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农业的基础优势
茶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领域。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思想,为复兴茶产业而努力。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
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新技术应用基础条件具备。随着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普及,农村网民数量也不断增长,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行政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超过98%,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25亿,占整体网民的26.3%。除此之外,国务院、商务部和农业部等部门围绕“互联网+农业”、农产品电商、电商扶贫等重要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战略举措,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农民触网、用网的能力。
数字农业创业成为农业科技创业热点
在全球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背景下,农业食品领域的企业投资热度不减。根据相关研究报告,2018年欧洲农业下游投资额大幅减少,约比2017年减少50%。农业上游投资达9亿美元,同比增长率达到200%,项目数234项,增长率达34%。2018年中国农业产业链上游科技创业投资成为重点。
2018年中国农业食品领域总投资达到58亿美元,投资额同比增长222%,投资项目283项,投资项目数量同比增长60%。从投资方向来看,围绕农产品电商等供应链后端的投资迅速减少,面向生物技术、农场管理、农业机器人设备、生物能源、创新农场等农业产业链前端的投资同比增长了806%,占筹集资金总额的16.6%,投资项目数量同比增加129%。
目前中国农业生产领域已经成长起一批优秀的新技术企业。例如极飞科技、佳格科技、云洋数据、大气候、麦飞科技等等。互联网企业也都围绕农业技术创新领域不断拓展,阿里推出ET农业大脑、京东建立京东智慧农业平台、百度推出百度云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平台。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业型企业来看,主要以无人机植保企业为主,其次是数据平台服务,即利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作物的精准管理。
数字农业技术研发初见成效
当前,我国数字农业技术研发初见成效。一是“5S”技术、物联网技术、远程监控系统、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技术、水肥药一体化和饵料自动投喂等一些高技术智能化运作技术都已研发成功,并日趋成熟。二是农业物联网示范实验深入推进,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了426项节本增效物联网成果,包括遥感监测、温室环境自动控制、水肥药智能管理等技术。三是我国植保无人机技术已非常成熟,目前部分企业已构建起“飞行器系统+地面保障系统+通信链路系统+载荷系统”的一整套技术系统,且近年来我国植保无人机数量快速增长,保有量年均增长率100%。另随着我国5G商业化步伐的加快,新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渗透会进一步加快,5G以其高速率、低时延、高连接数密度等特点能够将农业领域“万物互联”的特性释放,大幅提升现代农业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我国有适合数字农业发展的广阔应用场景
我国地域辽阔、多山多草原、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农业形态,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地域对数字农业有着多样化的需求,使得我国数字农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场景优势。在我国农业版图中,自北至南跨越九个热量带,形成了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的绿洲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湟水谷地、雅鲁藏布谷地的河谷农业,云贵高原的坝子农业,东部季风区的耕作农业,不同区域、不同农业产业对应不同的数字农业应用场景。例如,极飞科技植保无人机在新疆棉花生产中找到了最为贴合的应用场景,不断根据场景和需求开展技术创新,使得无人机在新疆得到广泛应用。
(安根团队摘自许竹青:我国数字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