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个人的悲剧源于时代的困境
《万历十五年》以小见大地选取了“1587”这一年份为切入点,从帝国权力的中心向下辐射,以六个典型的人物侧影写出了明中后期的时代困境,即精细的工商业社会和小农社会之间的冲突;
这种困境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政治上为求稳定而建立起的用一套统一的道德观念这样的抽象原则施政;
经济上仍是把农业税收,维护既得利益者权益作为重点;
军事上拥有基本的自保能力即可,严防武将地位提高威胁统治;
经济、军事影响政治,政治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军事,形成一个闭环,一切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却又在同时阻断了更多发展的可能,而在这个闭环中想要以一己之力做出改变的尝试也都以失败告终,成了无数个体的悲剧,但这又何尝不是时代的悲剧。
《万历十五年》作为一部历史学术专著是其所在领域中迄今销量最大的,它的重要性以及其中所展现的“大历史观”自是无需我再赘述;
对我来说,这本书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作者黄仁宇先生没有把这些历史人物当“死人”看待,他没有用一种盖棺定论的方式先给出一个结论,然后找出所有能佐证这个结论的证据来论述,至于那些矛盾的地方自然就忽略不计;
而之前看很多历史领域的书都有这种感觉,好像这些人一生只有那么一两个追求,两三种情绪,更像一个个静止的、可预测的符号;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人是在不断变化的,他的目标、动机、情绪、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本能、人性、内在需求、原生家庭、教育背景、社会环境等等。
而黄仁宇先生运用大量心理描写去分析和思考不同情况下身处某个位置上的人可能会产生什么想法,有什么情感上的变化,从而产生什么反应;
这不仅让他笔下的人物与事件更能让人产生共鸣,也让很多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变得顺理成章,这样的写法也在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说到底历史本身就是由每个个体去书写并组成的,那么人本身的复杂多变也就注定了历史的复杂多变,而这本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了。
万历
皇帝
可能是受近年来众多以“历史正剧”之名行“霸道皇上爱上我”之实的影视作品的影响,也可能是更早以前先入为主地受到初高中历史课本的影响;
好像一提到“皇权”,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与之搭配的词就是“至高无上”,规则制定、社会运行、人事任命等等都以一个人的喜怒好恶来展开,仿佛人世间的世俗权力推到极致就是皇帝。
但《万历十五年》却告诉我,我把帝国这套延续千年的设定看得太浅了。
原来作为制度的皇权和作为皇帝个人的权力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儿,甚至很多时候还会产生激烈冲突;
原来皇帝并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那些看似保护着他的权力同样成为束缚着他的责任;
原来对那些辅佐他的大臣而言,他们愿意为之牺牲的也并非朱翊钧或朱厚璁这个人,而是一个维护稳定和平衡的政治符号。
我国自古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也让通过建立一套统一的思想道德观念成为可能,甚至成为必然。
在那些年月里,技术落后、信息传播渠道极为有限、交通运输难度大、百姓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以及因复杂的地形地势造成的不同方言、民族,以及文化信仰,都让君主专制的发展和强化难上加难;
显然对于这些可能改朝换代都不清楚的老百姓来说,法律对他们的约束作用十分有限,一旦失当,还可能会引起不满与混乱;
于是通过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思想道德规范,让每个读书人都靠认同一样的价值体系才能进入官僚系统进而下放到帝国的各个角落,用这套价值观去施政、去教化百姓,这种通过思想意识层面建立起的大一统显然要比单纯的制度层面更符合国情。
然而比起信仰,对统治阶层而言它更像是一个好用的工具,你要说皇帝自己信吗?
未必,但他知道这个工具能让帝国正常运行的同时也保障了他自己的人身安全;
那些读书人相信吗?
也未必,但他们知道这个工具用得好,能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很多事,和潘多拉魔盒一个道理,一个人可以开启,但之后发生的事就不再是那个人可以轻易控制的了,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制定规则的人,那些为人制的规则,最终也让制定者为它所制,无法任意跳脱它之外。
这套君臣共同制定、认可并遵循的价值观念在帝国的日常运转中维持着微妙且脆弱的平衡;
这种平衡当然可以被暂时地打破,就像明武宗朱厚照那样,短时间内的放纵也并没有对他的统治产生根本上的撼动,但他消耗的是后来者的威信、自由和政治资本;
此后,群臣不允许大明再有任何出现另一个朱厚照的可能。
万历与张居正,万历与郑贵妃,从这两段关系出发看封建社会中帝王,其所身处的困境展露无遗。
万历对张居正的感情不可谓不复杂,隆庆帝这位父亲几乎没有在万历的生命中留下任何痕迹;
初登大宝,主少国疑,最艰难、迷茫、恐惧的日子里,陪在少年万历身边的都是内阁首辅张大人;
他读的书是张居正编写的,他的课业是张居正辅导的,对这位师父,尚且年少的万历生出孺慕之情,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但即使是亲生父子,男孩想要完成真正的成长也要完成心理上的“弑父”,挑战父权,争夺话语权,而对于这两人而言最悲哀的莫过于在师生甚至是父子之情前,是君臣关系。
而这种君臣关系在平日里并不影响什么,少年万历坚持祖制,举日讲、御经筵、读经史,隆冬盛夏,四季轮回,兢兢业业,不曾稍止;
但这样的他因母亲李太后和张居正喜欢书法而苦练大字且初具风骨的情况下却被张居正提醒不用再花时间在这些事上要好好读书;
17岁那年更是因为夜宴上的一场闹剧而被太后威胁欲以皇弟潞王取而代之,年轻的万历怀揣恐惧跪了很久才得到了改过自新的机会;
类似的情况出现得多了,万历自己也开始感到困惑,我不是皇帝吗?为什么我连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权利都没有?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
那时的万历环视四周,他看到了张居正。
那时年少的万历还不知道束缚他的根本不是某个具体的人,他的老师张居正连同他大力推行的改革也被这无往不在的“阴阳”规则影响着。
所以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的种种行为不光是一种带有发泄意味的“弑父”,更是一种试探,试探是否现在自己已经可以不受约束地行使一个帝王的权力,但很快他发现事情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他渐渐意识到了自己“工具人”的身份。
所以他不出意料地爱上了郑贵妃,或者说爱上了一段自己不再作为一个符号或被简单粗暴地贴标签的关系,他与前后两任皇后的关系多少都有身不由己的成分;
而郑贵妃却是他主动选择的,是他自由意志的体现,这个真正走入他心里的女人靠的不仅仅是美貌、才情,更是超高的情商,看似亲密的皇帝与后妃之间的关系其实主导者是后者,她把万历和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会开万历的玩笑、会和他吵嘴,会倾听他的痛苦,嬉笑怒骂、宜喜宜嗔,前朝的困顿在后宫中得到安抚;
万历决定再次尝试去拓展帝王权力的边界,在张居正和冯保的风波之后,他瞄准了立储,他想让自己喜欢的女人的孩子承继大统,于是不出意料地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历时十五年,把皇帝与群臣间种种暗流彻底摆到明面上的“国本之争”正式拉开帷幕,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万历终于彻底意识到,没有张居正,也还会有申时行、王家屏、王锡爵......
最终这场拉力赛以万历的妥协为结束,他想要托付江山社稷的常洵没能成为储君,而此后定陵中的百年光阴他的身侧也没有郑贵妃的棺椁。
十岁就登基即位的朱翊钧在张居正去世后准备大展拳脚的热情被一次次熄灭后终于明白了,所谓人间至尊,不过就是这个庞大帝国正常运行的其中一环;
万历的一生是在混沌中抗争,在清醒中挣扎并最终放弃挣扎的过程,而他也注定要为了江山的稳固遵守或明或暗的规则,这个端坐在紫禁之巅象征人间至高无上权力的帝王竟是也如芸芸众生一般生活在无往不在的重重枷锁中度过这一生。
最后,不得不提的,也是对这本书的争议之一,即作家黄仁宇先生贯穿全书的“历史观”,从字里行间的论述中不难看出作家是站在一个后来者的高度去俯瞰历史,表现出对当时明帝国整个运行机制的不赞同,甚至是批判;
而作者提出的“数字化管理”等极具现代气息的概念则体现出黄仁宇先生不同于提倡“中国中心观”的《叫魂》作者孔飞力,而是以西方理论解读中国历史的研究方法;
但我个人认为研究一个历史人物,研究一段历史时期,是要回到当时的具体情境中去,每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问题和局限,但这并不是我们否定规则制订合理性、有效性的理由;
从个人角度,书中关于制度对人的束缚着墨甚多,但即使是今天,束缚和枷锁也并不少,形式或许不同,但绝对的自由却是从未存在过;
从国家层面来说,1587年的中国虽有书中所论述的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时的中国是世界上行政和社会组织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万历不上朝的三十年时间里,国家仍然能保持运转,没有阉宦之乱,没有外戚专权,东南的倭寇、东北的女真也都没有放任不管......
即使是一本历史专著,作者也会因其个人经历、价值取向造成视野的局限,更勿论有时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解释只不过是角度的选择各异,就像对明灭亡原因的解释:
经济上主要认为是因为白银外流导致的通货膨胀,政治上是党争和阉宦,环境方面则认为是小冰期等等。
所以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是更加坚定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话在我心中的地位,同时就像上文所说的明灭亡的原因,抱持跨学科学习、看待问题的心态,才能寻到一个拼图的更多碎片,无限接近真相,研究也能更加成熟高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