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上市公司获私募牌照 大手笔重组行业格局

自2017年以来,已有10家A股公司通过全资、参股子公司的方式取得私募管理人资格。以往上市公司都是与私募机构合作,以成立并购基金的形式参与资本市场投资运作。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开始纷纷成立自己的私募子公司,利用自有资金或者募集资金,参与私募行业,欲借助资本市场投资提升经营业绩。

据了解,这10家上市公司中有9家都是在今年完成备案,入驻私募的增长势头迅猛。而其中7家上市公司是旗下的子公司注册为私募管理人,有3家是上市公司参股。注册私募基金类型多数为股权投资,仅有1家为证券私募。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入局私募基金行业,将会有大的方面的举措,行业发展竞争激烈,分化严重。

十家A股上市公司聚焦私募股权领域

9月28日,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其下属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蓝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基协登记为私募管理人,但目前尚无具体的私募基金设立投资计划,也无与其他私募基金管理人共同设立私募基金的计划。

9月13日,腾邦国际发布公告称,此前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出资,与深圳市铸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珠海市腾邦铸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腾邦铸成”,完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并在中基协备案。

华策影视全资子公司浙江华策投资有限公司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10月19日,华策影视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正在开展相关基金设立工作,将根据监管要求及时进行相关披露。”根据基金业协会披露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信息,华策投资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实缴资本为700万元,机构类型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

此外,佳都科技全资子公司深圳佳都创汇投资有限公司的类型同样为“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注册资本5000万元,于今年6月26日在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

土豪上市公司大手笔已展开多项投资

据了解,普邦股份、报喜鸟、腾达建设等公司旗下的私募基金已展开多项投资。

根据近期上市公司腾达建设发布的公告,其子公司将出资3亿认购景林资产旗下的景林瑞达私募基金。而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发布的认购私募基金公告显示,股权投资居多,证券类私募基金则呈现出了私募基金知名度高、规模大、业绩稳的特点。

普邦股份旗下机构较早获得私募管理人资格。2016年9月,公司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前海普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获得基金业协会核准。普邦投资2017年3月份备案了首只股权投资基金珠海横琴盛忠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天眼查数据显示,深圳市前海普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了多家公司,包括深圳市前海邦你贷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投资数额为5100万元,占比为47.22%;新疆普邦金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横琴普正信邦基础设施工程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翻看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公告,出手认购私募基金已非个例。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1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认购私募基金的公告,其中还有多家上市公司是发布了多次认购公告,且称在股东大会中已经通过议案未来拟在风险投资中继续投资。

18家上市公司购买的产品丰富多样

一是股权类私募基金。统计下来上市公司认购的私募基金还是以股权投资居多,18家中有13家买的私募基金主要用于股权投资,复星医药和鹏博士则是通过旗下公司认购境外投资基金。

二是证券类私募基金。其中认购金额比较大的有两个,除了腾达建设3亿元认购景林投资的产品,还有一个就是青海春天出资3亿元认购望正资本的证券类私募基金。

三是量化类私募基金。如复旦复华500万,认购歆鋆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该基金便是以量化的方法进行投资,其止损线设置为0.8元。

四是通道类产品。有些上市公司看似购买了私募基金,但从指定的资金用途看,私募基金更像是一个通道。如日出东方多次认购的“万方鑫润鑫统体育建设投资私募基金三期份额”投资范围为通过银行委托贷款投资于北京鑫统互动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另外,还有金陵体育,其购买的私募基金用作员工持股计划,基金财产主要通过二级市场投资于本公司流通股股票。

布局私募背后提振业绩是主因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私募行业背后,是这些公司或多或少存在着主业增长乏力的情况。

据汇鸿集团2017年3月1日公告称,旗下的汇鸿资管以自有资金认购杭州乾赢投资管理合伙企业设立的乾赢壹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份额,而公司表示,此次对外投资有利于提高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加现金管理收益。实际上汇鸿

集团在2014年后,公司主业营收以及净利润增长率都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

此外贤丰控股在2017年6月20日成立了横琴丰盈惠富投资基金,而贤丰控股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29997万元担任有限合伙人,丰盈基金在生效后的3个月内将继续募集资金总规模达到10亿元,重点布局教育等新兴产业,侧重于投资于有稳定盈利并且可预期退出方式的优质标的企业。数据显示,贤丰控股近几年的净利润增长率起伏不定,其净利润近几年始终徘徊在几百万元之间。

实际上上市公司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由来已久,一些主营业务扎实稳定的公司,考虑更多的是公司上下游产业链更好的延伸;另一些是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的上市公司,更多考虑的是为未来企业主营业务转型做准备铺垫。总体来说,上市公司成立私募公司有其先天的便利性,如募资方面,信息方面的优势等。

上市公司与私募合作助推行业规模

近年来,私募基金领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增长明显。数据显示,2016年,已备案私募基金的认缴规模达到10.24万亿元,超过公募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进入私募行业成为上市公司提升经营业绩的手段之一。

从私募机构的角度来看,与上市公司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快速提高品牌影响力,对私募自身发展有利。同时,在公司成立之初如果能够获得上市公司投入的资金,可以减轻公司运营压力。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直接设立私募或与私募合作,投入的成本并不多,但如果做得成功对其业务会大有裨益。对于私募来说,与上市公司合作可以获得更多资金,还可以快速提高品牌影响力。

不过,私募行业竞争激烈。业内人士分析,私募基金行业野蛮生长、野蛮投资的时代已经结束,行业处在良好发展时期,但分化明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