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内蒙古|彭桂香:观《山海情》有感

原创作者:彭桂香|内蒙古阿拉善盟

观《山海情》有感

连续几天追剧《山海情》,一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使我屡次落泪。

看着贫困的西北山区孩子,想起自己的童年,我也是从贫瘠的西北长大的,从小对外面世界充满渴望,那时候,感觉唯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山海情里面的故事不是特别的离奇,它讲述农村普通人的生活,它十分的真实,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会觉得这部剧活灵活现。每一个细节其实很贴近现在农村的真实生活。
剧情一开始,竟然没认出饰演农民老伯的张嘉益,演技真的是超级赞。
贫困山区成长起来的马得福,从农校毕业被分配到基层工作。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在西海固人民群众移民搬迁中,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探索脱贫发展办法,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从西海固到金沙村、闽宁村搬迁,由少部分人带头搬迁,马得福任金沙村书记,他们克服那里严重沙尘暴的恶劣条件,人住在地窝子里,防风固沙首当其冲。他们种树、盖房,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为了让搬迁户逐渐富起来,他们选择“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让一部分人到福建打工赚钱。请进来,福建代理副县长陈金山千方百计请到农业专家凌一农教授,教会得宝、水花种蘑菇,继尔带动村民大量推广。当蘑菇滞销,凌教授不惜贴钱进去,并带领团队兵分三路全国推广。这一暮暮感人的场景,时时撞击人的心灵,无不催人泪下。
闽宁村的变迁,是农村近二十几年的缩影,正是多少个千千万万像马得福一样的好干部、从福建来帮扶的副县长陈金山、农业专家凌一农教授、从厦大毕业的支教老师,在戈壁滩上奉献了青春和热血,使整个安置县经济都好了,不仅使曾经的“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种植的葡萄在戈壁上落地生根了,更使它变成今日的塞上江南。
剧中人物朴实、自然。情节真实、生动。
为了动员乡亲们整村搬迁,马得福回到家乡,遭遇各种困难。
正在吃饭的马得福因为一句话被父亲砸落饭碗,仅此而已,试想这种情景若放在现在孩子身上,会怎么样……
生产生活中遇到分歧时,马得福爷俩儿、哥俩儿在酒后吐真言的亲情对话。困难时期的那种父子、兄弟亲情是那样的珍贵感人、令人动容。
24年,一个村庄的变迁,一个时代的巨变,切切体会,感人至深!
在一批又一批援宁人的努力下,从前那个戈壁滩迈向了欣欣向荣的2016年。
山区长大的马家三兄妹,经过个人的努力,个个都是好样的。
聪明好学的马得花留美归来;
从小机灵聪慧、踏实肯干的马得宝成为一名企业家;
马得福则成长为一名名符其实的领导干部。
在闽宁镇葡萄推荐会上,马得福西装革履地在台上为大家介绍闽宁镇的葡萄酒,使贺兰山脉出产的美酒销往世界各地。
每一个场景,每一幅画面,都感人至深!
观看《山海情》后有个想法 ,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 我们组织自驾游,到西海固周边走走、 停停,看看。感受一下西海固的风土人情!

彭桂香,医务工作者,瀚海园读书会会员。业余爱好阅读、健身、旅游。平日喜欢拍摄花花草草美化生活,喜欢用文字记录心灵感悟,淡淡的享受生活。

平台简介

【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两新”合作平台,为《阿拉善文学》推选优秀作品及新人。该公众号不限年龄、地域,为文学、书法、摄影、美术、音乐等领域作家、艺术家、爱好者提供原创作品免费编辑、分享发布、推广展示等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