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剛:我的知己,馬格麗特

The Double Secret,René Magritte、 France, Paris, Centre Pompidou - 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 ADAGP, Paris 2018

第一次知道马格利特是在刚刚开始学画不久,我的启蒙教师为了让我“增加艺术修养”,特地借给我一本解放前出版的《西方现代艺术史》,竖排版、繁体字、发黄的纸张、黑白插图、从右翻到左的那种老书。记得好像是从法国现实主义的库尔贝、米勒开始谈起,到了最后几页迅速地以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结束。对一个初学画画的十七岁青年来说,自然是看得云里雾里的,远不如俄罗斯巡回画派的列宾、苏里柯夫来得激动。去问老师,那些现代派为什么要把人画得如此丑陋?老师说,别管他们,他们是一群颓废的人。你现在好好地画静物去吧!尽管如此,但是当时却无意中记住了几位大师的名字,其中之一便有这位“爱开玩笑的”马格利特——可能是他画了一个烟斗,而且写上“这不是烟斗”,那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困惑了我起码十年。

随着大学毕业,逐步增长的“艺术修养”,开始对超现实主义从接触到发自内心的喜爱,直至以模仿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在85新潮中混迹江湖,马格利特成为了我至今仍非常崇仰的大师之一。

Le Paysage en feu,René Magritte,1928,Roma,Italian,La Galleria Nazionale

我和许多同行一样,都是从印刷品开始学习艺术的,这意味着当你面对一张印刷得很差的大师作品时,除了通过阅读相关的知识去理解那些杰作产生的背景之外,还得对作品的原貌有充分的想象力。比如当时看《凡高传》,完全相信了这个半途出家的荷兰画家,基本上就是把黄颜色和蓝颜色胡乱搅拌之后甩到画布上,然后就去小酒馆喝劣质的酒、对妓女滥发真情——这便是搅乱了多少初学艺术的中国青年艺术家生活的“天才的悲剧”。直至有一天,卖石油的哈默老先生把自己的艺术藏品拿到中国美术馆来展出,当我看到凡高在疯人院里画的油画时,才发现原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凡高实际上非常懂得如何一层一层上颜色,懂得如何经营线条在画布上的旋律感等等。可见文字对艺术的某种过分地渲染和曲解,有时真够残酷的。为了证明天才和疯狂的分界线,后来我还专门去荷兰参拜了凡高博物馆,看完出来之后,坐在博物馆门前的石台阶上,心里真是说不出的崇敬和庆幸——崇敬自不必多说,庆幸的是自己终于发现我不属于这类需要在临界边缘作画的画家——这种学习艺术的结果,曾使许多中国艺术家对西方艺术除了对其文本的背景有深刻的认识外,同时也因为这种种的误读反而在其中摸索出自己的感觉。所以有人会说,中国当代艺术之所以在今天能够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其中一个原因恰恰是因为相对封闭的结果。当然,这种由于闭塞而产生的某种程度的鲜活力,究竟能维持多久,值得怀疑。 

Le noctambule (Le Réverbère) (The Night Owl), René Magritte,1927/28, Acquired in 1977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Frau Otto Knaudt-Stiftung and the Stiftung Kunst und Kultur of the State of North Rhine-Westphalia © VG Bild-Kunst, Bonn 2020

回到马格利特来。同样面对他的种种传说(诸如他喜欢在卫生间的门口作画;喜欢一个人去看侦探电影;喜欢和街上的老头下棋等等),同样地开始想象他的油画色彩处理得如何如何微妙,他如何运用“坚实的素描基础”,通过反复地描绘达到造型的厚度感和坚实感等等。

《人子 》116cm×89cm 布面油画 1964 私人收藏

直到1992年初,终于有了一次去欧洲的机会,第一次面对大量的见过和没见过的马格利特原作,才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画画的”!他把色彩、造型,以至描绘手段都降低到几乎“不会画画”的地步了。换句话说,他对传统艺术的超越,我认为远远超过了他的同时代的画家。平涂,简洁而又含蓄的绘画语言,将现实中的各种场景、物体重新组合,置放在一个虚设的空间之中,产生出某种心理上的特定的错位感和虚幻感。从而使人通过绘画进入一个梦境般的思维空间,再回头面对视觉艺术的多重含义和多角度的精神指向。如此种种,都曾使我在惊诧之后敬佩不已。难怪他要在画布上写上“这不是烟斗!”或者“这不仅仅是烟斗!”

他可以把一束粉红色的鲜花,或者一个绿色的苹果放大,置放于一个狭小的空间之中;将一列火车从壁炉中呼啸着开了出来。 马格利特甚至将人作为某种物体来进行描述,使人与现实的关系由此发生了奇异的变化——人不再是一个空间的使用者,它与其他物体共同分享了我们所见到的那个迷幻的虚设空间。这样的处理方式,使人看后难免不为之心理上产生某种异样的悸动。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像他们这样的艺术家,用如此怪诞的手段去挑战传统的习惯,通过视觉艺术的方式,探索艺术与心理学、哲学的关系,一定引来许多莫名的诽议,同时,也将视觉艺术史带入了一个崭新的艺术领域,对下一代艺术家(包括大部分的中国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ltaliaLa présence d'esprit (The Presence of Mind), René Magritte,1960, Permanent loan from private collection since 2017 © VG Bild-Kunst, Bonn 2020

冷静而又非理性;充满幻想而又保持住应有的节制;真实可怖却又令人感到陌生;利用可见的物体,使人的思维跨入不可见的隐秘隧道,呈现出某种神秘的哲理和灰色的幽默——马格利特的这种魅力使我长久的着迷。同时也成为我长期以来对自己艺术的某种价值判断和境界追求。许多年来,马格利特说过的一句话,始终在我的潜意识中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如果观赏者发现我的绘画是一种对'平常感觉’的挑战,他就意识到了某种特殊的东西。然而,我要说明,在我看来,这个世界就是对平常感觉的挑战。” 

《洞察力》 54cm×64.9cm 布面油画 1936 芝加哥艺术学院藏

Jacqueline Nonkels 马格里特画自画像 1936

我想,一个艺术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不断的要与一些曾经迷恋的大师忍痛告别,然后又重新的认识另外一些与之沟通的前辈。在这条不断认知不断验证自己的道路上,最后能成为“知己”的,发现已越来越少。马格利特与意大利的德·契里柯一样,他们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始终对我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和启迪。正是通过他们,使我学会了如何“有距离”地去体验我们的深重的历史,以及我们所面临的多变的现实。与此同时,通过使用“内心化”的语言方式去描述我们的生活,去关注那些常常被忽略的心灵,去营造一个使我们的灵魂能够得以暂且栖身的“虚幻王国”。

张晓刚
2000年2月22日完稿于北京花家地西里

ISBN:9788857238975
出版社:Skira Editore
尺寸:22.86 x 2.54 x 28.7 cm
语言:英语
页数:200
装帧:精装
作者:Xavier Canonne
出版日期:2018-11-2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