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海南骑行23,乐东至东方-昌化江中游
第七天,2021年3月19日,乐东到东方,118公里
早晨起来到农贸市场吃早餐,顺便逛逛乐东农贸市场。
从酒店我退房后,我和她们分开,老婆跟何老师去保国农场、光彩小学,我继续前往东方。
过大安河后,导航让我走新修的314省道,尚未竣工,道路是笔直的,但还是烂路一条。颠了1公里,与老314省道会合,路况不错,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一小段路拉直。
大安河来水方向
大安河于此汇入昌化江
昌化江流域位于海南岛西南部,为海南省第二大河。干流流经琼中、通什、乐东、东方和昌江等市县,于昌江县昌化港入北部湾,全长232公里,流域面积5150平方公里。
昌化江干流发源于五指山北麓的琼中县空禾岭,番响以上为上游,长79公里;番阳至叉河为中游,长84公里;叉河以下为下游,长39公里,
昌化江流域内具有明显的热带季风气候。降雨时空分配不均,上游多于下游,山区多于沿海。年内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湿季5~10月,雨量占年降雨量的90%。
现在是三月,属于干季,昌化江干流的水量还过得去,但支流大安河的水量就很少,大半个河床暴露在外。显然在自然条件下,这样的水文情况不适合灌溉,不适合农耕。
明万历年间在抱由附近设立乐安、乐平、乐定三个军营,乐安位于昌化江中游,乐平位于大安河中游,乐定位于乐中河中游。
当年没有国道省道乡道,陆路大概只有断断续续的鸟道,能进出乐东核心地区的只有昌化江这条水道。以当时的运输条件,要从沿海一带获取稳定的补给几乎不可能,驻军大概只能靠种植香蕉为生了,可以想象其艰难。不久之后那些“苗族”士兵全都逃亡了。
乐东到东方的省道二边很多香蕉林
《乐东县志》“地貌与分区”一节提到,乐东县北部为尖峰岭~猕猴岭地区。昌化江流至乐东县城,先后纳乐中河、大安河和南巴河,然后折向西北,横凿鹦哥岭余脉而过。鹦哥岭余脉大概就是指的猴猕岭与尖峰岭地区,昌化江从这二个山脉之间的断裂穿过,形成峡谷。
这些地貌的交界处,是抱由镇(乐东县城)西的山荣乡、山荣农场。314省道与海三高速公路也在此交叉,省道向西,与昌化江中下游平行,高速东来与昌化江中上游平行。我将沿着省道一路向西。
海三高速(G9811)
314省道
尖峰岭的山体很大,从这条小路也可以过去
昌化江北的猕猴岭群山,南巴河在此汇入
峰回路转、水转,即所谓的峡谷
沿省道穿越峡谷,爬坡到南会村,有南万水库,远看规模还可以,到了跟前发现基本已被废弃,比卫星地图显示的小很多,或许丰水期有那样的规模。
坡度不算大
这些地名都属于东方市
《乐东县志》“水利篇”记录的南万水库,属于小(一)型水库,位于昌化江支流,集雨面积19.7平方公里,总库容、正常库容、有效库容分别为166、140、130万平方米,灌溉面积2千亩,备注是县移民办兴建。是一个民营水库,可能是为移民开垦的荒地提供灌溉用水。
此处是乐东县与东方市的分界岭,反方向的路边有“乐东人民欢迎您”的牌子,但感觉不太像,好像应该更隆重一点。
接着有一小段平路,然后是速降到马眉桥,跨一个小小的水湾。路边出现一个大大的界碑,我以为这儿才是乐东之界,其实那只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界碑。
马眉桥
从马眉到土眉、到江边乡,沿昌化江边而行,10公里不到,江面宽阔,江水清澈,水波不兴,大概是昌化江最优雅的一段。
原本没有路
还有很多的苗村,怀疑马眉、土眉是苗(瑶)语。
海南苗族自称“kiem mun”(金眉),明清时期被称为“苗黎”。乐东境内的苗族是明万历年间来自广西的苗兵后裔。当时为了剿平崖州罗活、抱由二峒的黎族起义,建乐定营,从广西征调来善用药弩的苗兵加强防守。后营讯废,子孙散居山谷,繁衍在海南各地,至今仍称为苗。
据考证,乐东及海南等地的苗族,系广西瑶族的过山瑶一支。明代调来驻守乐定营的弩箭手是瑶兵,但其将领是苗人,故连其瑶兵皆误传为苗兵。今海南之苗族可直接与广西过山瑶直接通话,其俗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