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势——张旭笔势系统的重点
這是目前網絡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二級課程「筆勢」
第九集|鉤裹勢和鉤努勢的考證
多花一點時間整理一下,
會有好處的。
|筆記|
鉤裹勢和鉤努勢的考證
1.複合筆勢:五勢
單一筆勢以及化勢,已經講完了,現在我們知道,單一筆勢以及它們的化勢,可以這樣四根線來表達。
如果要說單一筆勢的分別,那就是,一是放置角度不 同,也就是方向不一樣,二是路線,同樣的方向,行筆還要分弧線,折線,還是直線。
我這課程現在講到哪裡了?又要來看看這個系統表。書法三大要素是用筆、識勢和裹束,用筆部分五執筆和九用講過了,我用紅顏色表現。
識勢我先講了單一筆勢,“永”字八法既是九用的範例,也是單一筆勢的範例。這堂課開始講複合筆勢,先講張旭的五勢,再講化勢。
單一筆勢只是個別的點畫,還沒有組織起來。我以前拿太極拳做例子,太極動作組成招式,招式組成套路。書法是點畫組成筆勢,裹束筆勢就成為整個字。單一筆勢必須組織成複合筆勢,才成為一個招式。否則寫起字來還是零零碎碎寫單一筆劃。
《玉堂禁經》說:“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永’字。”這句話說不但筆法備於“永”字,還有“點畫八體”,就是點畫八種體勢,這八種是單一筆勢。接下來又說:“又先達八法之外,更相五勢,以備制度。”
這句話什麼意思?就是說光有“永”字八法還不完備,還要補充“五勢”,這就是一些複合筆勢。
張旭的“五勢”,在《玉堂禁經》中有記錄:這就是鉤裹勢、鉤努勢、袞筆勢、豎筆勢和奮筆勢。它們都是複合筆勢,也就是書法的五個招式。古人對書法的理解,應該 說比我們深刻。
2.怎樣整理複合筆勢
古籍中記錄的複合筆勢很多,但至今沒有很好的整理。等下我講 “五勢”,一開始就會遇到處理資料上的問題,所以我想先把我整理的幾條原則,給各位說一下。
2.1 簡單實用
一是“簡單實用”,整理書法筆勢系統,要儘量避免太繁瑣。舉倒來說,《說文解字》的部首有五百四十個,後來逐步歸併,到《康熙字典》部首只有二百十四個,這也就是因為《說文解字》部首太繁瑣,用起來不方便。古籍中書法的筆勢,我統計大約有一百三十種,其中很多是重複的,可以大幅度地壓縮,常用的筆勢只有幾十個。
整理筆勢既要全面,又要簡約實用。我舉個例子,元代李溥光《雪庵字要》說:“'鐵柱’一努卻化三:'垂針’、'象笏’、'曲尺’端。”這個“曲尺”就是複合筆勢。所謂曲尺,就是畫直角常用的工具。
馮武《書法正傳》有個圖,曲尺就是橫豎兩筆的結合,圖旁有說明:用於“自”、“目”等 字。
但問題在於,橫筆有三條走勢:覆橫仰。豎筆也有三條:努縱裹。曲尺如果是縱橫所組成,那理論上還有其他各種可能性,如橫加努、橫加裹、覆加縱、覆加裹......等等,這樣一個筆勢就變成了一大堆,問題立即複雜起來了。
我的意見是,拿古人已經有的一個筆勢作為基準,如曲尺勢,古人以縱橫兩筆為標準,那所有其他衍生出來的,都稱之為曲尺化勢。這就是簡約的原則,力避繁瑣。
2.2 小圈不計
這個我已經講過多次了。你看這兩個字,都是顏真卿的。左邊是他早期的作品《多寶塔碑》,橫豎的轉角很方正,用了明節點。右面是晚年的《麻姑仙壇記》,他晚年變法,用篆書方法寫真書,雖然方向還是 6 一 8,但角位往往出現了圓角。
晚年這條線算不算早年折線的化勢呢?不算。因為方向路線都相同,所不同的只是節點的處理,把本來明節點的折線,改成了暗節點的孤線而己。我們看複合筆勢,如果只是節點有明暗不同,這僅僅是小圈有所區別,跟大圈方向路線無關,所以不把它看作是另外一種筆勢,或者是一個新的化勢。
又如兩撇一捺飛帶勢。第二撇轉角處究竟是方角明節點呢,還是圓角暗節點呢?
這個問題也是小圈的節點處理,不影響大圈兩撇一捺。所以我不把它看成是兩個筆勢,或者一個是另一個的化勢。
2.3 同類合併
同類合併,這是什麼意思呢?你看這三個複合筆勢,都是由勒、裹和趯這三個單一筆勢組成的。在古籍中,左面這一個有人叫它鉤裹勢,用於“均”、“旬”、“勿”這些字。中間這一個稱為獅口,用於“刀”、“鳥”、“馬”等字。右邊這一個稱之為“節”用於“即”等字中。
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夠,所以會有這種同樣的走勢分成三個筆勢的事情發生。我們現在整理古代典籍,這三個當然應該合併起來,我建議,以中間這個為標準, 稱為“獅口”。
簡言之:
張旭提出“五勢”,以完備筆勢系統。
“八法”是單一筆勢,“五勢”是複合筆勢。
整理古代複合筆勢,應該簡單實用。
有了這樣的基本認識,我們接下來看看“五勢”是怎麼回事。
3.鉤裹勢和鉤努勢
“五勢”一開始講兩個筆勢,鉤裹勢和鉤努勢。這裡有一個小問題先交代一下,“鉤”有些版本寫 為沒有金字旁的“勾”,這兩個字意思差不多,我現在統一用有金字旁的“鉤”,《說文解字》的解釋都是“曲也”,指彎曲的東西。還有鉤努勢的“努”,有些版本寫為“弓弩”的 “弩”,我統一用“努力”的“努”。
鉤裹勢和鉤努勢,古籍中記載很多,早期的版本有三個,都見之于宋代文集:唐人張懷瓘的《王堂禁經》,收入宋代朱文長《墨池編》中,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玉堂禁經》,可能是宋人的抄本。宋代陳思《書苑菁華》收入《翰林密論二十四條用筆法》,以及《翰林傳授隱術》,這兩篇的作者不詳。後來元明清也有講到這兩個筆勢的著作,如《翰林要訣》、《法書通釋》以及《大字結構八十四法》等等。可惜的是,看起來資料很豐富,但沒有兩篇文章講法是一致的,你聽誰的好呢?
最重要的當然是《玉堂禁經》,它的記載是這樣的:首先它有一個字例 “門”,這是筆勢的形狀。然後說筆勢名稱,“一曰鉤裹勢”。第三是寫這個筆勢的筆法,“須圓而憿鋒”。最後說到用途,“罔、閔二字用之”。但你馬上就會發現,第一個“門”字當作筆勢形狀是錯的。這是一個完整的字,不是一個筆勢,一個招式,如果它是筆勢,那最后的“罔”字中沒有“門”。還有這個“憿鋒”,“憿”漢代碑刻中經常寫為“激”,“九用”中沒有這一招,不知道它是哪一路的功夫。
如果我們拿《翰林密論二十四條用筆法》來和《玉堂禁經》對照, 剛剛講“憿鋒”這裡寫作“激鋒”,《翰林密論》說,這樣寫,寫出來的應該是鉤努法,不是鉤裹勢。它所舉的筆勢形狀也不是“門”字,而是橫豎趯。
第二個鉤努勢,《玉堂禁經》說“須圓角而趯”《翰林密論》差不多,它有一個口訣:“圓角趯鋒作努法”,而且它說寫出來的應該是鉤裹法,不是鉤努勢。《玉堂禁經》舉“刀”字為鉤努勢的形狀,《翰林密論》所舉的卻是“刀”字沒一撇,橫裹趯,而且這是鉤裹法。
這兩篇文章說到同一種筆法寫出來的筆勢名稱,正好相反。這一來就麻煩了,唐代經籍傳布靠手抄,手抄往往有這種謬誤,到底哪一個人抄錯了呢?
魏晉以前使用竹簡,竹簡寫好就要編起來,有時候難免會次序搞亂,前後顛倒,這種情況叫“錯簡”。後代抄書,弄亂了次序也稱之為“錯簡”。很顯然,從“五勢”幾種版本情況來看:就是發生了錯簡情況。
豎筆的筆勢雖然有三種,“努”是主要的一筆,這是“永”字八法所規定,並且說“直則無力”。所以鉤努勢,應該包括一個“努”,在這一點上,《翰林密論》比較令人信服。
《玉堂禁經》舉“門”為筆勢形狀,並且說“罔”、“閔”這兩個字用到這個筆勢。這三個字共有的筆勢就是鉤努勢。元代陳繹曾《翰林要訣》 說“勾努:勒努趯。”我很贊成。
那鉤裹勢的形狀是怎麼樣的呢?豎筆右邊是“裹”和“努”相對。既然我們確定在左邊是鉤努勢,那右邊這個就是鉤裹勢了。歷代很多著作都是這樣寫的,這個想法很自然。但問題在於這和“獅口”重複了。
我們來看看《玉堂禁經》所舉的例子,筆勢形狀為“刀”又說“均”、“勻”、“旬”、“勿”用之。它們共同的筆勢就是這個“獅口”。但這裡邊有點問題,獅口可以用於“鳥”、“馬”等字, 從來沒有人說鉤裹勢也可以。所有著作所舉的鉤裹勢的字例,都比獅口多一撇。
如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舉了四個例子:“勾裹:甸句勾勺。勾裹之字,不宜用努,若用努,字最難飽滿。”“勺”、“勻”、“旬”、“勿”這些字,都有一個“勹”。
《說文解字》說:“勹,裹也。”我想鉤裹勢的名字可能由此而來,就是“包裹”,所以把鉤裹勢的筆勢形狀定為比獅口多一撇的“勹”,是合理的。
具體的考證這裡不說了,我把各家的敘述綜合起來,尤其是宋代三篇著作,得出鉤裹勢應該是這樣的——
簡言之:
一曰鉤裹勢。
口訣云:“圓而蹲鋒,待筋骨而成,要如武人屈臂。”右軍云“廻角不用峻及有棱”是也。
均、勻、旬、勿等字用之。
中間這句口訣,來自《翰林密論二十四條用筆法》,我根據《翰林傳授隱術》改了一兩個字,筆勢的形狀就是這個“勹”。所謂“要如武人屈臂”大約就是這個樣子,現在不是有健美先生的比賽嗎?應該就是這個動作。
至於第二個筆勢,鉤努勢,綜合各家的論述是這樣的——
簡言之:
二曰鉤努勢。
口訣云:“圓角䟐鋒作努法,勢未盡而趯之。”
罔、閔二字用之。
注意“圓角䟐鋒作努法”是先有角然後行筆寫“努”。我們知道,節點有方角有圓角,方用折,圓用轉,踆鋒就是圓角。
至於“䟐鋒” 我以前講過,《集韻》說就是快速,或者是“盜行”,就是走起來一左一右。筆勢的形狀就是勒努趯。
現在我們有了比較完整的定義,這些話來自三篇宋代的文章,我只是綜合起來,很願意和學術界的朋友繼續探討。
4.用法和化勢
今天講的筆勢,怎麼用呢,它們有沒有化勢呢?下一堂課繼續。
“五勢”是一個難點,歷代論述很混亂,但它又是張旭系統的重點,所以多花一點時間整理一下,會有好處的。謝謝。
本節要點:
什麼是“五勢” 。
整理歷代複合筆勢的原則。
鉤裹勢和鉤努勢的考證。
複習思考:
所謂“識勢”,就是要認識一個字中的筆勢。
這個“勺”字由什麼筆勢所組成?
這個“刁”字,又是什麼筆勢所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