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洱:将琐碎的生活变成写作的养料

从工作地北京朝阳区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开车,经过50分钟的车程,李洱就能回到自己在河北的农家小院,院里种着南瓜、苹果、桃子、油桃、山楂......。

谈起种的菜,他来了精神,跟我们拿手比划着:“你们知道么,黄瓜三天就能长这么大。”

图/姜晓明

在李洱看来,很多人每天待在家里,让写作成为最重要的生活,其实“有点不真实”。

这些年,他从专职作家,到调入中国现代文学馆成为“半职作家”,虽然行政事务繁多,写作时间往往只能被压缩到晚上10点到凌晨1点半,但他还是觉得:

对写作者来说,没有任何一种生活是无意义的,做不同的工作,丰富自己的经验,能让自己的写作更有真实感的支撑。

“写作能够不断地唤醒你的各种经验,而且这个经验不断地成长,你慢慢会有一种,自己在写作当中不断地丰富起来的感觉,这个过程,在我看来是写作最迷人的一个地方。”

01、写作者的自省意识

1987年,李洱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80年代崭露头角的文坛新秀,比如格非、毛尖等作家,不少都来自这所学校。

对大学时代的记忆,是校园里浓厚的文学氛围。很多同学选择写诗,写小说,写话剧,一到晚上,大家聊文学、读诗歌,有的同学一星期就能不眠不休写出个长篇小说。

但李洱觉得80年代对文学的狂热,现在看来并不正常。在那个上升路径有限的年代,文学像是一朝科举,充满创造力的年轻人们涌上窄道想要证明自己。

“八十年代文学成为社会情绪的一个最重要的表达渠道,但现在,表达的渠道变得非常非常多,时间变得非常非常零碎,个人经验也变得非常零散 ,读者关注的问题也非常分散。”

在这个多元、碎片化的当下,年轻写作者往往选择更短的文体,或者在平台上通过写短微博、短文的方式去记录情绪和故事,

这样的写作,李洱觉得就像是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一般的文体,也是有意义的。这是他们对碎片化时代的一种应对方式。

“他还没有获得对生活的一个比较整体的感受,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写作者一定要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当你出乎其外的时候,你会作通盘的考虑,最后再输出更完整的内容。

他可能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一步,但是时间、经验和写作的训练,是有可能让他达到那一步的,我觉得对年轻人一定要这个耐心。”

在这种快速变动下,写作者的自省意识就变得重要。

李洱哭笑不得地说起自己曾在网上收到文学青年寄来的小说:“几十万字的小说,说这个作品堪比马尔克斯,希望下午能够给个反馈”。

因为久不登录账号未看到私信,回复不及时,结果发私信的文学青年就发来了一串谩骂。

李洱笑着说:“这种时候,你也知道这个作品不用看了。写作者应该永远充满自省意识,这么自恋很难有好作品。”

02、降噪,让其他问题变得次要

李洱常被问及《应物兄》写作过程中他所经历的波折:13年间,他经历了工作变动、自己出了车祸差点丧命、母亲病重去世、孩子出生、写坏3台电脑.....

小说像是有了自我意识一样,不断地生长,从原计划的20几万字,一度写到200万字,经过删改才最终以80多万字的样子,姗姗登场。

这个历时13年完成的小说作品,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通过一所儒学研究院的筹建故事,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众相迭生,枝节庞杂,被论者认为是“升级版《围城》”,是“了解最近30年的中国知识界”的重要文本,一推出就成为了文坛现象级作品。

“李洱的小说写出来了么?"据说也一度是圈内好友、相熟编辑们打趣的话。《收获》主编程永新曾三次赴京,登门索稿。李洱先请程永新喝酒,然后抱歉地说,还交不了。

后来李洱先给了上部,本想再“拖延”一阵,继续修改,结果程永新在2018年《收获》长篇专号秋卷发表了上半部,并预告了冬卷出下半部。听说李洱没改稿,还在外地主持文学交流活动,直接派人追到当地去“催稿”。

在日常消耗里,在文学圈的中心,默默写作,李洱将琐碎的生活变成了创作的养料。李洱对于写作和时间,也有自己笃定的认知:

写作时间的长短和作品的质量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但写作者需要有问题意识,花时间去沉淀思考,去打磨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写作是要解决问题的。有问题意识的时候,你就会比较专心,外面所有的问题,对你会构成干扰,但是所有干扰的问题,只会增加你对你要表达的这个问题的理解。

你会觉得你的写作变得很重要,在重要的写作面前,别的问题就变得比较次要了,那么所谓次要,就是降噪。”

03、时间会给真诚冷静的写作以补偿

李洱是在2011年调入现代文学馆工作的。他一边拿着杯茶喝着,一边跟我们介绍馆里的陈设,像是一个忠诚的园丁一般,对所有的陈设,都如数家珍。

文学馆是文坛大家巴金在80年代倡议建立的。为了纪念他,巴金的手模也被刻在了文学馆的大门上,参访者可以按着手模,推开文学馆的门,象征着与巴老握手,帮助大众打开文学的大门。

在文学馆的大厅里,对于时间刻度的感受就会变得不一般,阳光透过彩色玻璃镶嵌画,在地上投下光影,灵感都是来自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家作品里的场景,这些作品曾经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们对自我和对外部时代的认知。

李洱说起之前与外国作家对谈时,一位捷克作家的观点:写作,是为了自我实现和自我完成。

在他的理解中,写作作为一种语言活动,写作者用文字词语,与外界建立联系,它本质上也是为了与他人完成交流,当这个交流完成,写作者的话就是有意义的。
“真正有价值的写作,往往是一种比较冷静的,不会去哗众取宠的,这样你写作本身就容易被淹没,容易被忽视。但是都不要紧,时间会给它补偿。”

(0)

相关推荐

  • 征稿||辽宁文学馆征集辽宁大奖作家手稿

    作家的手稿是著作的原始形态,反映了成书之前作家的思辨与取舍,饱含着作家的才华.智慧.思想和体温.将作家手稿藏于文学馆,既可存之永久,也可传之广大. 为了详尽.全面.真实地记录"文学辽军&qu ...

  • 活动 | 李洱 × 杨庆祥 × 笛安 , 西西新作《钦天监》中文简体版首发

    暌违五年,西西推出了全新长篇力作<钦天监>.这部长篇小说是八十高龄的作家西西,因身体抱恙,在无法用右手写字的情况下,花费五年时间,以左手手写完成的作品. 西西获2019年蝉奖(Cikada ...

  • 旧事视频:李洱:文学就是质疑,文学就是批判

    旧事视频:李洱:文学就是质疑,文学就是批判

  • 李洱:写作从不是一件哗众取宠的事

    2019年,茅奖揭晓的前几天,53岁的李洱独自跑到河北,在一个小院子里待了三天,看书,散步,给果树剪枝.得知<应物兄>获茅盾文学奖的消息,李洱惊喜之余表示:"13年,我尽力了&q ...

  • 预告 | “南国有佳音”:第二届京师南国文学论坛暨驻校作家系列活动

    北方已入初冬,南国美景依旧. 一年一度,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又将携多位著名作家和众多大咖学者,在珠海的蓝天丽日下和风暖意里齐聚."第二届京师南国文学论坛暨驻校作家系列活动"将在 ...

  • 网络时代,“文学青年”是一个贬义词吗?

    互联网时代,文学作品更需要提供真知灼见. 作者 | 刺猬君 编辑 | 石灿 李少红会在视频网站观看<大明宫词>的弹幕.令她惊讶的是,即便是面对这部已经20年的作品,年轻用户们依然看得津津乐 ...

  • 李洱:作家的品格 | 文学大家说006期

    今年世界读书日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字节跳动推出100集大型文学专题片--<文学大家说>.今天,是<文学大家说>006期,主讲人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先生. 李洱,1 ...

  • 李洱:文学是生活的教科书 | 文学大家说027期

    今年世界读书日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字节跳动推出100集大型文学专题片--<文学大家说>.今天,是<文学大家说>027期,主讲人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先生. 李洱,1 ...

  • 李洱:让读书和生活建立联系

    今年世界读书日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字节跳动推出100集大型文学专题片--<文学大家说>.今天,是<文学大家说>048期,主讲人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先生. 李洱,1 ...

  • 冯唐、朱天文、李洱告诉我,写作是什么

    我经常感到江郎才尽,我经常没有东西可写,但是作为一个原创的公众号,我要像挤牙膏一样,拼尽全力书写点. 著名作家李洱告诉我:写作就是杀死自己,让别人守灵. 他说:把自己最困惑.最迷茫的那一面写出来.我觉 ...

  • 张金福丨李洪仙和李寂国的婚恋生活(小小说)

    李洪仙和李寂国的婚恋生活(小小说) 作者:张金福 李洪仙是李洪仙,李寂国是李寂国,李洪仙实际上,是李寂国的妻子,只不过,两个人都姓李,又都是同一个家族,只不过,李洪仙生在贵阳市中心,又是贵阳市委宣传部 ...

  • 写作是一种生活,写作是一种坚持!人生感悟

    写作,是一种心情的描述. 写作,是一种时间的弥补. 写作,是一种生活的慷慨. 写自己的心情,写自己的认识,描述不同的路,走出自己的格局,写的细致,认识自己的心,认识自己的语言,格局,很多路,学会了安静 ...

  • 写作是一种生活,写作是一种艺术!

    写作,是一种灵魂的寄语,写作,写的好处,在于自己的安静,写作,写出的是灵魂,细致,宁静和温暖,慈悲和辅助,让人感恩,让人懂情. 语言,需要词汇的能力,表达,需要内心的深处,多少隐藏,多少枯萎,藏着机会 ...

  • 李洱:经典有力量 | 文学大家说013期

    今年世界读书日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字节跳动推出100集大型文学专题片--<文学大家说>.今天,是<文学大家说>013期,主讲人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先生. 李洱,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