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是一种闲适的生活趣味,更是一种恬淡的美学态度。对中国文人士大夫来说,生活里的一切器物,都是在延伸一个人的生命趣味,延伸一个人对生命价值本身的理解。故而,关于赏石一切学问都跟生命存在有关,这学问不是为了累积知识,而是为了安顿人心。
唐代徐坚《初学记》中引用前人对石头的载述:“石,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阳精补阴,故山含石,石为之言托也,立法也。”在古人看来,一块顽石经年累月,是土、气、天地阴阳凝聚之精华。山之索引,文人推崇以石为友,与石为雅,所谓“室无石不雅,居无石不安”。
英石,玲珑剔透,外表锋棱突兀雄奇,嶙峋峻峭,色彩鲜明,给人以动感,极具皱、瘦、漏、透等特点,形态变化万千,抽象、具象兼而有之。
英石 | 古云山
英石就质地而言,可分为阳石和阴石。阳石裸露地面,充分汲取阳光与风雨的洗礼,自然、温润苍翠、色泽纯一,扣之有锵锵金玉之声,质地坚硬,形体瘦削,表面折皱如花一般美丽,适宜作几案石、假山和盆景。外界所定义的英石一般指阳石。
英石 | 秋庭戏婴图
阴石则深埋地下,质地松润,色泽青黛,有些间有白纹,形体漏透,造型雄奇,扣之声脆有之,声微有之,适宜独立成景。由于历代文人雅士及能工巧匠对英石的宠爱和研究,使得英石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英石的辉煌历史悠久,早在宋朝它就被列为了皇家贡品,宋代上流社会及各阶层文化名人中追求、赏玩英石的现象相当普遍。
英石 | 清供
英石的价值历来不菲,古代的人一般很难得到一块英石,所以拥有英石是值得庆幸的,清朝顾鼎臣便是宁可丢掉性命也不把英石送给皇帝。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古英石拍卖成交价位不错。200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英石《逸云峰》,拍出了192.75万元。2009年元月,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古奇石,英石占了大部分,基本成交,且价位不菲,如《烟江迭嶂》成交价为11.2万元,《飞峰探云》21.28万元,《天池石壁》16.8万元,《烟雨空灵》12.32万元。未来,英石的价值还有不断上涨的空间。
英石 | 立峰赏石
英石,似乎是最好的诠释了“风骨”二字的石种,这也就无怪乎千年以来,文人士大夫对于英石的青睐。英州虽处南粤,山海阻隔,与中原往来艰难,但对于英石的风骨的喜爱,也让人们不以山海为远,将这自然的弃物,陈设于一座座斋室、园囿、庙堂之中,将清风峻骨,传承至今。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秀润四时岚岗翠,宝落世间何巍巍”。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璧石主要产于安徽省灵璧县境内。《灵璧志略》记载:“灵璧有七十峰,产有磬石、巧石、黑白石、透花石、菜玉石、五彩石等,山川灵秀,石皆如璧。”灵璧石开发极早,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徐州上贡“泗滨浮磬”的记录。灵璧石为世人瞩目,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灵璧石不仅开发早,而且盛名久负,在供石家族中历来占据显赫的地位。乾隆帝也曾赞誉它为“天下第一石”。
灵璧石山子 | 笔搁
自古以来,有名的藏石家无不藏有灵璧珍品,有文献记载的就有苏轼的“小蓬莱”、范成大的“小峨嵋”、赵孟頫的“五老峰”。风流帝王李煜钟爱“灵璧研山”,宋徽宗还为常常把玩的一株灵璧小峰,题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命人镌于峰侧,并钤御印。
灵璧石 | 文人山子
一是无论大小,天然成型,千姿万态,并具备了“皱、瘦、漏、透”诸要点,意境悠远。二是灵璧石的肌肤往往巉岩嶙峋、沟壑交错,粗犷雄浑、气韵苍古,纹理十分丰富,韵味十足。三是色泽以黑、褐黄、灰为主,间有白色、暗红、五彩、黑质白章……不仅多姿而且多彩。四是“玉振金声”的音质,轻击微扣,都可发出琤琮之声,余韵悠长。
灵璧石 | 仰雲
灵璧石有“黄金万两易得,灵璧珍品难求”之说。有“试观烟云三山外,都在灵峰一掌中”之意境。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一种石灰岩,有水、旱两种。因原产于江南地区太湖流域,故得名太湖石。
太湖石 | 清供
太湖石千姿百态,讲究瘦、漏、皱、透,这种标准脱离最世俗的物质观以及人为制定的大众审美观点,单纯以眼光和修为的高度,去欣赏一块石头的哲学美感,这种深度的品味决定了太湖石的艺术分量。
太湖心经石香 | 厅堂落地
瘦是指观赏石体态纤瘦,形状怪异却不失挺拔,整体线条清晰明朗。古人认为太湖石之瘦可为“瘦中见奇,奇现筋骨,骨有坚贞,坚贞出神,神中凝气”。虽清瘦嶙峋,却铁骨铮铮。太湖石的“瘦”同样如此。形如美人之婀娜、状若勇士之有力、似山川之磅礴、如百兽之形似。
太湖石| 崇山峻岭
漏是指观赏石体态玲珑,溶洞贯通;石体嶙峋,连环透空。孔穴曲弯,空髓网布,纵横交错,孔隙相通,一窍焚香,孔孔出烟,香云环抱,恋石不去。这种石头虽然玲珑透空,却变化多势,灵气十足。或游龙之灵动、或如彩云之多变、或如骏马之飞腾。但总体谦和乖巧、灵气十足。正向著名藏石家沈均儒先生所说的那样:“石不能言最可人。”漏便是灵气之体现。
太湖石| 青岫
皱是指观赏石体态起伏,时隐时现;石体凹凸,线条若明若暗。“皱”的本意是皮肤松弛而成的纹路,用到赏石上应指石体层叠交错、沟沟壑壑而形成得皱褶。皱褶起伏变化无论大小,其弧线、弧度应自然,不可间断,与石体落座的角度要顺势,不可杂乱无章。这样的石头特征体现着“变”的美感。透是指观赏石石体玲珑剔透,表里如一;体态纹理纵横;石质细腻洁净;但一块好石,即使洞洞相通,穴穴相连,形如龙门石窟,未有一个洞穴穿石而成孔洞者,也不符合“透”的标准。“透”的标准很多,比如与石体的比例要求恰到好处,协调合理。一块奇石洞孔虽有,但仅可容针,不可称其为“透”。田黄,被称为“石中之王”,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出产,因为其颜色普遍为黄色,又产在田地里而得名。
田黄石摆件| 瑞兽貔貅
数千万年前,福州寿山一带火山活动频繁,岩浆喷发的熔岩渗入岩石裂隙,并与四周围岩交融凝结晶化,形成最初的寿山石矿。而田黄石的形成,起因则要追溯到寿山溪上方矿脉的矿石剥离母矿滚入溪中的神奇经历。此后,溪水冲刷,棱角磨圆,杂质洗净,遂成最初的卵形田黄石胚胎。再往后深埋溪谷,土壤浸渍,水份哺育,石头胚胎逐渐染色;直至最后沐浴日月光华,成为自然界中至为珍稀的尤物。这种漫长而特殊的形成过程,注定了田黄石天生的珍贵稀有:田黄石没有矿脉,没有规律,无法勘探,前人形容其“无根而璞,无脉可寻”。所以田黄石的挖掘犹如浪里淘金,三分在人,七分在天,每一颗都是自然的恩赐。
“田黄溪”不活鱼虾,溪边种果树也不繁茂
却偏偏能够润泽田黄这种稀世奇珍
田黄冻石,为田黄石中之上品。通体呈橘皮黄,质地通灵,细润凝腻。肌理之下,萝卜纹清晰可见,红筋错落有致。田黄冻石因其质地细洁通灵,产量稀少,为田黄石中之上品,素来少之又少,甚为难求。
乌鸦皮黄心料田黄石 | 群龙献瑞
既然是田黄,直观的第一眼就应当是它的颜色———“黄”,这必须放在首位。而正是自然的神奇造化,使得田黄原石有着黄色基调的石色,常呈微透明的凝腻石质,厚薄、色泽、层数不尽相同的石皮,还有石中隐含的状如萝卜丝的纹理、表层经常出现的红色筋络(俗称“红筋”),及不滑不冰、温湿略粘的手感。这都是大自然赋予田黄石的天然特质,也是爱石者鉴别田黄的关键所在。
薄意刻田黄石印章 | 松下雅聚
田黄之美,正如近代著名的金石书画家潘主兰在诗中赞美的那样——“吾闽尤物是天生,见说田黄莫于惊。独特有三温净腻,绝非夸大与倾城。”
田黄石印章 | 古兽印
以石为友,以石入室,无论古今,于外是生活方式的凭寄,于内是精神境界的追求。庄子所谓:“中心定,则外物清”。赏石须要循序渐进,大璞不雕,天工独塑,案上乾坤,令人遐想无限。奇石似而非,非而似,形似神不似,神似形不似,无可名状。赏石可悟人生,阔眼界,静心灵,动中见静,静中见动,情趣绵绵。
【更多精品美石鉴赏】
▼
英石 | 侍女峰
英石 | 松下雅聚
灵璧石 | 宋山
灵璧石 | 厅堂聚财
太湖石 | 团云岫
田黄石摆件 | 松下雅聚
田黄石摆件 | 貔貅
田黄石摆件 | 春华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