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长的名义
上周郭主任对我说,让我就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在班主任会上做一个20分钟的小讲座。前不久刚刚在六中讲过,我准备的稿子有16000多字,能讲一个多小时,所以,素材不愁,主要是一个删减压缩的问题,便没有太放在心上。
这一周各种忙碌,自然也没有想这个讲座的问题。今天本想把原来的稿子压缩一下整理出来,但是忽然想,借着这次讲座的机会,我为什么不“倒逼”一下自己,再往稿子里注入点儿新东西呢?以我的经验看,任务来临前,往往是学习力倍增的时候。所以,我拿出了《教育时报》出品的《班级管理智慧力》一书看了一下午。
这本书收录的是十位河南最具影响力的班主任的故事,后面还附了几篇专家解读的文章。我边看边根据专家的提问模拟答辩现场,思考着这些问题:我的成长动力来自于哪儿?我的班主任主张是什么?我的班主任成长轨迹是什么?
自我评价我一直没有停止过成长,成长的表现是思考习惯和行动力。每时每刻,我都在思考,追问,然后随着心的方向去尝试去挑战。而每一次的挑战都有收获,不管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反思。每一次收获,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生命质量的飞跃。所以,遇见更好的自己和未来,应该是我成长的动力吧。
我的班主任主张是什么?之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现在想想,我在班级管理上有理性思考,还是因为妮妮。一方面是有了妮妮,我开始读一些关于教育方面的书,这些对学生同样适用。另一方面我全方位地记录妮妮的成长,用图片、文字不断地总结梳理,让她的成长道路清晰而又扎实。而这个过程对我管理班级也有了启发,我开始记录学生的成长,一边记录一边反馈。
文字是有神奇力量的,当同学们的生命生长在我的文字里时,他们好像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不自觉地收敛着自己的不美好,而展示出美丽的一面。这也让我渐渐坚定了自己的班主任主张: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让他们的成长具有可视化,让他们感受到生命拔节成长的美妙,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水平。
我相信一个能够感知到自己成长的人,一定是郑重对待自己的当下,把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的人,同时,也一定是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人。这不是我们最理想的学生模样吗?
再说说我的班主任成长轨迹,应该是分三个阶段吧。
第一个阶段,没有理念,对学生除了爱,还是爱。这个阶段留在我脑海中的大多带学生去看病;给学生带饭;周末让学生到我家里写作业;给学生的作文评语比他的作文字数还多;甚至帮贫困学生交学费等。那时的教育思想很朴素,就是一腔热血和无限热情,不计时间成本地和学生耗在一起,企图用自己的真情换来学生的真情,虽然有时也会被问题学生气哭,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坚信“爱就是一切”,理想很丰满,甚至不被现实的骨感所挫,常常一厢情愿地被自己的“大爱”所感动。
第二个阶段,有了成长意识,自己读书,写博和参加演讲朗诵活动,和学生一起成长,和女儿一起成长。把自己当成桥梁,左手学生,右手女儿,让他们不仅共享我的教育智慧,还汲取着彼此生命的正能量,互相促进,共同成长。这个阶段,应该是我萌生教育智慧的开始。
第三个阶段,对成长有了深化理解和思考,加大阅读量和写作量,阅读更侧重于理论性书籍,不仅为自己的教育行为找到了理论依据,同时也试着用理论指导实践。写作的频率加大,在记录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追问和思考着教育理论。就这样,在实践、阅读、反思和写作中循环。
按照《班级管理智慧力》这本书中的标准,我现在的阶段应该属于潜力型班主任,已经储备了个性化的实践内涵。比如,我用文字诗化学生生命,浪漫我们的师生情谊。利用自己在演讲朗诵方面的特长组织班级活动,培养艺术人才。敏锐捕捉教育契机,多角度搜集或挖掘教育素材,开个性化班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等等。
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最基本的一点是,要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并且能够清晰准确地提炼总结出来。而最终极的目标是,把自己的教育特色培育成一种流派,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