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读书记不住,多翻找感觉

之前写了一篇《学点中医,守护自己》的小文章,表达自己年纪大了,希望懂点中医中药来保健保养的感受。没想到得到许多网友的同感响应。许多朋友来问我,读了什么书,让我介绍书名。所以我这里再补充一点感受,也把我想到的书名介绍一下。

第一个感受是读完记不住就反复翻看多琢磨。

也许是之前几次手术打麻药的影响,也可能是许多年喝酒的后患,反正记忆力衰退得厉害。这些年其实我买过、看过翻过的中医书粗略算不下于三十本,但是你让我回头去复述书中的内容,大多数都印象模糊了。有好多书,再拿起来看的时候,还好像是头一次读一样,甚至划过线的,也都没有多少记忆了。

为这事我也是苦恼了很长时间,但是后来慢慢地就想开了。人到年纪大了退化是一定的。而且个体差异很不一样,我老妈九十多了什么都能记住,我却不行。这个也是多种原因,没有办法。但是我不能因为记不住了就不去读书了。不管记得住,记不住,在读的那个时间与过程中,我还是享受了,还是领会了,还是知道中医越来越多的奥妙了,这就足够了。所以我又开始不停地买书翻书。反正读多了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的印象了。即使没有办法背下来原文,大概的意思还是懂了。这就够了。反正也不考试,不答题,记不住就反复琢磨,道理通了就有用。

第二个感受是要改变读书的方法。

一是并不追求一次把一本收读完再去读另外一本。而是难啃的就零星读,跳着读。

就好比一套《黄帝内经》,原文加上讲解,一般都是要厚厚的两本,有的还要分成三本。而且许多内容真的像是神仙对话,天书一般,读起来吃力。我就选择每天读一小段原文加上历代名家的讲解。因为读得少,所以不费力。但是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也就读了半本书了。

有的时候我就跳着读。今天读到了另外一本书上讲关于针灸的,我就回头看黄帝内经上刺要、刺解、刺禁几个篇章怎么说的。如果看到讲脏腑的,我就来翻一下内经上五藏生成、别论上讲了什么。只要是别的书上提到了内经,我就看看原文怎么说的。反正不管其它书上怎么说,我都要找到内经上看看原文是怎么讲的。慢慢地,对内经反而理解多了。

其它的书就是随意翻。有的时候是在网上看到名家介绍的。比如先是看到有人推荐刘力红教授的早年的书《思考中医》,就买来读了二遍,后来开始关注刘老师的讲座。有一次看到刘力红讲了一个《黄帝内针》,我马上买来看看,又受了许多启发。比如内针说的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同气相求,简单清晰,实用性特别强。

其它的也都是各种因缘遇到的书。包括郭白生的《本能论》就是看了网上介绍买的,回来看了觉得许多道理都是对的。人自身的修复能力是很强的,我们只要顺势而为,不要逆着自然规律,许多病就会慢慢好转。

另外一种是读内经实在看不懂了,就找别的书来看。同经不断地在讲阴阳,也不明白到底是讲什么。于是就上网找到了任应秋老人先生有一本《阴阳五行》就买来看了二遍,才大概明白一点这四个字,其实是中医辨证和用药组方的基本原则。再比如自己读完了脉法,也不会号脉,就想着能不能找个别的方式来确定虚实、寒热、气血的问题?于是找到了任老先生的《中医舌诊》来参考着看。觉得挺好玩。

清朝吴谦写的《医宗金鉴》、和明朝李中梓写的《医宗必读》有点像工具书一样的东西。各有特色,都是我在医生办公室看到的必备书。明朝人高濂写的《遵生八笺》则是最适合老年人养生休闲读的书。里面讲了许多好玩的办法。甚至每个月生宜禁忌都讲到了。不妨当闲书读读,挺好的。

清道光年间陈修园老先生写的《医学实在易》是我无意中找到的。书中把表里、寒热、虚实各证对着各种疾病详加分析并附以歌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朗朗上口。达到了“知其易而造诣其难,则易者不易,难者不难”的效果,很适合我这种外行入门看。

还有其它的一些如《时方妙用》、《时病论》以及日本人写的《祛寒治百病》等等书,都是这里那里看到的就去买来读。

我看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章法。有的书读着特别难懂,就先放下来,等哪天突然感觉要明白一个这方面的道理了,就拿来翻一下。所以许多书都是没有读完的。而有一些书,读了很有意思,或者是原来读不懂,后来突然开窍了,就找来一气读完,然后再读一遍。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开始读不进去,后来突然觉得能读下去了,就一直拿着读。比如《阴阳五行》读了两遍了,觉得没有记住,还在读第三遍。

对了,面对记不住的问题,我也是想了办法。一个办法就是做笔记。读书的时候先画线,然后读完了就用电脑打字把画线的敲下来,经常看一下。有的就是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合上书想一下,想不起来就再翻。过一段时间又忘记了,就再翻一遍。但是现在也没记住多少。

实在记不住也就算了。反正我不断地增强对于问题理解的感觉也就算是收获了。还是那句话,既不讲课,也不给人开药,自己翻着玩,当一个乐趣了。记多少算多少吧。

这就是我老来读中医书的一点体会。真诚地与各位分享,让你们见笑了。请多指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