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中国画(八)
'经营位置'即中国画的布局章法,乃'画之总要',其贯穿中国画创作过程之始终,决定画面的精神气质和面貌特征。千百年来,在历代中国画家的实践总结中,中国画的构图美学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独立完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的美学理论,指导着中国画的创作。看懂中国画一定要对构图布局有深层次的认识。
中国画的每一线、每一块构图布局都是非常有讲究的。这些讲究中又分为如下几种关系:
构图中的宾主关系
主为焦点,宾为衬托,不可喧宾夺主
画面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需有主有宾,画面的构成也要有主有宾。因此,在构图时不能把所要描绘的形象平等对待,更不能喧宾夺主,需要营造—个构图中心,从而达到最充分地表现主体的效果。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否则一幅画就会平淡散乱、主题不明确。一幅画的构图中心事实上承担着两个使命,它不仅作为构图处理上的主要焦点,而且也应当作为最清晰地表达内容的手段,只有两者吻合一致,构图才能获得最大的表现力。使画面完善、统一,不能各行其是、独立发展。
蒋兆和·母亲的希望
运用主体居大的手法,突出母亲这一主体。
田世光等人·高士图
运用主体居前的手法,突出高士这一主体。
主体的位置在构图时要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进行合理化的安排,方法不拘一格。如画面运动线的集合指向或交叉点,物象的疏密聚散所形成的视觉中心,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动植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大小、虚实、强弱的对比关系等等,都可作为主体构图位置的参照。具体言之,常用的方法有主体居前、主体居中、主体居大等几种。
娄师白·双寿
运用主体居中的手法,突出寿桃这一主体。
构图中的取舍选择
简洁精炼可更好的突出主题
在确定了主题、规定了选材范围之后,画什么、不画什么,究竟采用哪些具体的形象组织画面,以达到既简洁明快又能充分表现主题的目的,是构图中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取舍得当并不是个轻松的课题。形象素材过多会使画面繁杂哕唆,画蛇添足,削弱主题,过少则又不足以说明主题。
当然,取舍是相对的,取多少、舍多少,取什么、舍什么,要根据绘画风格和画家的个性追求具体分析,没有硬性的规定。但在欣赏画作的时候,观者应将这一点充分考虑进去。并不是画的多、画的满就是精品,多数是精胜于繁!
齐白石·山居翠竹图
齐白石的《山居翠竹图》。“山居”本是描写人物的题材,但作者却有意舍去了“人”这一主角,竹丛中的小院落里仅画了两只鸡,清清落落,更让人体味出鸡犬相闻、空灵静谧的田园情趣。此图若出现人物,味道就俗了。
构图中的疏密关系
疏密结合有致,画面才会生动
疏密是构图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指画面上“凝聚”与“疏旷”的对立结合。密就是凝聚,是画面物象和线条的集中处;疏则反之。一幅画的构图,所画各种物象及线条的安排应该有疏有密。有疏有密才能打破平、齐、均等造成画面刻板、呆滞的不利因素,从而产生有节奏、有弹性的艺术效果。“密不透风,疏可跑马”,清人邓石如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画面中“疏”与“密”的关系。
在同一画面上单纯地达到“疏”或“密”的效果是容易的,难的是疏密结合而有致。“疏”得不当,会使画面凌乱、松弛、没有精神;“密”得不当,会使画面板结、沉闷、滞重无光。
高剑父·悲秋
高剑父的《悲秋》形象,线条集中在人物这一点上形成“密”,大面积的背景上星飞几片黄叶形成“疏”,意境一下就凸显出来。
构图中的虚实关系
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在构图中做到虚实有致是使画面灵动的必不可少的艺术手段之一。虚实之间可以相生相补。太虚则画面会感觉太空,稀软无力,轻飘而无所归依,必须以实补之定神;太实则又会造成画面凝重阻塞,难有喘息之地,就要以虚来调节缓冲。处理得当,可以表现出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艺术情趣。虚实的分布和处理是非常灵活的,它与许多构图中所要注意的法则都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如,淡者为虚,浓者为实。疏者为虚,密者为实。动者为虚,静者为实等。
吴昌硕·黄山古松图
如吴昌硕的《黄山古松图》,浮云、流水等动者为虚,山石、古松等静者为实。虚实结合,由近及远,气韵生动。
构图中的色彩关系
色彩运用得当可使画面更有质感
画面的色彩构成对构图的影响是非常含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人们总以为形状、形象、形式及情节配置等因素才是构图中所要考虑的重点。然而,在人的视觉感受中,色彩的物理刺激和内心感应在绘画中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实际上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色彩对吸引、激发和影响观众的感情,增强作品的表现效果,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
淡雅和谐的色彩可以给人一种平静优美的感受。而强烈的对比色则容易使人激动不安。因此,讲究色彩的构成,善于运用色调的变化,探求色彩的表情,乃是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
吴昌硕·天竹水仙图
如吴昌硕的《天竹水仙图》,上方是红色的天竹花,下方是大块绿色的水仙,色调一冷一暖,使画面色彩华丽、动静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