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说的是什么事?

最近,应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的要求,我编辑完成了《董其昌小楷金刚经》一书。
     《金刚经》是佛经中的著名经典,为百姓大众所熟悉,更是古今书法家抄录的常选内容。前几年,我编辑的《文徴明小楷金刚经》在该社出版后,即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一度脱销,而数次重印。
      然而,《金刚经》究竟是本什么经,这个经中说的是什么事?恐怕绝大多数人都说不明白。说实话,我就不明白。上次出版《文徴明小楷金刚经》时,书后的介绍文字是我请清华美院的书法博士后李逸峰先生撰写的,我也没认真品读内容。这回的介绍文章要我自己动笔写,也正好可以搞个明白,补上这一课。上网一百度,其答案让人不知所云,如坠雾中。只好认真做功课、找根据。以下是我根据资料撰写的《董其昌书法与金刚经》一文的后半部分,基本上能概括《金刚经》的大意: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因用金刚比喻智慧有能断烦恼的功用,而故名(《辞海》)。全文共五千一百七十五字,分为三十二品(章),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

“金刚经”有七种汉文译本,通行后秦鸠摩罗什译本,一卷。经文主要说明般若(智慧)的实际在于不著书相(无相),也就是情无所寄(无住)。中国禅家南宗即以此经为重要典据(《辞海》)。
       自古以来,书法家抄录名文名篇,是书法创作的重要组成之一。而佛教经典,在封建文化背景之下,更是书法家抄录的常选内容。“心经”作为脍炙人口的“大众经”和“百姓经”,自然是抄经的首选;而其全篇仅二百余字,却难于满足小楷创作的需要。于是,“金刚经”就成了小楷创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小楷临摹范本,五千余字的字量,也足以满足书法习字“一帖成”的需要。这也是多家各体“金刚经”小楷法帖能够流传于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