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一)

听说这本书已经很久很久了。所以当我开始看的的时候,特地浏览了一下,这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第1版时间2014年11月。但是,印象中比这应该还要久,或许是其他出版社出的吧,译者李季湄。

这本书看起来很轻松,全是作者多年来对课堂、学校的观察和试验记录。当看到佐藤学先生描写日本课堂现实的时候,你还会笑一笑。因为,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身边依然存在,似乎还更甚。他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来的,是根植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所以,他认为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

(一)

说到课堂改变,我们可能脑海中立马浮现出来的是一定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是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如果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那所有的研究、变革都只能停留在纸上,学生也就变成悬在半空中的主体。作者在第一章《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中首先就抛出这个问题,引起大家的反思。要想走出学生主体性绝对化这团迷雾,我们得先来思考课堂中到底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呢?毋庸置疑,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这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在课堂中相互作用,所以课堂其实就是一种对话,“主体地学习”必须置于与人或物“应对”这样的“被动性”前提之下。那也就是可以理解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的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学生与物与教材对话,与学生与教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

这段话看起来似乎有点绕,通俗点说就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需要关注到学生自身、其余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作用在学生身上,学生如何应对就表现出学习是否在学生身上开始建构,能不能引发新一轮的学习。所以,学生在教室里的学习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学习,而是在不断与周围对话,与周围交往,在交往互动中学习。这才是真正地以学位中心的学习。

厘清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统编教材为什么特别强调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了。只有认真倾听,才有应对可言,准确的应对能更好促进交往互动。当然,这里的倾听不仅仅指学生的倾听,对教师的“倾听”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作者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偷过来的球准确借助,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是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借助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分期投出更好的球来。然而,我们往往都注意自己的教学进度,并没有去想准确地“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更为严重的是,自己没接住的球还让学生去替他捡,像这样的互动持续的话,投得不好的或者投偏的同学就会讨厌学习,甚至讨厌自己。然后教师就变成只有投得好的继续投球。所以,越是不擅长接球的老师,应当专心一意地正面只对学生,去接住他们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而不要以为只有按自己的教学计划上课才是上课。貌似公开课中这样的现象很多。

倾听不是为了甄别答案推动教学,而是为了理解学生发言的内容,体味学生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以便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互动,让学习活动更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倾听是为了观察“应对”,促进“交往”。

日本垘原资明在《词语交往论》中,将交往分为四类:只有一方讲话的“单向交往”;相互交谈的“双向交往”;被拒绝被阻挡的“反向交往”;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课堂上,我们好像最惧怕的是“异向交往”。其实,倾听“异向交往”的话语尤其重要,因为他最容易被忽视。而一旦被教师忽视或者排除,那个学生就再也不会有第二次发言了。所以,倾听是营造愉快“投球”的最好方式。学习就是这样通过学生创造世界(认知的实践),人际交往(交往的实践)和完善自我(自我内在的实践)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安全放松的对话环境才有真实自然的应对表现,也才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