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针灸笔记(一0五)——足三里补泻手法
我们在足三里上做补泻,当病人是新病,也就是实证的时候,左转动,引到气,只要有酸麻胀的感觉,就是气到了,足阳经的经气都是从头到足,往下走的。针扎到足三里,心里面想着经络运行的方向,针下去以后,逆向而转,逆为泻,顺为补。逆着经气快速的转,再慢慢的回来,这就是泻,见下图一,顺着经气快速转,再慢慢的回来,这是补,见图二
图一
图二
补的时候,补是单数,顺着经气转三下或者五下,三五七九,把针提一点起来,一个绿豆这么大,气马上就到了,这叫提豆许,这就是补针,那么泻针,就是逆着经气转四下或者是六下,八下,再往前送豆许,这就是泻针。
如果是右腿,当然跟上面讲的左腿相反,见上图,这是补泻的一个基本手法。
足三里用的很多,我们在治疗病人有血压上升的时候,中医说是阳亢,脸充血,西医说是血压很高,我们可以足三里下五分的地方下针,斜刺到足三里穴,阳明热慢慢地就退下来了,这是临床时务上在使用的。
常灸足三里,可长寿,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在治病的时候,不管是多重的病,处方一下去,病人胃口恢复,那这个病人已经被你救回来了。如果治来治去,病人还是不想吃饭,病人的胃气还没有恢复,那就很危险。
中医对疾病的定义:不管你是癌症,或者是其他疑难杂症,只要通过治疗,能吃饭,能睡觉,大小便都很好,这个癌就可以忽略它,等于这个癌是处于睡眠状态,不要去刺激它。所以,健康的定义不是没有癌细胞,而它无害,怎么知道它是无害,就看这个人有没有胃气。所以,常灸足三里,会让胃气很好。
胃气好,也要保持恰到好处,太饿也不好,太饱也不好,不饱不饿,这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定时定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