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摸荆州

抚摸荆州

稍有文史常识的人皆知:象黄河一样,同是母亲河的长江,也曾孕育过古老的文明。然而,些许年来我却独悟到:长江孕育的文明异于黄河孕育的农耕文明,可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单元便是其一。前些年,我曾走过巴山蜀水,感悟三星堆、金沙遗址独特的文化孕含;也曾去吴侬软语的苏杭,领略“包孕吴越”太湖的秀美风光。然而,既使有时浏览介绍荆州的文字,还是期冀有朝一日到那金凤腾起的地方,亲手触摸触摸古老而斑驳的城墙,切身感悟一下那实实在在的荆风楚韵!
去年的仲春时节,冀中平原还春寒料俏,而荆楚大地已是莺飞草长、春意盎然!当我走下黄鹤飞去的那座名楼,行进在通往古城荆州的高速公路上,两侧挺拔翠绿的水杉、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使我彻底沉醉了,多年的缺憾也随之抛到九霄云外!

No.1

沙市会友

“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自大禹治水“割地布九州”,荆州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积淀。这里既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又是三国纷争的古战场,还有多个偏安政权于此建都。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国的故都,三国纷争的遗迹,历代名人的伟踪……似繁星点点,数不胜数。朋友一边介绍着此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一边指引着穿过戏剧家曹禺故乡。傍晚时分,便来到荆州新城区——号称“小上海”的沙市。
十几年前,从“活力28”的广告始知鄂有沙市,穿行店铺林立、灯火通明的街市,方感到“沙市自古的繁华” 此言不虚。在朋友的一阵张罗之后,荆州鱼糕、龙凤配、皮条鳝鱼,八宝饭……一桌富有特色的地方名吃便摆上来。朋友本是博学而精明强干的律师,不想“下海”后更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于此一年多的时间,生意不但做的很红火,却也“修炼”成一个十足的“荆州通”。“无鱼糕,不成席”,“汪盏小勺细品尝,离席数时回味长”。在他热情的劝让下我頻頻举杯,不一会儿的功夫便酣畅淋漓,在他人的搀扶下蹒跚下楼了。

No.2

荆州博物馆

舟车劳顿后的畅饮,让我睡的很酣实,清晨起来更觉神清气爽。按照朋友罗列的浏览条目,潇潇春雨中我们走进了荆州博物馆。纵观整个博物馆,可以说是几千年荆楚灿烂文化的一个缩影,前院的基本陈列使我对荆州的文明发展史有了大概了解。而后院的《荆州凤凰山168号汉墓》、《古代漆器精品展》、《楚汉织绣品展》专题展览更是慑人心魄。尤其是史前巧夺天工的各种玉饰;薄如蝉翼,轻若笼烟的战国丝绸;寒光闪烁的越王剑、成色如新的吴王夫差矛;色彩斑斓、工艺精湛的战国秦汉漆器;最为完好的西汉男尸、世界上最早的数学专著《算数书》等汉初简牍,这些稀世珍宝令我在展台前长久驻足,不忍离去。
“楚王好细腰”。这里展出的大量出土古乐器,足以证明楚国是歌舞之邦。现在,荆州博物馆将楚乐、楚舞搬上了“楚乐宫”的舞台,并已成为此馆别具一格的拿手好戏。当我在古老的编钟、石磐那浑厚绵长的优美音律中,观赏身着长袖楚服的美丽女子,舞动着袅婀的腰枝而翩翩起舞时,早被这博大精深的荆音楚韵彻底征服了。

No.3

纪南城

还未在余韵袅袅、不绝如缕的咀嚼中回过味儿来,汽车已达楚国的郢都——纪南城。从公元前689年至公元前278年,经过20多位楚王的苦心经营、立国称霸,这里已成为当时南国最繁盛的都市。
登临 “庄王台”以及依稀可辨的烽火台,漫步郢都的宫殿台基遗址,俯拾一片片历经岁月沧桑的破碎陶片……我跟随口齿伶俐的女导游亦步亦趋、步转思移,想象此间当年“车挂毂、民磨肩,市路相交,号为朝衣鲜而暮衣敝”的繁华、追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饮马黄河的一代霸主;凭吊忧国忧民、行吟江畔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最后,当登上游览最佳去处的北城墙,透过横亘于阡陌沃野的壮阔城垣,凝聚在脑际的已不再是昔日古都的泱泱风采,而是一个没有答案的《天问》。

No.4

八岭山森林公园

“'八岭松云’为荆州八景之一,为历代浏览胜地!”在朋友的诱惑下,我们又驱车来到风景优美的八岭山森林公园。

“纵岭八道,蜿蜒若游龙”,被楚人视为风水宝地的八岭山,现在仍遗留着春秋战国时期楚国18位楚王、以及明代11个藩王等不计其数的王侯将相古墓葬。走进其间,遮天蔽日的苍松翠柏下,一座座高大雄伟的帝王陵墓,踞高雄峙,仿佛仍在炫耀着墓主人昔日那唯我独尊的显赫与辉煌。

诚然,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楚庄王墓、明辽王墓、“平头冢”了。庄王墓高大似山,陪冢成行,气势非凡;辽王系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四子朱植,该墓在历史上虽多次被盗掘,但仍出土了100余件珍贵文物,不失为一座精美的地下宫殿;平头冢传说更为神奇,相传蜀将关羽得青龙偃月后,欣喜若狂,跃身上马,挥舞宝刀,当马驰过此冢时,对准冢上部平削一刀,“平头冢”因此得名。

No.5

三国主题

“江陵南北道,长有远人来”。顺着义勇双绝的武圣人关公这条脉络往回返,我们正是“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的一行远人。

荆州又称江陵,这里作为魏、蜀、吴三国纷争的主战场,曾留下了许多饶有兴味的历史遗迹,更为世人演义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公安门、得胜街、点将台、马跑泉、卸甲山、张飞一担土……不需要沿着这些遗踪胜迹寻寻觅觅,从八岭山森林公园返程途中,古城外波光粼粼,荷莲飘香的三国主题公园迎面的 “三国风云”大型照壁,再次将我带入三顾茅庐、草船借剑、连环计、横槊赋诗、借东风、火烧赤壁、单刀赴会……那大气磅礴、波澜壮阔的一幕幕历史画卷。

No.6

漫步古城墙

滚滚长江东逝了远去的刀光剑影,浪花淘尽了叱咤风云英雄的鲜活面容,只剩下几度兴废而不曾衰老的“铁打的荆州”城。荆州古城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厉王时期。而如今耸立在人们面前的雄伟砖城,为明清两代所修造。砖城墙体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坚固,是我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城砖上的文字,更是赏析研究荆州古城墙修建史不可多得的档案。
穿过曾做为电影《小花》、《路漫漫》的外景地、俗称柳门的大北门,漫步走过以“宰相之杰”名字命名的“张居正街”,江陵碑苑细细品茗中观赏过艺术大师、历史名人们的书法碑刻,特别是张居正这位荆州籍历史名人的书法手迹后,我们一步步登上古代荆州城迎接来使和宾客的东门城楼“宾阳楼”。
楚人崇凤,视凤为至尊、至善、至美的神鸟,惯以凤鸟为图腾。当我伫立于壮观的“宾阳楼”门楼,放眼凤凰广场城标——金凤展翅腾飞的壮美造型,耸立九龙渊公园龙舟赛场南端高大的屈原塑像,环城公园内、外道路、波光粼粼的护城河以及错落有致、参差林立的楼群时,真切地感触到历尽沧桑的荆州城,正是集香木自焚后重生的金凤在展翅腾飞。

No.7

江陵盆景园

前紧后松的的游览也许是朋友的特意安排,第二天的游程不是很紧凑,也没有前日参观景点厚重的历史感。轻松愉悦中浏览了建筑工艺精湛的三观二寺(即开元观玄妙观、太晖观,铁女寺,章华寺),前往江陵盆景园的途中,我仍忆起章华寺中老态龙钟的“唐梅”,还有诗人李季的绝唱:“山南海北,我曾经过多少地方,人世沧桑,我见过数不清的姑娘,忘不了呵,荆江岸边的一对铁女,用青春和生命铸成了人间最美的形象!”
江陵盆景园相传为南朝梁元帝萧绎“湘东苑”旧址,是集盆景与园林艺术为一体、兼具南北园林建筑艺术风格的文化公园。它师法古建,博采众长,既有北方皇家园林的豪华大气,又有南方水乡园林的玲珑秀美。穿过松竹掩映的小桥流水,漫步错落有致的亭、廊、楼、馆、假山、水榭之间,松园、竹园、荷园、梅园,树桩、根雕、山石、露天盆景组成了一副烂漫而多采的楚风画卷。乘舟荡漾园中碧水之上,清风徐来,大有恍然身处“瑶林仙境”。

No.8

长江水治

“九曲回肠,险在荆江”,滔滔长江自三峡奔泻而出后,就进入了我们脚下这段儿著名的荆江。由于来自长江上游洪水的巨大,再加上荆江两岸地势低洼,造成历史上的数不清水患和灾难。对此,历代封建统治者也曾纷纷修宝塔、铸铁牛以降伏洪魔、镇锁江流。
“嶙嶙峋峋,其德贞纯;吐秀孕宝,守悍江滨;骇浪不作,怪族胥驯;翳千秋万代兮,福我下民”。铁牛上的铭文虽言简意赅,然而终究制服不了桀骜不驯、肆虐不止的洪魔。不是折戟沉沙,便是塔身深陷堤面。如今,塔身深陷大堤的万寿宝塔和幸存下来两具铁牛,只能作为悠悠长江滔滔水患的历史见证。
为了有效根治长江水患,1952年党中央、毛主席决策,在荆江南岸修建荆江分洪工程。当时调集30余万军民日夜奋战,仅用了75天就修建起新中国震惊中外、彪炳史册的大型水利工程。当我观看纪念碑体上镌刻的工程兴建时的动人画面的浮雕、毛主席等伟人的碑文、以及众多工程建设英模的名字后,放眼宽阔的江堤,只觉河道碧空,一览无余。江流、江堤、江津城,人民的伟业殊勋,融为织锦,令人不得不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万千感慨!

作者简介:郝之亮,笔名:淀边云,河北任丘人,金融高管,经济师,沧州市作协会员,市政协文史委顾问。有文论入编国家大型文集,散文载于各报刊杂志。

往 期 回 顾

【为您诵读经典】桃花源记

[古韵悠悠] 自寿

【古韵悠悠】草木七言

【精品阅读】外婆湾

【精品欣赏】大河赋

【为您诵读】史记之魂

【同吟一阕】蝶恋花

【同吟一阕】蝶恋花(辑二)

【同吟一阕】蝶恋花(辑三)

再看看我的校园(外二首)

时光惊雪 | 诵读:窗外的人

【大好河山】小三峡诗韵

【合诵】心灵语花组诗

金缕曲

【同吟一阕】蝶恋花(辑四)

江汉路

夜深沉 · 霸王别姬

一棵开花的树

栗子花开

盛夏津城尽桑拿

满山开遍映山红

元上都赋

诗意地生活

怒放的生命

{为您诵读}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送给在官房子住过的人

{为您诵读}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扬州慢 · 二泉映月雨中飘荡的回忆

征程万里驱倭寇,鏖战千军救国殇。

天天注水的池塘

计数器

贺新郎

思项羽

父亲

葡萄

新将进酒

小院,正值醉人秋色中

谷秀翻青浪,花香漫绿洲。

【同吟一阕】卜算子(辑一)

【同吟一阕】卜算子(辑二)

【同吟一阕】卜算子(辑三)

(小说)幸福在哪里

西山街

秋月

魏晋风流(上)

魏晋风流(下)

西山岭往事

[精品散文诵读欣赏] 背影(上)

唯愿共携明月对山丘。纵是枫林成晚照,深秋近,亦无忧。

美丽的西双版纳

西岭有黄花,一待秋风起。满郭人争紫陌来,都是烟尘气。

编辑部

  • 散文编辑部

春之韵|杏花雨|海风在吹

  • 现代诗歌编辑部

杏花雨|海风在吹|思者|夕阳音|柳卧

  • 古诗词编辑部

渔之樵|海风在吹

  • 诵读部

春之韵|部落歌者|朝阳哥|倾听者|苏苏|叶子|把酒当歌|窗外的人|海叶|代斌|盼盼|  寒纬|新新人类|宁静致远|文嘉|海畔|郑巍(查了)|苏恭|枫林|品茶听涛|唱唱|烟波缥缈|踏雪寻梅|优雅|鼻祖|一朵莲|沙漠牡丹 |汪淇|建国|童心未泯|墨羽塵曦|红杉树|江河|夏夏|知足常乐|崔文通|师师|欣怡|阳光|枫丹白露|金翅大鹏|寒冰|欣赏自己|如风|润物细雨|花颜

诵读总务:

春之韵

  • 音频校对

海叶|春之韵|把酒当歌

  • 编辑制作部

慢吧君|超越自己|冰雪少年|芳华|文嘉

  • 预览校对

海风在吹|末陌

  • 统筹规划:海风在吹

投稿须知

1、来稿体裁不限,诗歌、散文、随笔均可。摄影、书法、美术作品酌量。

2、来稿务必原创,严禁抄袭侵权,文责自负,本平台概不承担连带责任。投稿要求:诗歌25行左右,散文随笔1500字左右,小小说2000字以内。来稿须作者自己校对三遍,确保无病句,无错别字,无错误标点符号。

3、个人简介150字以内,并附本人高清横版远景照片2张。

4、本刊对所有稿件有修改权、选编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除特别注明不愿被修改的,如有需要,本刊会根据作品内容进行修改。

5、发稿作者应当积极转发、分享阅读。

6、投稿路径:

    古诗词:渔之樵微信号 yihe55555 |海风在吹微信号 15926363907

    现代诗歌:杏花雨微信号 ai740922 | 柳卧微信号 shoucang121

    散文:海风在吹微信号 15926363907

期待您的原创首发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