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濡以沫到相忘于江湖
1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爱恨情仇。
世界上有两种可以称之为浪漫的爱,一是“相濡以沫”,二是“相忘于江湖”。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大陆到港台,刮起了两股热潮,一是金庸,二是琼瑶。一位是笑傲江湖很多年的武林盟主,一位是赚尽天下人眼泪的言情女王。
“相濡以沫”的静好,“相忘于江湖”的豪阔,都被他们写尽了。
其实,他们的真实人生,远比小说更精彩。
或者说,是真实人生的悲欢离合,成就了他们的笔下人生。
2
琼瑶,原名陈喆,1938年4月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阳。
父亲陈致平,是历史学家。母亲袁行恕,是中国银行业之父、第一任交通银行行长袁励衡之女。
1949年,琼瑶随父母到台湾。因为颠沛流离,琼瑶几乎没接受过正规的小学教育,中学成绩也是勉勉强强,最终未能考上大学,让父母很是失望。
弟妹个个优秀,偏偏自己不成材。备受家人冷落的琼瑶,急于逃离父母。于是,她选择了早婚。
不料,草率的婚姻不如人意。丈夫终日抱怨怀才不遇,自暴自弃,沉溺赌博不可自拔。
孩子出生后,日子过得越来越拮据,只能靠琼瑶拼命写小说维持生计。
1963年,25岁的她第一次以“琼瑶”的笔名在《皇冠》杂志发表自传体长篇小说《窗外》。
《窗外》的故事,其实就是琼瑶本人的初恋——一个18岁高中女生和她的国文老师之间的师生恋。
此后,她的50多部爱情小说中,或多或少都有她的影子。
3
《窗外》的出版,改变了琼瑶的人生。她遇见了她的伯乐——《皇冠》杂志主编平鑫涛。
平鑫涛对琼瑶有知遇之恩。生活窘迫的日子里,琼瑶曾将《窗外》多次投稿,却多次碰壁。直到寄给《皇冠》杂志,慧眼识珠的主编平鑫涛,才当即拍板全文刊登。
1964年1月,平鑫涛邀请居住在高雄的琼瑶到台北作一期《窗外》电视访谈节目。
那是伯乐和才女的第一次见面。琼瑶从高雄到了台北,平鑫涛亲自到火车站接她。
那天,琼瑶穿了一身黑衣,本就身材娇小的她,夹杂在一群旅客中,很不起眼。
然而,一下火车,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士就一眼认出了她,用肯定的语气问道:“你就是琼瑶吧?”
琼瑶问他:“你怎么能认出我来?”他笑道:“从《窗外》认识了你,从《六个梦》认识了你,从《烟雨蒙蒙》认识了你。”
4
之后的故事,就像琼瑶很多小说中写得那样,男女主角一见钟情、相见恨晚。
1979年5月9日,41岁的琼瑶和52岁的平鑫涛,相识、相恋15年后,终于在台北结婚。
婚礼很俭朴,琼瑶没有穿婚纱,只在胸襟上别了一朵兰花。她希望两个人能简简单单地过日子,彼此扶持,共度余生。
如果读完琼瑶的50多部小说,会发现她在1979年前后创作的小说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曾经的琼瑶,对爱情故事中的第三者,有一种同情和怜悯。后来的琼瑶,更加维护家庭的稳定和谐,赞美琴瑟和鸣的美好婚姻。
如果抛开琼瑶和平鑫涛的道德不谈,单从琼瑶和平鑫涛结婚后在事业上取得的更大成就来看,他们确实是彼此的最佳伴侣。
平鑫涛是皇冠杂志社和皇冠出版社的掌门人。在他的全力支持和策划下,琼瑶的小说一部接一部搬上大屏幕,风靡华语世界几十年。
婚后的日子里,平鑫涛始终是最懂琼瑶的欣赏者、支持者。
平鑫涛说,琼瑶一旦开始动笔写作,就完全进入闭关状态。一个人躲进书房,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且不允许旁人去打搅她。每写完一个故事,整个人都像虚脱了一样。
说这些时,平鑫涛的眼里,是对妻子满满的欣赏和理解。
今年已79岁高龄的琼瑶,依然一头利落短发,面色红润,幸福地微笑着。
她的真实人生,比她笔下那些撕心裂肺的爱情故事,幸福的多,圆满的多。
5
世界其实很小。琼瑶的三舅袁行云,娶了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因此,金庸比琼瑶大一辈。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出生于浙江海宁袁花镇。
海宁查家是名门望族,几百年来名人辈出,据说仅进士就有22位。
清康熙年间,更是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兄弟三翰林、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康熙赞其家族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1914年,袁花镇的新郎查枢卿娶了硖石镇的富商千金徐禄。夫妇二人生育了良铿、良镛、良浩、良栋、良钰等五子二女。老二查良镛,即为金庸。
金庸母亲徐禄,是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的堂妹,是徐志摩的姑妈。
金庸曾回忆说,小时候,他随父母到表舅徐申如家作客,见过才华横溢的表哥徐志摩。
当时徐志摩已从英国留学回来,在剑桥大学写的《再别康桥》已风靡大江南北。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飞机遇难。
查家以挽联“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表示沉痛的哀悼。
6
金庸的14部武侠小说,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到处都有让英雄气短的爱恨情仇。
他心目中的理想爱情是怎样的?他回答:“最好的爱情,是一见钟情,从一而终,白头偕老。”
在文坛上“笑傲江湖”的金庸,情场上却多悲苦失意。
金庸一生中有过三段婚姻。不过,他一生最深的牵挂,不是他的三个妻子,而是有缘无分的夏梦。
他笔下的小龙女、王语嫣等女子身上,有太多夏梦的影子。
7
1953年,金庸结束了与第一任妻子杜治芬的婚姻,处于感情的空窗期。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邂逅了香港长城影业公司的著名影星夏梦。
夏梦,原名杨濛,1933年2月出生于上海,比金庸小9岁。
夏梦到底有多美?名导演李翰样赞叹她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漂亮的女明星。
金庸是这样描述她的:“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长得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为了能和夏梦朝夕相处,当时已名满香江的大才子金庸,效仿唐伯虎入华府,委身长城影业,心甘情愿当一名小编剧。
他为夏梦量身打造了《绝代佳人》《午夜琴声》《有女怀春》等电影剧本。
然而,金庸对夏梦的追求,注定只能是柏拉图式的。
因为早在认识金庸前的几个月,夏梦已和毕业于圣约翰大学的富商林葆诚订婚。金庸的这段苦恋,注定没有结果。
被夏梦明确拒绝后,金庸黯然神伤地离开了长城影业,并怀着失恋的痛苦创作了《神雕侠侣》。
小龙女的一颦一笑,不就是夏梦么?对金庸而言,小龙女是那样遥不可及。他不得不感叹:“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
1956年,金庸和记者、才女朱玫结婚。1959年,夫妇二人用仅有的8万港币积蓄创办《明报》。
很多人不看好《明报》,但金庸凭着他的一支如椽妙笔,在《明报》上一口气创作了《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等佳作,从此奠定了《明报》在香港的地位。
8
不过,金庸对夏梦的关注,从未停止。
《明报》创办不久,夏梦曾有过一次长时间的国外旅游。他特地在《明报》开辟专栏《夏梦游记》,一连十多天刊登夏梦写的旅游随笔。
1967年,夏梦拍完《迎春花》后,告别银幕生涯,举家移居加拿大。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金庸却在《明报》头版做全版报道,实属罕见。
不仅如此,他还特地写了社评《夏梦的春梦》,称赞夏梦“真善美”,并写诗咏她:“去也终须去,住也不曾住。他年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比金庸早出生47年的海宁老乡、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做学问有三层境界,用来形容金庸对夏梦的爱,也极妥帖。
一开始,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
整个过程,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只可惜,最后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夏梦移居国外后,金庸创作了《笑傲江湖》。
他当时的心情,正如令狐冲说的那句话:“想我令狐冲苦恋小师妹,天下皆知,又何必故作掩饰,那倒显得矫情了。”
金庸苦恋夏梦,也已是公开的事实。即使他已有妻子,似乎也无意掩饰。
9
1969年,夏梦和丈夫返港。时值大陆文革时期,夏梦不再拍戏,和丈夫一起经营制衣厂。
1972年,金庸的《鹿鼎记》连载完毕。48岁的金庸宣布挂印封笔,挥别“侠的世界”。
1979年,文革结束。夏梦重返阔别10多年的电影圈,创办青鸟影业公司,亲自担任总监制,投拍电影《投奔怒海》,请金庸帮忙想电影片名。
历经岁月更迭,金庸对夏梦的关注,一直不曾改变。
当然,此时的金庸,应已“君子坦荡荡”。
2016年11月3日,83岁的夏梦与世长辞。从此,一代佳人,唯光影可追。
今年93岁的金庸,早已“淡出江湖”很多年,和曾经的梦中情人夏梦“相忘于江湖”。
10
相濡以沫的爱情,是不管顺境抑或逆境,相爱的两人,始终握紧彼此的手,风雨同舟,共度一生。
相忘于江湖的爱情,是向来缘浅,奈何情深,是天长地久的可遇不可求,是朝夕相处的可望不可即。放开彼此的手,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但,爱情的诡谲之处在于,相濡以沫,或许会厌倦到终老,相忘于江湖,或许会怀念到哭泣……
当然,2300多年前的庄子说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或许又是另外一番境界了。
推荐:林家肉松和胡家麻将
-作者-
吕瑜洁,浙江绍兴人,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
2017年1月,出版亲子教育畅销书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写给女儿们的50封信》,在京东教育类书籍中排名前10位。
当当、京东、亚马逊、天猫、淘宝等网站均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