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普通话”的古代,人们是如何交流的?看完你就明白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古代的时候,也没有普通话,毕竟在古代农耕社会,统一口音是不可能的。那在不同地方的人们,都是如何沟通交流的呢?

春秋时期齐桓公之所以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张仪之所以能奔走六国游说各国国君合纵连横,以及春秋战国时不少政治精英如孙武、伍子胥、吴起、商鞅等之所以能直接且有效参与“他国”的核心政治决策,都表明在中原地区,西到关中汉中,南到长江南岸的楚国和吴越,所谓的“官方语言”其实已基本奠定。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最早的“官话”一直是以中原或北方音为标准的,这主要因为中原主要王朝的开创都是自北向南且定都北方。如此确定官话几乎是顺理成章。明朝是唯一的例外,它是从南到北完成统一的。明初在南京建都,皇帝朱元璋也出生在南方(南直隶)。

但他在下令编纂《洪武正云》时,坚持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巩固北京方言作为共同语言基础的地位。这个决定不可能是因为敢于与元朝抗争的朱元璋突然想到并遵循了“引元不忘”。事实上,在他的决定背后,是他对明代宪法的思考。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也是如此。清雍正年间,针对福建、广东一带民众不大懂官话,“官民上下语言不通”,直接影响政令推行的情况,1728年,雍正曾下令在八年内在福建和广东全境推广普通话。

首先,在福建省的四个大门口设立了教授普通话的正音书院,教当地人来讲普通话。同时,还严格要求官员掌握“国家共同语言”。同时规定,八年后,不懂官方语言的人员不得参加考试。为此,一些人还出版了官方语言学习手册。

这项严格命令最后没能坚持下去。十七年后,“教习多年、乡音依旧”,乾隆十年,福建省城四门的正音书院就被朝廷裁撤了,举人、秀才们也没有因为不会说官话而不准参加考试。尽管如此,统治者放弃推行本民族的语言,坚持用北方话作为官话标准,这不是因为文化多元,这本身就是出自国家统一的政治考量。

凭借习得的这套文字和语言,即便未进入朝廷,当不了官,理论上,当时的文化人也可以通过写作与各级政府官员和其他知识分子进行交流。

因此有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的诗句,即便素不相识,也可以通过“官话”与之面对面交流。即便他们交流的知识和知识类型比较有限,但可用文字和官话交流的这类知识对于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构成非常重要,对于隋唐之后政治文化精英的全国性选拔则更为重要。

最重要的是,借助书同文和官话交流的有关家、国和天下的问题,会从他们刚开始读书识字时就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的眼界,确定他们的从业目标,不是在家做生意记个账,也不是用文字记录当地的民歌酸曲、评书传说。

“学而优则仕”在后世的真实意味其实并不只是在本地当官,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是要参与全国的政治,为官他乡,精忠报国,直至“治国平天下”。

文字和官话因此会塑造许多读书人,作为一个群体,成为中国国家政治可以依靠的精英——尽管这之后还需要有诸如科举制的筛选以及官僚制的行政历练。

在《切韵》出版后仅四年之后,影响中国文化1800年的科举制就登场,这也许是偶然;但是再过数十年后,就出现了大唐王朝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和文明,有相当开阔的气度和胸襟,就不可能全是偶然了。

古代虽然没有普通话,但却有朝廷官话,即使你入官前来自五湖四海,但只要一朝为臣,就得学习朝廷官话,确保君臣彼此之间听得懂。而其他地方的臣民呢,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也不便,周围都是同一地区的人,直接说地区方言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聊天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