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时代之一:嘎仙洞,鲜卑是怎样在这里“龙兴”的
鲜卑,是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活跃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永嘉之乱后,鲜卑各部在北方掀起建国高潮,从337年到420年,共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南凉、西秦、北魏等七个国家。这一时期,是中华文明大转型时期,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基本定格成型的历史,为隋唐王朝的崛起和中华大一统的重建直接铺垫了基石。
老白今天就开一个专题《鲜卑时代》,和大家聊聊鲜卑的早期历史。
“鲜卑”又称犀毗、师比,最初只是饰品名,在战国时期曾十分盛行,不仅是当时王室贵族所喜爱,而且还成为当时美女细腰的代称。至西汉初年,“鲜卑”已传至中原,成为中原地区皇室、贵族的饰品。及至东汉初期,居住于大鲜卑山的民族因山为号,曰“鲜卑”,鲜卑族自此开始出现于史书记载之中。
公元443年(北魏太平真君四年),一个叫李敞的礼官登上大兴安岭,前往北魏皇室的祖庙祭奠,并于石上刻下祝文:
柔毛之牲,
敢昭告于:
皇天之神,
启辟之初。
祐我皇祖,
于彼土田。
历载亿年,
聿来南迁。
……
北魏旧墟《祝文》
《后魏书》也记载了这一盛事。
魏之先,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於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敞等既祭,斩桦木立之,以置牲体而还。后所立桦木生殖成林,其民益神之,咸谓魏国感灵祗之应也。
《后魏书》
1980年7月,原呼伦贝尔盟文物站站长米文平先生等学者经多次实地考察与研究,终在嘎仙洞内发现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祝文”刻辞。与《魏书》记载 “……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基本相符。
至此,因鲜卑山而得名的鲜卑族发源地之谜被彻底解开了。
发现嘎仙洞
乌洛侯国,在地豆于之北,……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 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灵,民多祈请。世祖遣 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
《魏书·乌洛侯传》
这是史书中关于鲜卑发源地最详细的记载,后世学者根据这些记载和有关鲜卑的考古发现推断,“拓跋鲜卑的最初起源地在今蒙古高原的东北角,即今额尔 古纳河的东南”,“乌洛侯国在今黑龙江省之嫩江流域甚明。嫩江流域的西北为额尔古纳河。魏之祖先的石室当在二河之间的大兴安岭山脉之内。”
1979年,米文平先生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始找鲜卑石室 。1979年9月,米文平先生等首次探查嘎仙洞之后推测嘎仙洞即鲜卑石室。为了证实此推测,1980年1月、6月、7月,米文平先生等又三次探查嘎仙洞,终于在第四次探查时找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443年)李敞等人凿刻在石壁上的祝文,随后加以拓 印,并测绘了嘎仙洞遗址平面图,在洞口和石刻壁下以探沟形式进行了试掘,首次较为科学地记录了嘎仙洞遗址的内部结构和遗迹情况。
嘎仙洞遗址的洞口略呈三角形,宽约20米、高12米;洞内陆面大部分较平坦,往里逐渐上坡,依次可分为前厅、大厅、高厅 和后厅四个部分。前厅长约28、宽约18米,地面平坦而稍低于洞口。石刻祝文镌刻在距洞口15米处的西侧洞壁上,东壁亦有一经修凿的平面,与西壁祝文相对,无刻字。大厅较前厅稍宽,宽约20米、长约38米、高10-12米,地面渐高,稍向上倾斜,大厅中央有一块不规则的巨石,底下有三块石头承托,被称为“石桌”。高厅由大厅稍拐向北,顺斜坡拐 向左前方,越往里越窄,在东壁上方距地面12米处有一小洞。后厅是从高厅拐向左上方的斜洞,洞尽头最高处较平整,宽约9米、高6-7米,上部东西各有一壁龛状耳室。
1980年8月和10月,学者对嘎仙洞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的遗物有陶器、石器、骨角器、铜器、铁器及大量兽骨。陶器大多是手制夹砂,种类单一,没有壶、瓶、盆、碗等其他器物;颜色单一,纹饰简单,以黑褐陶为主,只有通体哑光暗条纹,且条纹没有横竖等规则;嘎仙洞出土的陶器特点与扎赉诺尔墓群、伊敏河墓群一脉相承,只是在陶器的形制、纹饰方面更具原始性。
当然,最重要的是石刻祝文的发现及其学术意义。1981年,米文平先生发表《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对石刻祝文进行了释读,并与《魏书·礼志》所记载的祝文进行比对,认为“石壁上镌刻之祝文,与《魏书》记载的内容基本相符,只是字句稍有出入”,“石刻祝文的发现,确凿地证实了嘎仙洞即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因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可以作出结论:历史学界长期没有解决的大鲜卑山的所在,不言而喻,当然就在这一带”,“可以说,嘎仙洞一 带地方,就是鲜卑族的发源地”。1981年,佟柱臣先生指出嘎仙洞石刻“不仅为拓跋鲜卑的起源地提出了准确的地理坐标,也为阐明东胡族系的分布 ,提供 了新的证据 ”。1982年,干志耿、孙秀仁先生将石刻祝文称为近代鲜卑学形成和发展“第四阶段的里程碑”,“由此,确定了大鲜卑山即为今大兴安岭,鲜卑石室即今嘎仙洞,鲜卑发源地即在此地区,确定无疑地证实了《魏书》记载的真实性,在鲜卑学的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历程中又飞跃了一大步 。”
嘎仙洞的考古发现证明:8000年前---12000年,鲜卑人就生活在大兴安岭的洞穴之中,依靠狩猎、捕鱼生活。大兴安岭的岩画,就是鲜卑人初创的文字,发现了将近40余处。
鲜卑族的起源
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
《国语》
这大约是中原史书中,鲜卑的第一次亮相。关于鲜卑的起源,学界尚没有定论,不过大多数人支持东胡说。
“东胡”一开始是指居住在辽河上游柳河流域的族群,至少包含两个语族的族群:其一是蒙古语族;其二是通古斯语族。
春秋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北部,和中原的燕国和赵国的接触比较频繁。燕昭王时,燕将秦开在东胡作人质,很受东胡信任。回国后,率军袭破东胡,东胡退却千余里。自此,东胡势力退回到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一带 。
秦末汉初时,东胡是匈奴部族东方最强的势力,三欺匈奴,被击溃,东胡王被杀,其民众及畜产尽为匈奴所得。东胡至此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东胡内部两大部族分别逃亡乌桓山与鲜卑山,遂各自号曰乌桓、鲜卑。
鲜卑正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登上了历史舞台。
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爰历三代,以及秦汉,獯鬻、猃狁、山戎、匈奴之属,累代残暴,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焉。积六十七世,至成皇帝讳毛立,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崩。
《魏书·序纪》
《魏书·序纪》鲜卑的始祖上溯至始均,自始均“积六十七世”至成帝毛,又历l4世,至神元帝力微时才出现明确纪年。这在某种程度上 决定着我们对拓跋鲜卑早期历史许多方面的理解 ,概言之 ,这是拓跋鲜卑早期历史的时间坐标。
《序纪》中最早的纪年是神元帝力微元年,“岁在庚子”,钱大昕与王鸣盛都认为,此庚子年为公元220年。目前学术界通常的作法是,由此上推,以估算始均、成帝毛的时间。
受《序纪》始均“人仕尧世”记载的影响,要将始均定在夏代以前,白鸟库吉提出按中国传统的“三十年曰世”的说法,得出始均在公元前23世纪仕于尧、封于舜,成帝毛在公元前3世纪组成36国联盟的结论。
近年有学者统计有关鲜卑各部每世平均时间,北魏建国前24.5年,北魏建国后17年,慕容鲜卑25年,吐谷浑26.8年,秃发鲜卑22.4年,字文鲜卑17年,平均是22.1年。从这几组数字来看,《序纪》所载鲜卑建国前诸帝的平均在位时间取30年相对较长,相差近8年。认为拓跋鲜卑一世约在 22-25年 ,大体是不错的。以此为准,以力微即位年为220年,按《序纪》所载世次上推,我们对始均、帝毛的在位时间就有了两组数字。
始均即位于约前1540年,不会早于前1780年;卒于约前1518年,不会早于前 1755年。
帝毛即位于约前88年,不会早于前130年;卒于约前 66年,不会早于前105年。
如果上述的推算不误 ,则始均生活的年代(假如真有过始均这个历史人物的话)大约应在公元前1780一公元前1518年之间,相当于夏末商初,而不会是《魏书·序纪》所说的尧舜之时。帝毛“统国三十六 ,大姓九十九”,约在公元前1、2世纪。
上述纪年也能于考古资料反映出的时间印证。
鲜卑的鲜卑山时代
大鲜卑山是鲜卑族的发源地 ,居住于此的鲜卑人南下后与匈奴人融合 ,形成了“胡父鲜卑母”的拓跋鲜卑,拓跋鲜卑建立北魏后,便以自己为鲜卑正统 ,并对前代鲜卑先祖进行了追述,通过拓跋鲜卑对祖先的记载,有助于我们对鲜卑早期历史进行了解 。
《魏书》记载鲜卑乃黄帝少子昌意的后代,称先祖为黄帝后裔,显然是北魏建立后,鲜卑人为了提升自己的出身门第,巩固汉化成果,而采取的伪托之词 ,不足为信。
始均后传六十七代至帝毛,由于“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但由于此时鲜卑族自身不断游牧迁徙,加之没有文字,历史仅靠口耳相传,从而造成对于历史记载的含混不清,也使始均至帝毛之间数十代,连名字都未曾留下,以至于很多学者,认为自帝毛到力微之间的十余代,史书中仅载姓名及少量事迹者也都不存在。但自始祖神元帝力微开始, 鲜卑部落与中原王朝交往较为频繁,可以通过相关史书加以了解。
春秋战国时期,一支鲜卑部落离开了大鲜卑山,加入了东胡部落联盟,随同其他东胡部落一起与匈奴作战。随着东胡被匈奴所破,这支鲜卑部落“远窜辽东塞外,不与余国争衡,未有名通于汉,而由自与乌丸相接。”造成了大量流散的乌桓人及部分匈奴人也随同他们一起退至柳城附近之青山,随后在此定居,并改青山为鲜卑山。
公元46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部匈奴 内附,北匈奴则在乌桓、鲜卑、丁零及南匈奴的联合打击下西迁,乌桓、鲜卑逐渐占据了北匈奴所居区域,当地的匈奴“余种十余万落,诣辽东杂处,皆自号鲜卑兵”,成为鲜卑部落的一部分。及至东汉中期,鲜卑人檀石槐被推选为部落大人,他“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建立起 了第一个鲜卑部落联盟,并将所控区域分为中东西三大部,其中“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余邑,其大人日柯最、阙居、慕容等,为大帅。”由此,慕容所率领的鲜卑部落遂以部帅之名为部落名,鲜卑慕容部由此产生。
至三国时期,慕容跋由于助司马懿“伐公孙氏有功,拜率义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而棘城正是当时慕容鲜卑的聚居之地,在“棘城之东,塞外又有鲜卑 山,在辽西之西北一百里”,此山即慕容鲜卑所居的鲜卑山,并非鲜卑发源地大鲜卑山。
慕容跋孙慕容涉归有二子,庶长子名慕容吐谷浑,少子名为慕容魔。慕容涉归死前将部落中一千七百家分于慕容吐谷浑,慕容魔继位后,慕容庞所领部落与慕容吐谷浑部落发生了争斗,从而引发了二人的矛盾,慕容吐谷浑率部西迁,在“南界昂城、龙涸,从洮水西南极 白兰数千里”的广袤地带过 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慕容吐谷浑部落定居区域也是氐族、羌族部落的聚居区,当地的氐族部落“其种非一,称盘瓠之后,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或号蚺”,并已经建立起 了部落联盟,部落联盟的最高统治者称氐王,根据“鲜卑慕容魔庶兄吐谷浑为氐王”的记载可知,慕容吐谷浑到达陇西后,征服了氐族部落联盟,使氐族部落加入到慕容鲜卑部落中。此外,这一地区还居住着众多羌族部落,他们“各有酋豪,北与诸国接,不知其道里广狭。”根据慕容吐谷浑“长子吐延,身长七尺八寸,勇力过人,性刻暴,为昂城羌酋姜总所刺”可知,当地的羌族部落也融人了慕容鲜卑部落中。由此,慕容吐浑所率领的部落已经形成了以鲜卑慕容部为主体, 兼有乌桓、匈奴及氐、羌部落的部落联盟。慕容吐谷浑孙慕容叶延继位后改“以王父字为氏,遂以吐谷浑为氏焉 。”至此,慕容氏遂改为吐谷浑氏,并最后演变为了吐谷浑族。
综上可知,鲜卑人居住的鲜卑山共有三座。
最初的鲜卑人居住在大兴安岭北段的山林中,由于此山树木浓密,牲畜繁盛,附近的游牧民族依靠此山繁衍生息,遂称此山为“祥瑞山”即“鲜卑山”,而此山附近的居民则自称为“鲜卑人”。由于这一时期的鲜卑人“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
随着该族逐渐繁衍壮大,一部分鲜卑人首先沿大兴安岭 、嫩江流域南下,加入到东胡部落联盟之中,但随着匈奴大破东胡,他们向东北地区逃亡,最后在柳城县东南二百里处的青山躲避过了匈奴的追击,遂亦认为此山为“祥瑞山”,称此山为“鲜卑山”,但居住于此鲜卑山的居民已经不是最初的鲜卑族人,而是混有鲜卑、乌桓 、匈奴等族的部落联盟。
而后,吐谷浑率部又从慕容部分离出来,并西迁敦煌,居于祁连山,他们亦以此山为“鲜卑山”。吐谷浑率部在迁徙过程中征服了当地的氐族、羌族部落,使之融入其所领鲜卑部落之中,从而所领鲜卑部变成以鲜卑族为主,兼有 乌桓、匈奴、氐、羌等族的部落联盟。
虽然从本质上说,鲜卑族的迁徙是由其内部经济因素所决定的,但以力微为代表的一些鲜卑部落首领虚怀纳谏、乐于接受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也成为日后鲜卑族兴盛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西汉末至新莽初,匈奴陷入内乱势力衰弱,而西汉朝廷内部也处于混乱无暇北顾,推寅利用这一难得的时机,也率部离开大兴安岭南下,至“方千余里”的“大泽”地区,对我国古代产生重大影响的“鲜卑时代”就此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