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平面、造型的演变(二)
二、线形平面、壁式造型、有檐楼牌坊——发展的形体
这种牌坊从宋、元发展到明、清,历史最悠久,品种最多,采用最普遍,是主流类型。特点是数柱挺立,危楼高耸,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一间二柱一楼牌坊
柱出头
河北遵化清东陵景陵二柱门,易县清西陵泰陵二柱门都是这一种。造型庄重、典雅,陵寝中用得多。
清西陵昌陵龙凤门中门为一间二柱冲天式棂星门,柱顶、柱脚、额枋、簪头的石雕图案美观庄重
柱不出头
这种形体较多,如太原晋祠内的悬山顶木坊,以及泰山“一天门”、“中天门”、“天阶”石坊都是。石坊造型敦实,庑殿顶,风格雄浑、粗犷,与泰山的景观十分协调。
晋祠内的一间二柱一楼小木坊,悬山顶,出檐深,斜柱为支撑的戗柱
一间二柱三楼牌坊
柱出头
北京成贤街的两座牌楼即为悬山顶。这种两边悬跳的牌楼,造型独特,富丽堂皇,颇有创意。安徽黄山洪坑村石牌坊也是二柱三楼,顶部四柱冲天,夹峙三个檐楼,造型挺拔俊秀。
北京“国子监”木牌坊,为一间二柱三楼式,边楼在立柱和挑山的垂花柱上,柱顶锦云罐,额枋施旋子彩画,花板上刻“国子监”三字,柱脚用夹杆石,高贵典雅,富有皇家气派
柱不出头
安徽歙县郑村巷口的“贞白里”石坊,为一间二柱三楼悬山顶柱不出头式,高8米,宽5.7米,檐下用斗拱板,上、下枋有浮雕,坊额上篆书“贞白里”三字,是村民为表彰郑氏先贤郑千龄三代而建。郑曾任县尹,一生廉洁惠政,深受士民爱戴。因官卑职小死后得不到赐谥旌表,但村民们怀念他,铭记他的好处,尊称他为“贞白先生”,意为一生“忠贞清白”,并建坊纪念兼作本村的里坊门。村里办红白喜事的队伍,都要从坊下经过,以继承先生遗风。
安徽歙县郑村巷口的“贞白里”石坊
三间四柱一楼牌坊
柱出头
浙江下北合贞节坊即为这一类实例,柱顶圆雕蹲狮,明间檐楼翼角飞翘高举,透雕卷草纹,斗拱板镂空呈波浪形,为当地做法。
浙江兰溪市明公神道石坊,为一间二柱三楼式,跨路而立,庑殿顶,正楼挑出垂柱,做枋板是其特点,檐楼有飞动感,造型优美
柱不出头
江西进贤县罗源双坊前列的木坊,为三间四柱一楼庑殿顶,檐下如意斗拱密布如网,明间额上正面题“理学名贤”四字,石柱础上夹杆石圆雕立狮四对八只,形象古朴生动,石座斑驳风化,说明年代久远,可能和位于其后的砖坊同建于明代。
江西进贤县罗源双坊之木坊,一楼高耸,出跳深远,气势不凡,整体感强
三间四柱一楼牌坊
曲阜颜庙即复圣庙前陋巷街口的“陋巷”坊就是这一类型。之所以只有二楼,是因为明间无檐楼,而是凸起的云纹板,上雕“陋巷”二字,这种形制很罕见。
曲阜颜庙即复圣庙前陋巷街口的“陋巷”坊
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