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释家】什么是“大千世界”?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儒道释家】

什么是“大千世界”?
    有句话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如今汉语中常见的“大千世界”一词出自佛教。
    通常的说法是: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关于宇宙空间的基本看法。这主要是一个空间范畴——某位佛陀所在的一个广阔无边的世界;这样的广袤的空间中,在一段特定的漫长时间里(以若干“劫”为时间单位),会出现一位佛陀,他以度化这段时空范围内的众生为使命。
    当然,我们不能把这样的时空观与现代科学的宇宙天文概念划上等号,也不宜进行比附。这是因为,佛教在初始传教时,它是依托、借鉴了当时古印度的“吠陀文明”作为其文化背景、语境。例如像“须弥山是是诸神居住之地”等一些观念,其实主要是借鉴自当时的主流文化、婆罗门教的固有观念,可以说这一套世界观是继承了古印度流行世界观之后改造而成。
    那么,为什么佛教不完全脱离婆罗门教的观念,完全另搞一套世界观呢?这是因为,如果采取那种策略,民众无法适应,佛教的核心教义无法迅速在这个文明区域得到宏传。要知道,佛教的核心教义并不是宇宙方面的世界观,它从未将自己定位为科学、或类似世间哲学的东西,而是一种面向生命个体的、内省的“解脱之道”。与科学、世间哲学的认知、征服世界的定位不同,佛教以认知苦(烦恼等)、如何解决苦,进而如何推广这种觉悟为目标。
    所以,面对这一“离苦得乐”的核心诉求而推出的「四谛、十二因缘、四法印、三乘、中观、唯识」等理论才是其核心教义,而不是去建立物理层面的世界观。佛教主张的传教风格是以“随顺众生,方便教化”为特点,也就是不与世俗争,而是融合当下时空的文明特点,因势利导传播自己的核心教义。这一传教风格直到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延续了下来,所以才有了“汉传佛教”这样本地化、特色化的存在。假如佛教在传教之初,不立足于引导民众实修证果,而是扯上宇宙天文这些“身外之物”,就会陷入与世俗文化、以及婆罗门祭司们无休止的争竞、论战之中,从而最终淹没而成为古印度的昙花一现的一派哲学思想而已。
    《大智度论》中说:“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
    小世界
    在《长阿含经》中,佛陀讲了佛教的时空观,认为日月都围绕须弥山运转。日月照临的范围,即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名为一小世界。每一小世界,其形式都相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是火轮,再下是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
    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和七重香水海环绕着,每一重海都间隔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
    在咸海四方有四大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和北俱卢洲,也称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就构成了一小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
    在梵语中,“世界”一词原来含有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意义,类似于现在所讲的四维空间。三千大世界又称大千世界或三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在小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即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八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娑婆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在当今佛典中广泛采用的经典译名,“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诃等,意为堪忍。
    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
    另一层意思是说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堪能忍受劳累,难说能说,难化能化,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对于世界的大小,佛教给出了“三千大千世界”的说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千世界”,下面的图就形象地描绘了“十年前大千世界”的样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