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县铁炉窊村有地窑院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地窨院也叫地窑院,是我国黄土高原古老而特有的居住方式。其建造方法是,在平地上挖一个十多米深的大坑,然后在坑壁上掏成正窑和左右侧窑,再在院角挖一条上下斜向的门洞,供人们出入使用。院中一般挖有渗井,用来收集雨水。部分人家还有专门养牲口用的家畜窑。现存的地窨院大部分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所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人已搬出了地窨院,住上了砖瓦房,越来越多的地窨院坍塌破落,或者被填埋、复耕,这种别具风情的民居类型正在逐渐消失。

在神池县东胡乡铁炉窊村北侧发现了三座地窨院。这三座地窨院并列一排,其中东边一处保存最为完好,该地窨院呈长方形,长十四米,宽十米,深九米,共挖窑洞七孔。正面窑洞为一明两暗式结构,内残存火炕和灶台;东窑有壁龛,可放杂物;南窑饲养牲畜;院门位于正南,门洞下设有排水道。

神池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气候复杂,山区人为生存而设计发明出一种冬暖夏凉、经济实用民居:即选好地址,先在平地上挖坑,然后在坑的四周壁挖穴,成为类似天井的院子,因形似“井”,故名“天井院”,亦称地窨院。

作者简介:李存义,山西省神池县人,1953年出生,1984年山西省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学高级教师,神池作家协会会员。曾在省级报刊杂志发表20篇作品,《人民日报》发表过1篇文章,《中学政治课自学初探》论文获国家级优秀论文奖。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广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挖掘尘封的历史文化,让广大文史朋友加强交流。
本平台主要从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进一步精研深挖,着重突破地域理念的局限性,互通有无,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使灿烂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闪耀昔日光芒。
欢迎省内外关心山西发展的朋友奉赐佳作,赐稿邮箱:scgsjzb@163.com 微信:sczb0972
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请以附件形式发送,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和详细联系方式。
2、体裁、字数不限,自行斟酌。
3、稿件要求原创首发,切勿抄袭,文责自负。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民俗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