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考古发现大规模高等级越人墓地
记者13日了解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在对广州黄埔的陂头岭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新发现。其中的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期的墓群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封土保存最为完整的高等级越人墓地。
陂头岭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2016年至2017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陂头岭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2020年10月中旬起,再次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截至3月底,完成考古发掘面积约40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5座、窖穴和灰坑260个、柱洞70个、沟槽1条,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期墓葬38座,共出土文物400余件(套)。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介绍,根据考古发掘成果,可以明确陂头岭遗址存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南越国早期两个阶段的文化遗存。
陂头岭遗址墓葬目前确认38座。易西兵介绍,地表有相对高大的封土、墓葬顺山体走势排列、墓穴埋深较浅、墓坑底铺石床等特点具有明显江浙土墩墓的遗风,反映出强烈的越文化的族属特征。而部分大中型墓葬的棺椁设置又可看到岭北楚文化的影响,反映出楚越交融的态势。
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住生活类遗存包括窖穴、灰坑、柱洞等数量众多的遗迹,也有少量墓葬。储藏性质的窖穴值得关注,目前已确认48座。据介绍,这是目前岭南地区考古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窖穴,可见当时陂头岭先民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程度和社会物产储备的丰富程度,对研究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早期农业的生产规模和社会发展阶段等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本次考古发现为探寻秦定岭南之前的古番禺提供了重要线索,对于珠三角乃至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南越国时期的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大价值,尤其为重构岭南早期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易西兵说。(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