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的一条古道:太行山上的“茶马古道”
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城市,就是一座藏在深山的宝库,它的每一个地名,每一条小巷,每一座建筑,都有着幽深的过去,都藏着丰富的故事。
晋城,就是这样一个有故事的城市。
万里茶道是欧亚大陆上始于18世纪初并延续约两个半世纪的一条重要国际商道,从福建武夷山市起,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7省区,经库伦(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到达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全程约4760公里。
太行山上的“茶马古道” ,让我们把时光拉回到二百年前。
那是雍正、乾隆、嘉庆执掌政权,大清国最繁盛的时候,也是我们晋城历史上是最红火的年代。在那个时代,说起泽州府晋城县,知名度那是相当高的,因为当时的泽州府,是一条贯通南北的“茶叶之路”的中转站。
“茶叶之路”的兴起首先得感谢蒙古可汗,是他们把中国的茶叶传到了俄国,从十七世纪开始,俄国人有了“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饮食习惯。这么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给善于经营的山西商人带来极大的商机,到了清中叶乾嘉时期,中俄茶叶贸易达到鼎盛,从而也诞生了一条堪与“丝绸之路”媲美,并辉煌繁盛了上百年之久的“茶叶之路”。
做茶叶生意的主要是晋中商人,他们运送的茶叶来自遥远的福建武夷山,先走水路运到武汉,然后上岸进入河南境内,从豫北进入太行陉,过碗子城入泽州府,再经潞安抵晋中,从大同、张家口或右玉杀虎口出关,贯穿蒙古草原,终点是恰克图,全长近一万华里,称之为“万里茶路”。
晋商开辟的这条“茶叶之路”,从南方到北方最重要的中转站,竟然是晋城!直到二十世纪初,晋城仍是这条“茶马之路”不可或缺的角色。当时泽州流行的一句话是--南来“烟酒糖布茶”、北来“牛羊骆驼马”。晋城当时处在一个货物交换点上,而从河南常平到晋城的太行驿道,也可以说是一条太行山上的“茶马古道”。
明清时期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驼帮和马帮,骆驼怕热,怕阴雨潮湿,也不适合攀爬太行羊肠坂那样陡峭的山路,晋城到河南清化这一段山路,一般都有本地骡马驮运。“马帮不北上,驼队不南下”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外地客商到了晋城,一是在这里转换交通工具,马帮换成驼队;二是装篓的砖茶在运输途中会有磨损,都要在晋城整修或易换包装,晋城因此也催生了一个特别的行业--驼行。
晋城地处太行要道,南方的货物北上,蒙古和北方的货物南下,走晋城路途最短成本低,两头不易放空,驼行盛况空前。一直到抗战前夕,仅小东关,每月要接待骆驼五六百峰。驼行最忙的是秋冬季节,一般要忙到阴历年前。
其实,晋城人不知道的还有许多。说起洛阳,大家都知道离晋城一百多公里,说起丝绸之路,大家也都知道洛阳是起点。但是说起草原丝绸之路,可能就不大清楚了。令人惊奇的是,这条草原丝绸之路也经过我们晋城。
东汉至隋唐时期,河南洛阳可是中国古代史里一个厉害的角色,东汉的首都,唐朝的东都,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早在汉代,两河环抱的洛阳地区桑蚕业便十分发达,丝绸之路开始形成。草原丝绸之路也是从汉代开始,然后盛于隋唐。这条丝路从洛阳出发,往东北过黄河至怀州(今河南沁阳),沿太行道东线丹河峡谷北上,沿白水河谷,越太行山脊,经天井关至泽州,再经高平、潞州,过团柏谷至太原,最后经雁门郡(今山西右玉)到达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与沙漠丝绸之路(《资治通鉴》称其为“参天可汗道”)衔接。这条道就是史上著名的洛阳通云中道的“丝绸之路”,晋城有幸成为其中的一站。
来源:太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