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挑起了蜀国的重担,先同吴国结盟,再南征讨伐叛逆!
自从夷陵之战失败以后,刘备就逃到了白帝城,可能是为了求个吉利,刘备下令,把白帝城改名为永安。这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却十分残酷,刘备经过这次折腾,身体终于垮掉了,而且是一天不如一天。
刘备终于还是接受了现实,公元223年的二月,刘备派人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到了永安,对诸葛亮和另一位大臣李严进行了临终嘱托。刘备躺在病床之上,强拖着病体对诸葛亮进行了最后一次交代。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的身体是挺不了几天了,先生你有大才,跟曹丕比起来,胜过他十倍有余,安定国家,成就一统大业的重任,就要交到你的手里了。我那个儿子刘禅,你如果觉得他可以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他真是个不成器的货,你也不用顾忌,直接取而代之,这就是我的心意。
闻听刘备说了这么严重的话,诸葛亮哭了,他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陛下这说的是哪里的话啊!臣自从追随您那天起,就下定决心要一生尽忠,肝脑涂地了。您放心,我一定竭尽所能来兑现自己的诺言,至死方休。
得到了诸葛亮的态度以后,刘备心里暗暗的点了点头,他又给刘禅留下一封遗书,让他要尽心竭力做个好国君,同丞相一起处理国家大事,还特意交代,要向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诸葛亮。
这一年的四月,一代英雄刘备撒手西去,太子刘禅继位,成为蜀国的第二任君主。刘禅很听父亲的话,把诸葛亮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先是封他为武乡侯,设立丞相府处理政务,而后又让他兼任益州牧,蜀国的大小事务,都由诸葛亮打理。
现在,蜀国千钧的重担就落到了诸葛亮的肩上。一般来讲,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没有大一统前提下的小国家,国君去世,都会产生一定的动荡,魏国的曹丕一死,孙权马上发兵去攻打,也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刘备没了,蜀国就有人开始折腾了。
蜀国南部的好些个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原本就对刘备占据益州不太满意,他们趁着这个时机率先反叛了。按理来说,有了反叛就要平叛,可诸葛亮的想法不一样,他觉得现在国内的问题还好办,关键是要保证魏国和吴国不来找自己的麻烦,就先派出邓芝作为使者出使东吴,想重新同吴国修复关系。
其实啊,想和好的不止诸葛亮一个人,此时的孙权也有这样的想法。夷陵之战以后,魏国开始对吴国动武,那会刘备还永安,孙权就派人去同刘备求和,刘备也是出于大局考虑,答应了孙权,现在有了新国君,丞相诸葛亮又正式派出使者来和好,孙权自然是一口答应。就这样,孙刘两家再次成为盟友。
同孙权结盟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确保吴国暂时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另一个是,会给魏国造成一种威慑,让他也不敢轻易的来侵犯蜀国,真是一举两得。现在暂时消除了外患,诸葛亮终于可以放心的解决内忧了。
公元225年的春天,诸葛亮亲自率军南征,按照我们普遍的了解,诸葛亮这一次应该是去讨伐以孟获为首的少数民族部落,而且是七擒孟获,到最后让孟获心服口服,一生不再反叛。不过《三国志》里没有明确写出孟获的名字,《资治通鉴》里倒是有记载,说这次讨伐的目标,是以雍闿为首的反叛军,在诸葛亮出发的时候,他的参军马谡为他送行,诸葛亮显然是很看重这个马谡,就跟他讲,我们俩做同事好多年的,你一向很有见识,这次你能给我什么建议那?
马谡也是直言不讳,这次叛乱的地方,那里山高皇帝远的,早就有不臣之心,这次您出兵,就算取胜了,他们心里也不会服气的,明天还是会反叛的。现在您的主要目标是魏国,如果以后大军北上,内部空虚,南方终究是个隐患。如果您这次一发狠心,把南方叛乱的人都杀掉了,这就显得有点不厚道,让国人不服气,再说了,要杀掉那么多人,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这用兵的最高境界在于攻心,攻城倒是其次了,所以您这次应该以攻心为主,刀枪上的交锋反而要缓一缓,最好能让他们真心归顺。
诸葛亮这支军队是春天出发的,到了秋天果然大获全胜,诸葛亮也听从了马谡的意见,在南方除了打仗,更多的是笼络人心,而且还做了一个重大部署,以后蜀国打仗的军用物资,都由南方各郡供应,这也为后期的北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