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妇自学成才,却因剪纸比油画还逼真,遭人质疑20多年!
剪纸,也叫刻纸
是我们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还被世界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信大多数人对我们剪纸的印象
大概还是这样的:
在过年过节贴上
大红的双“喜”字,大红的“福”字
都会给家里增添不一样的节日气氛
但下面看到的这些剪纸作品
会让你瞬间怀疑起自己眼睛
▼
穿着民族服饰的舞蹈家杨丽萍
在池塘边放牛的小孩
背着弟弟的农村小姐姐
满脸皱纹的老人家
如果小编没有说这是剪纸作品
相信不少人一定会认为
它们就是一幅幅油画或素描作品
画面无论光影处理还是构造
都将写实的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笔直苍劲的一棵棵树
映照着清澈的小溪
满树的枫叶,显得格外耀眼
更有可爱的羊群
在草地上觅食
《远飞的大雁》
《长白瀑布》
它们的创作者
就是来自东北的一位大姐
李宝凤
现在的她还被誉:
“中华第一剪”、中国剪纸艺术家
但曾经,因为这些剪纸作品太生动
她还受到了不少质疑和误解
这种方法就是
把每一种颜色剪出一种模样
最后再多种颜色套在一起
有了我们看到的栩栩如生的画面
每一幅作品
大概需要套五六十层剪纸
按照它们不同颜色排列,分层剪出
最后再按照特定的顺序
将颜色层层套在一起
《鹿鸣幽谷》
《山妹子》
这不仅需要创作者有一双灵巧手
丰富的想象力,更要有对画面构图
对色彩极深的敏感度
但让人意外的是:
李宝凤却是个“没专业学过美术,
没机会上大学,爸妈都是农民”普通人...
李宝凤1966年出生于吉林长春
的一个农民家庭
受到心灵手巧的母亲影响
小小的她,就喜欢上了画画和剪纸
但因为贫困,刚上初三不久
她便早早的辍学在家务农
尽管这样,她始终没放弃过
对画画、剪纸的喜爱
以至于还常常被人嘲笑:
“整天瞎画,瞎剪,这能当饭吃吗...”
后来,村里办了一所学校
让李宝凤再次看到了学习的希望
不顾大家异样的眼光
她抱着自己平日里画的几百张作品
去学校求校长收留她
可能因为真诚和艺术天赋打动了校长
最后,她如愿的成为了一名旁听生
毕业后的李宝凤
还因为自己的绘画特长
得到了幸运之神眷顾
她被破例录取成为了一名社办美术教师
而真正踏上创新剪纸之路
是在她任教生涯的第二节美术课上
她回忆:
“我发现孩子们连几角钱的蜡笔,
都买不起时,作为老师
那种心酸我到现在还记得,也就是从那时起,
我萌发了教孩子们剪纸的念头。”
就这样,为了简单的理想
和自己内心的喜爱
李宝凤拿起了剪刀
“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作品
这是关东冬季的雪景
勾起无数在外乡人对家乡的思念
李宝凤擅长单色剪纸
而多层套色剪纸也是一绝
这些层层叠叠的套色技术
让黑白的剪纸也焕发起无限生机
骆驼的队伍、沙漠、湖水、树林
这是李宝凤剪纸系列作品《丝绸之路》
充满了大气磅礴又荒凉的意境
李宝凤的剪纸
在秉承了传统剪纸手法的同时
又从线条色彩、单色套色、染色贴裱上
突破了传统的“满堂红”
创造出了如国画、油画、版画般强烈的效果
不愧是:“天下第一剪”
李宝凤设计的3D系列剪纸
充满了浓浓的民族特色
而李宝凤的剪纸艺术作品
真正被人熟知的
是在一次北京的展览上
她创作的这幅
长3米、高1.6米、立体展示55位人物形象
的大型剪纸作品《大观园》
▼
(建议横屏观看)
我们看作品中,虽人物繁多
但他们无论表情还是动作
都“刻画”得十分生动形象
连中国“红学”的泰斗周汝昌老先生
见到都连声赞叹
《西游记大闹天宫》
随后,李宝凤还创作有
《西游记》、《三国演义》
和《水浒传》系列,惊艳无数人
《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
《水浒传聚义厅》
现在的李宝凤
早已经跳出了农妇的身份
凭借剪纸成为了东北一个文化符号
有时她还在各国举办了
剪纸艺术展和现场表演
让世界领略到了剪纸的魅力
而平日,她依旧是
一名教师,传承着她的剪纸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