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第20讲
虚实
中1第5讲
今天要讲的第一个内容是“虚实”。具体来说,就是虚实在实际律诗写作中的运用。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简单地讲,就是眼睛能看到的就是实;眼睛看不到的,耳朵听来的,或者心里想象的东西就是虚。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就是虚。
2.已逝之景之境。《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或者未来之境。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这就是虚。
实,是指客观的、肉眼能看到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一切实象、实事、实境。
有一种说法叫“虚实相生”,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关系。
2、“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诗歌理论的虚与实,通常包括四种内涵:1、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2、实,指客观有形的物象;虚,指主观的无形活动。3、实,指具体描绘;虚,指抽象的议论。4、实,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总之,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是虚景。又如《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是实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虚景。他老人家诗词中的虚景多数是未然的图景。
关于虚实的重要作用,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的也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例1
这首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起句和承句写实。诗人初闻“收蓟北”,禁不住“涕泪满衣裳”,他回头看看与自己一同饱受战乱苦难的妻子儿女,她们哪里还有愁云?遂卷起诗书,与家人同喜同乐!这些都是真实的生活。转句和合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写想象中的景象。我们“放歌”、“纵酒”欢庆胜利,共庆失土的收复;我们趁着大好的春光,与年少的儿女作伴还乡,告别流离失所的生活。诗人虽然此时身在异域,思绪早已鼓翼而飞,沿着巴峡-巫峡-襄阳-洛阳一路兴高采烈,返还故乡。诗人回家畅想曲的节奏轻快、和谐,地点转换让人目不暇接!假如没有这两句虚笔,一路实写到底,就难以表现诗人乍闻胜利消息时的喜极心情和急欲赶路返乡的愿望!
这里,上章和下章的关系,一实一虚,就是虚与实的第一种关系----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关系。
继续看这首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例1
刚才我们已经说到这首诗起承两句是写实,转合两句是写虚。但是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起承两句中的物并不是全是实,而转合两句中物也并非全是虚。
从截图可以看出,在“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两个写实的句子中,“喜,愁”却是是看不见的,这是虚的。而在“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个写虚的句子中,“酒,乡,巴峡,巫峡,襄阳,洛阳”都是实的。这就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这就是虚与实的第二种关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继续看例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例2
李白在这首作品中,采用的也就是虚实相结合来写作的。很明显的,跟例1一样,李白的这首诗,起句和承句也是写景,就是说上章是写实,转句和合句入情,下章是写虚。这种一实一虚的关系,就是虚与实的第一种关系----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关系。
但是,同样的,李白的诗里也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就是虚与实的第二种关系----相辅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
我们来看截图: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在这两个写实的句子中“山、郭、水、城、地、蓬”,这些是实的,但是“一为,万里”却是虚的;而“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两个写虚的句子里,“游子,意,故人,情”都是虚的,“云,日,手,马”却都是写实的。这就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我们继续讲虚实:
在前面的两首例诗中起句分别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这里,“剑外,蓟北,泪,衣裳 ,山,郭,水,城”等都是肉眼能看到的物,这些实物的描写,目的,正是为了符合“兴”的要求,很简单,如果没有实的东西,如何兴起呢?飘渺虚无的东西,是出自于人们的想象,这种想象,属于主观意识,这与兴所要求的触物而兴起,显然是不符合的,所以,起句的实,是不二的选择。自《诗经》问世,从《毛诗大序》开始全面总结诗经,到枚乘提出起承转合,不断发展、完善的起承转合,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兴起,兴起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睹物而兴起。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写作律诗的时候,起句,不是尽量的选用实物,而是必须选择实物,实物是不二的选择!
尽管在唐诗作品中,有的作品并不是上景下情这样泾渭分明,但是,在起句的时候,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景语,即使在承的时候,少数貌似带有情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原因在于,具体到这些少数的作品中,景情交融,难以明显的区分开来,同时,也由于唐朝距离我们今天,实在是太过遥远,相距离1300年,某些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情的内容,也许,正是当时的共识,或者说是整个社会的基本准则。甚至有些是引用前人的东西,诗人们把这些写进作品中,并不一定就是情。本身,由于作者不同,唐朝的诗作者实在也太多了些,因此,有少数不按规矩出牌的作者,就一点不奇怪。比如,有的民间作者,依旧按照唐之前流传下来的“格”去写作,这种情况,并不代表唐诗的主流。同时,不能说这些作品,就肯定不符合格律。因为,遵循的,不是同一样的格。
因此,从今天开始,希望每一位慈善诗会朋友,在写起句的时候,千万不要再出现情语,这种失误,是不可原谅的。过去的日子里,有些朋友在起句始终要写出情语,情语是情感的一种宣泄,这种一开始就抒情的方式,是从西方现代文学引入到现代诗中的写作方式,根本就不符合拥有千年历史的律诗的格律。希望同学们相互之间,多交流,这种完全不必要的失误,在相互的交流中,一定能杜绝。概括的讲,就是两个字“实兴”,睹实物而兴起。
我们接着看承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实的东西就减少了,不多了,分别只有“妻子,诗书,地,蓬”而加入了“愁,喜,一为别,万里征”这样的虚的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在于,如果继续写实的东西,那么,扩展扩张就无从谈起,螺旋式的上升,也无法去实现,而承句的要求,却是必须扩展的,因此,减少实物,糅合进一些虚的东西,能使之升华,达到扩展的目的。
现在,我们来看转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转句中,“白日,青春,浮云、落日,”这些虽然都可以看到,但其距离,实在是遥远,是不可触摸到的东西,属于自然之物,就其本身而言,是实物,却又带了比的成分在其中,就是说,作者在这里并不是真正看到了以上景色,而是在前面的景语的前提下展开了想象,而这些想象中物,都是含有比。所以,是情语。这就是虚实相结合的范例。讲到这里,说明一下,不是要求转句必须都是这种虚实相结合,因为转的功能,不能使用全实的东西来写,做到这点,就够了。除了起句之外,承转均不可全实,这是必须的。
能做到虚实结合,当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做到,就只有做到维持转句基本的功能,但如果选择全实,就比较难以入情,难以实现转句的基本功能。我们自己在阅读唐诗的时候,有时会读到表面上看上去,好象是全实的东西。这种情况,实际是唐人“比”的体现。如果只是注意到了转句实的东西,而忽略甚至是完全忘记了律诗还有个“比”字,那么,这个阅读,就是失败的。毕竟,律诗实际的写作章法有很多,转句这个位置,有的作品是含蓄的,有的作品是精神的,有的作品是平铺的,当然也有直叙的,章法很多,并不是只有一种,比如《二十四品》就是24个章法,这24个章法,是大的概念,具体到细节来说,当然远远不止24个。《二十四品》本身也并未完全把所有的章法都概括进去,尚有其他的章法未被《二十四品》收录进去的。即使是写一个题目,比如写雪,因为所采用的章法不同,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律诗作品,换句话讲,要写10个不同的雪,就不是啥难事,甚至更多的雪,也会从大家的笔下溢出。格律是相同的,由于采用的章法不同,作品所展示出来的结果就不同,甚至,在起承转合中,承转两个步骤采用的章法不一样,就会产生缤纷的作品。今天讲这个转句,需要记住的,就是一个字:比。
以前我们讲过合句的比,转句同样需要去比,明比暗比、半明半暗的比,总之是要比的,明比,近似于直叙,有点像我们今天现代汉语的比喻,如:这小姑娘长得像朵花似的。
我们接着来看最后的合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在这里,“巴峡、巫峡、襄阳、洛阳、手、马”都是实,实得不能再实的实。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联想到起句的情况呢,对了,起句也是实,这就叫“扣回”,也就是说,不能实(兴)起,而虚收。光扣回就够了吗?不行,最后第八分句的实,还必须带有比的成分在里面,仅仅是实,而无比,作品就是失败的,这种比,加上前面的扣回,就是实比扣回。
经过对超过2000首唐诗五律作品的对比,在最后的第八分句,实而比,占了99%以上,也就是说,实比,在唐诗作品中是非常普遍的。既然我们学习唐诗,那么,被唐朝诗人们广泛采用的,难道我们不需要学习和掌握吗?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想要找的学习律诗的捷径吗?
刚才我们对虚实在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中的运用做了比较具体的分析,总结如下:
今天所讲的虚实,只是虚实的开始,具体到实际的写作中,与章法的关系较大,其中的变化会带来的不同效果,因此,虚实在写作律诗的时候,并不是各个位置固定的,起实,这点比较固定,合句的最后一个分句,实比,相对也是较固定的,中间会产生变化。这些内容,今后有时间,会在课堂以外进行交流,记住一点:虚实与章法的关系较大。大家在律诗创作中要记住和掌握虚实相生,实得不能再实、虚得不能再虚,都是不可取的。如果没有实,所有的内容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有的抒情都是无病呻吟;如果没有虚,不仅内容会显得单薄、无味, 题旨难以酣畅表达,文章的形式也将变得局促、呆板,绝不会有律诗的多彩风姿。
本讲提纲:
一、什么叫虚实
二、律诗写作中“虚实相生”有哪两个方面的含义
三、虚实在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中如何运用
四、律诗中为什么要虚实结合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课后请大家结合今天的讲义分析一首唐诗,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