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风情录|长河流月:涛兄当年

涛兄当年

长河流月

在前贺父母家,曾有他的几张照片,是他刚到桂林上大学时照的,有在冶金地质学院门口的,也有在漓江竹筏子上的,那时,他才十八岁,眉清目秀里,自是透着无限风华。同他身边的美景一样,郁郁生机。
他是母亲的外甥,大姨的长子,比我大两岁,属狗,我一直叫他涛兄。
涛兄从小就是我的玩伴。在他出生后只一年,他的二弟就紧随而来,大姨难以养活两个孩子,就将他从平安堡送到了招苏台,求我老太姥帮忙照看。母亲说,那时的涛兄,就像那种叫“大脑瓜”的野菜,单薄的身子,顶着个挺大个脑袋,看着强活啊。隔了两年,他又有了三弟,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
久在一起,舌头就会碰到牙。那是夏日的午后,我费劲巴力地用高粱秆和细篾儿,扎了一个蝈蝈笼,并将一只草蝈蝈和几朵黄瓜花儿放了进去。正欢喜地瞧看,涛兄来了,大概是他想要我的宝贝,我岂能同意。于是,就起了争执,他像酸脸猴子一样,从我怀里一把抢过蝈蝈笼,狠狠地摔在炕上,又踩上一脚,然后,跳窗逃走。我气得翻身打滚,差点哭晕过去。在里屋的母亲忙过来哄劝,说带我去讨个公道,我才止住伤心,可是到了老太姥家,却未见将他怎样。
母亲总说,涛兄是有绘画天赋的,有一次她教训我时,被他看到,就画了一副画:一个女的,高举菜刀,吓唬一个小孩儿。虽然,画上的人都是四方身子,头上也没有几根毛,但看着却像是那么回事。母亲也因此画为证,受到了老太姥的呵斥。后来,涛兄竟能将我家的四联堂画《花木兰》非常逼真地画出来,着实让人惊讶。
当涛兄在招苏台待到第七个年头时,终于等来了大姨父接他回去,他该上学了。两年后,我家也从招苏台搬离,落户到了韩州,与平安堡相距不过二十里,涛兄来我家,倒是容易多了。开头是父亲骑着自行接送,等他再大些,就能自己坐着小咣当(绿皮的见站就停的火车)往返了。他来我家,我心里仿佛涂着蜜糖,因为,不仅母亲会多做几顿好吃的,父亲也不会像往常一样乱发脾气。
我带他去贺家大桥,看小南河涨水,浩浩荡荡如同一片汪洋,看人们在岸边吵吵嚷嚷忙着捕鱼。也骑着自行车,带他去镇上的书屋去租书,书屋里很静,只有我们翻书的沙沙声响。我们也一起看电视,看恐龙特级克赛号,看乌龙山剿匪记。对了,他说,那个脑袋锃亮的老土匪田大榜,像极了我们的老头姥,一提这个,包括母亲在内,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笑。
涛兄的家里一直拮据。于是,除了细细耕作在生产队分的那十几亩薄田,大姨父还去粮库谋了个差事。与大姨起早贪黑,精打细算,但日子却不见起色。涛兄读初中时,因家里买不起自行车,他每天只能步行往返二十余里上下学。等到在县城读高中,情况也没有多大改观。冬天时,同学都穿上了大头鞋、反毛鞋或是胶皮乌拉,他却仍穿着大姨做的棉布鞋,既不好看,也不保暖。在食堂打菜,条件好的,可以点一些好吃的,他却总是挑最便宜的,怕吃饭时被人看到笑话,很多时候,他就带着饭盒,悄悄躲到操场边上的柳树林子里去。
一次我的母亲去县城办事,给他带去了一斤猪头肉。他捧在手里,将外面的包装纸打开一点,一边与母亲说着话,一边低头闻了又闻。母亲说,“你别闻了,一会儿就吃吧。”多年后,他对母亲说,“老姨啊,那是我吃过的最香的猪头肉,现在即使给我杀一头猪,我也没有心思了。
亲戚里道的孩子里,母亲最得意涛兄,说来也难怪,他念的书多,知道的事也多,脾气又好,说话总是有礼有节和风细雨的。用老人的话说,就是仁义。母亲对他的感情,绝对好过我这个儿子,她不仅让父亲带他去镇上做衣服,还在背地里给他钱,甚至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都是她去百里外的县城给他取回来的。说她偏心眼的还有大姨,她对母亲说,不能看人下菜碟儿,对她家的那另外两个外甥也应该像对待涛兄一样。哈哈,可是母亲说她做不到。
那几张照片,是涛兄特意在大学放假时,带回来送给我母亲的。母亲如获至宝,想念他时就会拿出来端详,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家里一来人串门,她就会主动找话题,拿出涛兄的照片,显摆给人家,临了,又是长篇大套的啧啧称赞。感觉得到,他是她的一份荣耀。
涛兄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北方一个城市的大型国营单位。不久,他就带着女友回乡完婚。那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婚礼,没有轿车,没有伴郎和伴娘,也没有主持人和娘家且(qiě),就他们俩儿,挎着胳膊,在厚厚的雪地上绕着屯子走了一圈,转回到大姨家歪斜的木栅栏门口时,一挂红红的小洋鞭噼噼啪啪地响起,这仪式就算完成了。
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涛兄喜欢上了南方。工作不过两三年,他就辞职南下,孤身一人去了南宁,待有了一些基础后,又将大嫂和小侄也接了过去。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从此,我们难再相见。而他为数不多的几次回来,总会抽时间到前贺看望母亲,前年,他告诉她,现在已有了直达南宁的列车,只要坐上车就行。他要带她去桂林,看看那儿的山水。他说他家里很大,完全住得下。这娘俩,总有着说不完的话。
昨晚,在前贺,我翻找涛兄的照片,却发现只有他在桂林屏风山前的一张了,其它那几张,却怎么也找不到。问母亲,她说,可能是平安堡他家的人拿走了,说这事可背不住,他家的人真是妒忌着呢。一次涛兄前脚刚到前贺,大姨父的电话就打了过来,他对母亲说,你告诉大涛,让早点回来,他有家!母亲不喜搭理他,说这人根本不唠人话。
剩下的这张照片,边角已经暗黄,而照片里的涛兄依然神采奕奕。不知他那从容的气质,可否是因了这心底的热爱,爱着这世间,任凭来来去去,付出的总是一片真情意。犹如光,犹如雨,让人觉得敞敞亮亮,干干净净。

关  于  作  者

About the Author

长河流月,本名郭卫东,铁岭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辽宁作家网》《辽宁职工报》《铁岭日报》《柳州日报》。2015年小小说《莲儿》获得铁岭“荷出此言”征文大赛一等奖。

(0)

相关推荐

  • 【滋水 · 散文】 马晓毅:永远的怀念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342期︱ 编辑︱梁  甫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 ...

  • 经典暗恋搞笑笑话,暗恋同桌,喜欢对她使坏每次她喝的水!

    经典暗恋搞笑笑话,暗恋同桌,喜欢对她使坏每次她喝的水!

  • 梁德新‖我的外婆【客都原创】

    我的外婆 文/梁德新  "云丽楼"是个围龙屋 外婆家是"云丽楼",地处梅县桃尧镇麻坝村,离桃尧墟约1公里,离松源河离约200米,旧时河中可通小木船,上至松源,下 ...

  • 吴国丽:我的聋子表姨|小说

    刘江生:渝州宜栽柳|散文 文/吴国丽 [作者简介]吴国丽,内蒙古赤峰市人,赤峰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会员,其现代诗.散文及短篇小说作品刊发于<红山晚报>< ...

  •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本来昨天收盘后,准备写文章. 大姨父临时打来电话喊去他家吃饭. 原来是表哥(大姨的儿子)回来了. 大姨一家应该算近亲里最穷的,一家人以前在农村住,就种点庄稼,喂两条猪. 后面为了表哥能娶上媳妇,才咬牙 ...

  • 铁岭风情录|长河流月:垄上行

    垄上行 长河流月 暮秋的一个下午,他在那个小站下了火车.四下环顾,站台上接站的人群中,未见她的身影.而隔着两趟铁轨,北边那条通往村庄的小路上,一个穿着浅绿色毛衣的女孩,正自赶来. 四目相视,她素颜洁净 ...

  • 铁岭风情录|长河流月:戏事

    戏事 长河流月 前些年,在镇政府的大会议室,有一台文艺汇演.突然,听报幕人说出了母亲的大名,我不禁,暗自"妈呀"一声.这个老太太,竟瞒着我,以老年大学学员的身份来参加演出. 只见她 ...

  • 铁岭风情录|长河流月:小南河琐忆

    小南河琐忆 长河流月 春日,当桃花.杏花开满前贺的时候,小南河就漾起了波光.波光里,翠鸟飞过柳梢,牛马和羊群在草甸子上啃草,而远处砖厂那边,有人影忙碌,是准备点火烧窑了. 那时,我们家刚从招苏台搬来, ...

  • 铁岭风情录|长河流月:​猫影

    猫影 长河流月 我属鼠,大概与猫犯相,对猫一直谈不上喜欢.感觉猫性情善变,吃东西也挑剔.更有传言,说它是奸臣,意思是嫌贫爱富.但说起猫,我还是在自己四十余载的人生岁月里,寻到了它的一些踪影. 最初与猫 ...

  • 铁岭风情录|长河流月:间隙

    间隙 长河流月 老老实实地说,在我成家另过之前,我和父亲之间,是有着间隙的.在那么长的岁月里,那间隙就如同沟壑,将两颗心分开,却又都在孤独地守望. 这事情,最早要追溯到招苏台.那时我应有七八岁了.夏日 ...

  • 铁岭风情录|长河流月:窗外有长安

    窗外有长安 长河流月 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我因事从铁岭返回到昌图,原本打算,坐半夜的火车回韩州.可是下车后,却发现朔风横吹,雪大如斗,举步维艰.站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透过通透的玻璃窗,我看到整个县 ...

  • 铁岭风情录|长河流月:天放的春天

    天放的春天 长河流月 拾阶而上,脚下,还有几丝残雪.城下的那片钻天杨,已高过了城墙,伸手,就可触及.这是年后的一个周日,我忽然想去韩州古城遗址,那地方,离我家也就二三里,它的对面,就是青云石佛寺,平日 ...

  • 铁岭风情录|长河流月:耳畔又闻蝈蝈声

    耳畔又闻蝈蝈声 长河流月 上班途中,忽然听到蝈蝈的叫声,我寻声望去,发现在韩州蔬菜市场入口旁一家眼镜店的门口,一高一低挂着两个小笼,那清脆的鸣响就来自那里.近瞧,笼中各有一只蝈蝈,一只通体草绿,明显是 ...

  • 铁岭风情录|长河流月:杏熟了

    杏熟了 长河流月 与母亲在园中小坐,她忽然告诉我,杏熟了.我走到房山去看,果然,柴栏里的那棵杏树,杏子已然青红.随手摘下几枚,因刚下过雨,无须再洗,咬上几口,那酸甜便由舌尖直入心脾.这种感觉让我想起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