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昂唯一一篇酒后行书,挺有意思,酒后不写字,看来有道理

元代书法名家赵子昂,问鼎元代书坛凭借的是精到的笔法。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赵子昂都能把那种细腻的美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不过,如此精致的赵子昂也有放松自己的时候,比如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篇行书,就是赵子昂酒后所写,也是他唯一一篇酒后行书,看上去挺有意思。有些网友看了之后说:哎呀,酒后不写字,看来有道理。

大家熟悉的赵子昂行书是上图这个样子的,无论是用笔还是结体,都是一丝不苟,极为精美飘逸。整体看上去,就像一位文质彬彬的学者一样,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儒雅风范。这正是凭借这一点,赵子昂才被无数的后世书家推崇,甚至引领了一时的书风。

人都是感情动物,日常生活中,自然也会有情绪上的波动。特别是在书法创作上,不同心境下写出来的字,风格肯定是有很大差异的。王羲之的《兰亭序》之所以潇洒秀美,和当时的风和日丽有关。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之所以富有感染力,主要是由当时的悲痛心情主导的。

赵子昂也是会有情绪变化的凡人。情绪变了,下笔写出来的字自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有意思的是,赵子昂之所以发生情绪变化,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喝酒。上图展示的行书《行书二赞二诗卷》,就是赵子昂和朋友饮酒后的即兴之作。大家看一下,是不是和我们熟知的赵子昂行书有所差别呢?

从整体上看,赵子昂的这篇酒后行书,一改常规的规矩平和,行笔更加洒脱,用笔也更畅快,一气呵成,有一种天马行空的爽快感。喜欢写字的朋友都知道,如果酒后写字的话,毛笔多多少少有点不受控制的感觉,下笔只能跟着感觉走。我想,赵子昂在写这篇行书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感觉,只能凭着自己的本能去尽情书写。

高手就是高手,赵子昂虽然醉意朦胧,但是下笔仍然能体现出过人的控笔能力。从上图的用笔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不加控制,但仍然是落笔成形,没有任何草率的感觉,反而别有一番趣味。都说酒后不写字,那是对普通的爱好者说的,对赵子昂来说,即使酒过三巡,同样还是那个如有神助的书法名家。

媒体来源:北研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