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草书《送梨帖》
《送梨帖》东晋,王献之,草书,纸本墨迹,2行,11字(含缺字)
释文: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
《送梨帖》
苏轼评《送梨帖》:”家鸡野鹜同登俎,春蚓秋蛇总入奁。君家两行十二字,气压邺侯三万签。“(苏轼《书刘景文所藏王子敬帖绝句》)按:传《东坡志林》卷九:”世传王子敬帖,有'黄柑百颗'之语。此帖乃在刘季孙家,景文死,不知今在谁家矣!......予尚有诗与景文云:“居家子敬十六字,气压邺侯三万签。''(文中的王子敬(王献之)帖,是指《送梨帖》。)
杨守敬《送梨帖》:'大令此帖,与篆隶出入,高古绝伦,自谓与乃父当不同,赖有此耳。'
《送梨帖》三希堂法帖刻本
唐代柳公权跋:'因太宗书卷首见此两行十字,遂连此卷末。若珠还合浦,剑入延平。大和二年三月十日。司封员外郎柳公权记。'
明代董其昌跋:'家鸡野鹜同登俎,春蚓秋蛇总入奁。君家两行十二字,气压邺侯三万签。子瞻居士题。清秋临送梨帖时以子瞻题。董其昌为悟轩弟。'
清代郭尚先《芳坚馆题跋》:'送梨帖真迹亦藏大内,三希堂'送'字尚完。末香光行书'家鸡野鹜同登俎'一诗。'
柳公权跋王献之《送梨帖》 ,大和二年(828)。
释文:因太宗书卷首,见此两行十字,遂连此卷末,若珠还合浦,剑入延平。大和二年三月十日,司封员外郎柳公权记。
米芾《书史》记载:“刘季孙曾以一千置得。余约以欧阳询真迹二帖、王维《雪图》六幅、正透犀带一条、砚山一枚、玉座珊瑚一枝以易,刘见许。王诜借余砚山去,不即还。刘为泽守,行两日,王始见还,约再见易,而刘死矣,其子已二十千卖与王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