗯,有点疑惑,似乎你没有证明这真的很好的感觉。那你这样讲,本次活动转化率20%,比普通活动5%的转化率好非常多,是一次成功的、可以持续复制的主题活动。就靠谱许多了。这就是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

避免使用那些“多、不错、很棒、稍微、差一点”等等表示程度的词,而给出具体的数据,给人带来的感觉差非常多。

第三方信息,指的是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提供的信息。比如各种研究机构。而当事人,则可能是隔壁桌同事,争吵的男朋友,男朋友的爸妈。当然是研究机构的内容,更具可信度了。

当你使用的事实,同时满足一手信息、定量信息、第三方信息这三个标准时,会非常具有说服力,比如研究机构的调研报告数据。而如果是二手信息、定性信息、当事人信息的话,就会效果比较差了。

我们生病,都希望能找到某个领域的专家,去拔牙,希望医生技术纯熟精湛,可以少受罪,避免感染发炎,因此在口腔医院苦苦挂上一个月的号,也愿意等。

是什么导致了医生技术之差呢?

是毕业学校好不好?从业资格长不长?就业医院牛不牛?经验丰富不丰富?

确实没错。

但更为重要的是,医生其实是“假说检验方法”的忠实运用者。

“假说验证”方法最厉害之处在于,不需要再毫无目的地漫天搜集信息,浪费大量时间。而是将收集的信息框在一个范围之内,给我们一个目标,一个准头,一个明确的方向。将收集而来的信息分析后,来验证我们假设正确与否,不正确,则修正或者推翻,再来验证,直到一个验证正确的假设诞生,结论也就此诞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