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运家丨“两种凝聚力”留给历史的标记
“两种凝聚力”留给历史的标记
作者:唐运家
最近读书,学到了两个新词语:“道德凝聚力”和“功利凝聚力”。这两个词语虽然与“志同道合”及“背信弃义”的意思,有相近相似之处,但我认为,表述更新颖,内涵也更加深刻丰赡。
读到这两个新鲜的词语,我立即联想起了北宋时期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也就是人所共知的苏东坡和王安石。他们两人的人生遭际,恰好诠释了这两种“凝聚力”的内涵和效应。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且诗词文赋书画样样俱佳,是一位全才和通才式人物,也是北宋时期继欧阳修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文坛领袖和盟主。基于他卓越的文学艺术成就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很多有识之士慕名汇聚其门下,聆听教诲,亲炙恩泽。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的苏门四学士了。如果加上布衣文学家陈师道、李廌两人,又称之“苏门六君子”。
六君子不约而同地汇聚到苏轼门下,做苏轼的门生,仰慕的是苏轼的人格、文格、诗格。他们交往的动机和目的是高尚的纯粹的。正因为如此,后来苏轼的仕途虽遭遇了挫折坎坷,没有一个人背叛他。相反,灵犀相通,唱和不绝,相互勉励,相互鼓励,让身处逆境的苏轼,心灵得到了慰藉。这就是“道德凝聚力”。
与苏轼相比,王安石的人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遭遇到的是另一种“凝聚力”,也就是前面说到的“功利凝聚力”。
大家对王安石也不陌生。他也是与苏轼同时代的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遭遇“功利凝聚力”,所涉及的另一个人物叫吕惠卿。吕惠卿曾经也拜倒在王安石的门下,成为王安石的得意弟子。王安石对其才识学问也非常赏识,赞誉有加。
熙宁元年(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为了摆脱北宋王朝所面临的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及边境外患,重用王安石,大力实行一系列革新措施。也是史书上称之的“熙宁变法”或“王安石变法”。由于王安石在宋神宗面前屡次力荐吕惠卿,吕惠卿也平步青云,扶摇直上,成了王安石革新变法的左膀右臂。
熙宁七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离开朝廷之前,他向宋神宗举荐吕惠卿出任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冀其将革新变法大业继续推进。不曾料到,手握大权的吕惠卿,利用自己的权力,排斥异己,打击报复,野心膨胀,觊觎相位。一时间,朝廷上下对其非议颇多。时任宰相韩绛见势不妙,奏请宋神宗,要求主动让出相位,并请求神宗启用王安石,让其回朝重新执宰主政。宋神宗采纳了韩绛的建议,诏令王安石回京。
想到王安石重新回归朝廷,阻碍了自己晋升相位的前程,打破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欲望。吕惠卿嫉从心头起,妒从胆边生,忘却了王安石多年来对他的器重提携之恩,立马变脸,开始构陷咬人了。他屡次在神宗面前告状,说王安石的坏话。看神宗态度坚决,不改主意,力挺王安石,最后甩起了泼皮无赖的伎俩,无耻地说:有我没他,有他没我。一副卑鄙肮脏的小人面目暴露无遗。
透过这两个事例,我们知晓明白了“两种凝聚力”的内涵了。
“道德凝聚力”反映出的是高尚的人格魅力,即使对方落难,也不改其志,始终站在一起,不离不弃。“功利凝聚力”则相反,窥测门庭,投奔门庭,是为了谋取私利,捞取好处。是想利用对方的声誉地位,作为自己出人头地的跳板,作为自己飞黄腾达的铺路石。为了博得对方好感,不惜矫情作伪,屈膝觍颜。一旦对方遇挫倒势,无利用价值了,则脚底摸油溜之大吉。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也不用过于谴责。树倒了,无荫可蔽了,悄然走开也可;改换门庭,另觅新主也行。但得守个底线,也就是不可忘恩负义。
可恶的可齿的是,有的人一转身就变换了一副嘴脸,把背信弃义诋毁污陷,作为投奔新主子的见面礼和敲门砖。为了洗清卖白,也为了博取新主子的宠信,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野心,不惜自污人格,卖主求荣,一有机会将昔日恩人踹上几脚,让恩人永世不得翻身。
这样歹毒阴险小人,可谓史不绝书。时至今日,也未断根绝种。其幽灵还不时在我们身边游荡。
时间是无情的审判官。历史也自有公论。
苏门六君子的义举风范,延续近千年了,还被人们所称道,所敬慕,所赞叹不已。而吕惠卿的所作所为,则为人们所不齿,所鄙夷,也被正直的史学家所不容。后人修撰宋代历史,将吕惠卿列为奸佞之人,写入了《宋史——奸臣传》。所谓盖棺定论,这就是吕惠卿留在史书上,也留给后人的定论和标记。只是这标记,是一个耻辱的标记。
所以为官也好,为人也罢,做不到将“人”字写大,写出彩;但起码不要将“人”字写歪,写颠倒。也就是说,不要丟失起码的人格,不要丧失做人的基本操守。
这就是“两种凝聚力”,留给历史迥然有异的两种标记。
2021.4.21完稿
文/唐运家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唐运家,湖北省咸宁市人,退休公务员。年轻时喜舞文弄墨,先后发表习作多篇。后忙于公务,辍笔多年。退休后,重拾旧好,披阅故籍,偶有所感,欣然命笔,以自娱自乐。所撰文章,先后被多个微刊刊用。阅者能获少许禆益,本人则倍觉欣慰,甘之若饴矣。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