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阴三阳太极图解析中医理论的几点思考
用三阴三阳太极图解析中医理论的几点思考
孙明祎1,李京2,姜树民1
《辽宁中医杂志》网络首发论文
摘要:中医学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很多理论的真意和本源淹没在了历史的进程中。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从“三皇”文明及《黄帝内经》中创新性地发掘整理出中医基础理论的本源,并绘制出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本人以顾植山教授理论观点及三阴三阳太极图为钥匙,进一步对中医“阴阳”“五行”基础理论,《黄帝内经》相关条文以及有些人对中医理论的错误认识,进行深入地思考和解析。古人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思考,发现了亘古不变的自然之律“阴阳”“五行”,这也是炎黄文明的重要标志;并用看似简单的数字图,河图、洛书记载和传递自然之律的信息;《黄帝内经》是炎黄文明的集成之作,读懂了“阴阳”“五行”“河图”“洛书”的本意,才能正确理解《黄帝内经》条文。本文从认识“阴阳”“五行”自然科学属性入手,通过三阴三阳太极图,对以往一些令人困惑的中医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和解读。
关键词: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龙砂医学流派;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上古的“三皇”文明到《黄帝内经》,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中医学发展历经漫长的数千年,其中很多基本理论的根源、本意已经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什么是“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向后人传递着怎样的信息?历代医家众说纷纭,诠释也多有不同。“将被湮没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将被后人曲解的中医药理论重新解读,修正现行错误模型,就是创新”。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创新性地挖掘、梳理了伏羲、神农、黄帝“三皇”文明。从不断的考古新发现,到现存的文献记载,展示了“三皇”三大文明里程碑的内涵及标志性符号。从中华文明的源头诠释了中医理论基础的内涵,并创新性地绘制出三阴三阳太极图。本文将依据顾植山教授的理论观点,借用三阴三阳太极图,对在学习中医理论中遇到的几点困惑重新进行思考和解读。
1.阴阳是哲学范畴
中医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之上的。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而得出的。“阴阳”的概念将中医基础理论定性为了哲学,这也是中医学理论饱受人质疑,认为其不科学的关键。从哲学意义上讲阴阳太极图也就成了一种思维图式,图中只要有消长对立的阴阳即可,所以在生活中可以看到与之相符的各种太极图。阴阳真的是一个哲学概念吗?图1告成二十四节气晷影变化图,是以夏至点日影最短设为零尺,把其它节气日影增长的长度画点连线而成,图2告成二十四节气昼夜时间变化图。外圆阴影为夏至日夜晚时长(9小时31分),内圆阴影为各节气夜晚比夏至日夜晚多的时长画点连线而成。可以看到一年中日影的长短,夜晚时长的变化形成了阴阳太极图,这是大自然规律变化产生的图式,所以阴阳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变化象态,没有变化就没有阴阳,也就没有阴阳太极图式。这是古人观察天地变化而产生的思想,当属自然科学范畴。
图1
图2
2.五行是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既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尚书》“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国语·郑语》“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从这些古籍记载的五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五行,所以许多人据此认为五行就是五种物质的运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型材料产生,所以五行就是五种物质运动的认识就显得朴素而落后。所以中医学五行基础理论就成了朴素、落后的哲学思想。五行,真的是五种物质的运动吗?见图3,五行,是把一年分作五个时段,依次出现以木、火、土、金、水为代表符号的五大类自然气息。自然界的规律变化产生了阴阳,在阴阳变化的过程中呈现出春生、夏长、长夏化(壮)、秋收(老)、冬藏(已)五种象态,分别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来表示。由于木火土金水五种象态随着阴阳气的变化依次呈现,故称之为五行相生。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均囊括在这五种象态之中,亘古未变。所以五行是阴阳自然变化规律呈现出的五种象态,并非五种物质的运动。
图3
3.“肝木左升,肺金右降”是古人对人体解剖的错误认识
黄元御《四圣心源》“气性降而血性升,气降于下,又随肝木而左升,血升于上,又随肺金而右降”。肝的解剖位置在右,肺位居胸腔左右都有,“肝木左升,肺金右降”是古人对人体解剖知识不足的错误认识。真是古人不了解人体解剖吗?中医理论是在中华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云“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为什么左右是阴阳之道路?在这里要说一下中国古代的时空观。三皇(伏羲、神农、黄帝)文明,是中华文明三大里程碑。伏羲文明的标志是东方的青龙,神农文明的标志是南方的朱雀,崇尚(青龙)春生之气、崇尚(朱雀)太阳是中华文化背景,所以南面而立,面向太阳观察事物是中国古人认识天地万物的视角。《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就是面向南站立,广明在正南、太冲在正北。人南面而立,观察太阳的东升西落,呈现的就是阳气的左升右降。《素问·刺法论篇》(遗篇)“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中医认为肝为刚脏,主升,主动,应春生之木气,从东(左)升,故肝木左升;肺主肃降,应秋收之金气,向西(右)降下,故肺金右降。这是肝的生发与肺的肃降之性与中国古代时空观的结合,并非人体的解剖位置。由于不懂古人认识事物的视角,用现代的思维盲目地去解释和判断,无异于思想上的刻舟求剑。
4. 洛书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神秘图案
有人认为洛书是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秘图案,也曾有人认为河图洛书为宋人附会汉人易注而作,但从《内经》及近代出土文物文献记载,河图洛书在西汉以前已经流行,中医学的形成与其有着很深的渊源。但由于历史久远,人们无法了解它要表达的含义,所以一直以来蒙着神秘的色彩。顾植山教授将阴阳太极图与洛书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图四),对洛书作出了非常合理的解释。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一是最小的阳数,位于阳气生发之初正北冬至点;九是最大的阳数,位于阳气最鼎盛的位置正南夏至点;三在左,表达阳气的生发,由三到九由弱转强,七在右,由七到一表达阳气由盛转衰;阴数同样表达了阴气的盛衰变化,二是最小的阴数,位于阴气始出的位置,八是最大的阴数,位于阴最盛的位置。洛书与三阴三阳太极图相合,就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洛书阴阳消长变化的内涵。所以洛书中的数字表达的是阴阳的相态,是数字化的太极图。洛书并不神秘,它是古人用简单的数字和方位,呈现给后人亘古不变的自然之律。
图4
5.“太阳”是大阳、巨阳
“太”就是大的意思,“太阳”本义是指强大的阳气,因此也称巨阳。太阴为三阴之首,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级阶段。同样是“太”,太阳是大阳、巨阳,而太阴却是阴之初,是弱阴、小阴呢?《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 少阴之上,名曰太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见图5, 内经的这段话是对阴阳开阖枢变化的文字描述。太阳开,太阴开都是阳、阴的初始阶段。“太”不仅有大之意也有初始之意,所以中国很多朝代的开国皇帝称“太祖”或“太宗”。“太”不只是大、巨,“少”也不代表弱、小。《伤寒论》中,太阴病多轻浅,而少阴病多危重多有死证,因为少阴是阴中之极。陶弘景《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中的小阳旦汤就是《伤寒论》太阳病的桂枝汤,阳旦为阳之初,太阳为初生的阳,所以都选用升阳的桂枝汤作主方就不难理解了。
图5 阴阳开阖枢图
6.“七损八益”是房中术
自《黄帝内经》首提“七损八益”以来,历代医家对其解释不一,至马王堆《天下至道谈》医简出土后,“七损八益”的公认解释定格为房中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问岐伯,如何调阴阳?“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七损八益如此重要,可调阴阳延年益寿,如何理解?依据现存文献“七损八益”被想当然地理解为房中术。《黄帝内经》中将“七损八益”作为调阴阳延寿命之大法,仅解释为房中术难合情理。让我们看看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图4),“七”“八”分别代表什么?七位于阳气衰减,阳明合降的位置,处于西方、日落、秋收的时段,损阳促进阳气回落乃顺天地变化之道;同理八位于阳气始升的位点,益阳生发也是顺应自然变化。故“七损八益”是对天地阴阳动态变化盈虚损益的描述,是中医学阴阳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七损八益,暗寓采阴补阳,恰与房中术相合。但不能说“七损八益”就是房中术。
7.三魂七魄是三个魂七个魄
晋代葛洪编著的《抱朴子·地真》云“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三魂七魄”在道教典籍《云笈七签》载:三魂一曰胎光,二曰爽灵,三曰幽精,七魄一魄名尸狗,二魄名伏矢,三魄名雀阴,四魄名吞贼,五魄名非毒,六魄名除秽,七魄名臭肺。认为魂属阳,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属阴,构成人的感觉、形体。这是道教对三魂七魄的解释,认为三和七是魂魄的数量。但从《黄帝内经》和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来看,《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灵枢.经水》“五脏者,和神气魂魄而藏之。”《黄帝内经》把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藏精的五脏,肝藏魂,肺藏魄。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图4)中三位于东,厥阴木肝的所在,主升(阳);七位于西,阳明金肺的所在,主降(阴)。所以“三魂七魄”的三和七可以理解为方位,肝、肺所在,是肝藏魂肺藏魄的另一种表达。魂藏于肝,位于升发之位属阳,魄归于肺,位于合降之位属阴。
8. 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讲的是地理
《素问·至真要大论》“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大多数人对这段经文的解释是这样的,中国地势东南低西北高,西北地多天少,故“天不足西北”,东南天多地少,故“地不满东南”。就我国的地理而言,地势最高应该在西南青藏高原。所以从地理来理解《黄帝内经》这段经文,不免让人认为是古人对中国地理认识的局限产生的错误认识。这段经文,说的真是中国地理吗?中国古代天地的属性,天为阳,地为阴,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中(图4),西北阴多阳少,“故西北方阴也”,阳(天)不足西北;东南阳多阴少,“故东南方阳也”,阴(地)不满东南。这段经文讲的仍是阴阳在不同方位的气化状态,并非中国地理。
9.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阴阳的两种相对属性。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有人认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表述阴阳有两种相对属性。阳主生发,而阳中之阴又主杀,阴主闭藏,而阴中之阳又主长。这样理解这段经文,是运用了阴阳无限可分这一哲学思想,不免令人陷入到理论解释理论的状态中,与阴阳本身的自然属性相去甚远。还是从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图4)中寻求答案。“阳生阴长”的阳应该是太阳、少阳,是阳由弱变强的象态,故称阳生;阴当是厥阴,两阴交尽出厥阴,厥阴处左升之位,虽制约阳气过快的增长,但总的趋势是生长之象,故称阴长。“阳杀阴藏”的阳是阳明,两阳合明,阳由盛转衰,由升转降,有秋的肃杀之气,故称阳杀;阴是太阴、少阴,化气成形,收藏精微,故称阴藏。所以这段经文中的阴阳,是阴阳在不同时空中存在象态的表述。
10.阴平阳秘是阴阳平衡
学习中医理论以来一直把阴平阳秘看作阴阳平衡,有些人从哲学角度认为阴阳动态平衡是使对立思想统一为整体的方法。阴平阳秘就是阴阳平衡吗?只有阴阳动态平衡了才能统一为整体吗?《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平阳秘可决定生命存在的质量和存亡,所以怎么理解阴平阳秘?《素问.天元纪大论》“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素问.六微旨大论》“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春夏欣欣向荣,阳气升腾,阳多阴少;秋分过后草木凋零,阳收阴长;人在青少年时阳多而阴少,表现于外是快速生长、好动,这一时期只有阳多阴少的不平衡才能满足生理需求;人到暮年,人体的阳少而阴多,表现于外是衰老、好静,是这个时期阳已减弱阴居主导的表现。若万事万物都调至阴阳平衡,就违背了自然的变化规律。正是阴阳之间的不平衡,才产生了生、长、化(壮)、收(老)、藏(已)的不同象态,才产生了有规律可循的大千世界。所以“阴平阳秘”是阴阳之间关系的动态和谐,而不是平衡。
11.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是两种辨证体系
张仲景《伤寒论》是以三阴三阳六经辨证编撰而成,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开启了中医又一辩证体系卫气营血辩证。六经辩证与卫气营血辩证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辩证体系吗?《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在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证实,东汉末年中国处于一个寒冷时期,所以寒邪是致病的主要邪气。见图(图6)《素问,五运行大论》“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故寒为阴邪易袭下位,足经易先受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胜则阳病”,寒为阴邪,故先犯足太阳膀胱,不解则顺传入少阳,病邪重则很快越经入阳明。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开始提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温邪为阳邪易袭上位,手经易先受邪,“阳胜则阴病”故先犯手太阴肺,顺传入阳明,逆传入手厥阴心包。可见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基础都是三阴三阳,三阴三阳模式就可以把两者统一起来。由此可知,叶天士“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这句话要表达的深意了。
图6
12.中医理论体系是不开放的,没有创新性的理论体系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疑问,西医理论日新月异,药物的更新也是层出不穷。中医千百年来一直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依然在使用几千年前的方药,理论没有发展,用药没有创新。这样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
但事实上,中医理论体系千百年来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使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这样落后的一个理论体系,缘何有如此强的生命力?“阴阳五行”,“五运六气”是中医的理论基础和渊源,它们是反应自然界变化规律的理论。太阳的东升西落,一年的春、夏、长夏、秋、冬,万事万物的生长化(壮)收(老)藏(已),运气的有序更替等等古如此,今未变。所以建立在自然之律基础上的医学,是有着恒久生命力的。学习中医,就是要学会认识和把握天地自然之律、“天人相应”之律的能力。这样就能做到“天人合一”、握机于病象之先。
中医理论,根植于中华文明,是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用极具智慧的眼光,认识天地之律。“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就是反应大自然规律的重要理论。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必然与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运用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理论,能让我们充分认识天人关系,这也正是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所在。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从“三皇”文明及《黄帝内经》中创新性地发掘整理出中医基础理论的本源,创新性地绘制了三阴三阳太极图式。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中医基础理论的自然科学本质,也激发了我们学习中国文化、研究中医理论的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5:1,11,18.
[2]顾植山.还中医药理论本来面目.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2月16日.
[3]曹书敏.告成观星台天文测量与探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17:12.
[4]顾植山.从阴阳五行与五运六气的关系谈五运六气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6):463-466.
[5]清.黄元御.四圣心源,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70.
[6]顾植山.找回中医思想的魂.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7月18日第003版.
[7]山东中医学院 河北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326.
[8]顾植山.六经探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1.10(3):2-4.
[9]陶国水.顾植山谈六经病“欲解时”及临床应用.时珍国医国药.2017.28(7):1707-1709.
[10]顾植山.中医之魂在《黄帝内经》中,中国中医药报2013.9.10第003版.
[11]郝万山.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1,198.
[12]黄帝内经.素问,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2:013.
[13]杨洪艳.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对月经周期理论新解,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11):1457-1459.
[14]顾植山.中华文明与《黄帝内经》.中医药文化.2016(3):29-34.
[15]衣之镖.辅行决五脏用药法要.学苑出版社.2017.7.
[16]孟庆岩.论河洛文化与“七损八益”.辽宁中医杂志.2017.44(8):1629-1630.
[17]顾植山.易学模式对《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7(4):196-197.
[18]顾植山.需要用五运六气来重新认识中医基本理论的构架原理,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36:中医药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与思考2009:52-56.
[19]文理.近十年中医的阴阳五行研究发展概况及评论.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1):1481-1485.
[20]顾植山.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模式,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8):45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