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汽车】独家:易寒或调赴吉奔项目 吉利奔驰好戏在后头

在吉利集团去年通过期权收购戴姆勒9.69%的股份后,过去一年时间戴姆勒股价出现下跌,不少人表示吉利这次吃了大亏。不过他们哪里知道,想要成就大业,怎能计较一时的得失,就像马拉松赛跑,开始时的领先与落后,并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要第一个冲过终点。

就像吉利入股戴姆勒,怎能仅仅是一次财务上的关联,更应该是一次战略性的投资。如今,这种猜测正式应验,在吉利战略投资戴姆勒成为其最大股东、吉利与戴姆勒共建出行合资公司后,今天的吉利开始真正在造车方面与戴姆勒捆绑在一起。

3月28日,吉利与戴姆勒正式官宣,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双方各持股50%。

一个是中国自主品牌“一哥”,一个是全球豪华品牌领军者,两者联姻,平地一声雷。

再度“联姻“

企业之间,在取得信任的基础上,合作一定会越来越密切,吉利和戴姆勒之间正是如此。根据合资协议,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造型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而在此之前,戴姆勒将继续在法国汉巴赫工厂和斯洛文尼亚新梅斯托工厂生产现有smart车型。传统燃油版smart将在今年年底停产,待中国新工厂投产后,海外smart工厂也将随之停产电动版smart,汉巴赫工厂将被用于生产奔驰EQ品牌紧凑型电动汽车。

作为整体新车型研发规划的一部分,smart未来产品阵容还计划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级别车型细分市场。不过,关于工厂和下一步的商务计划,双方尚未进一步披露。但可以可定的是,smart必将开始在中国大展拳脚。

同时,新合资公司董事会将由6名成员组成,双方各委派3名。其中戴姆勒方代表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销售与市场营销的贝思格,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董事会成员、负责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的马库斯·谢弗;吉利控股方代表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CFO李东辉。阵容之豪华,已经不允许smart再低调。

Smart全面电动化

事实上,吉利能够如此快速的和戴姆勒达成协议,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smart成立21年来从未盈利。2018年,奔驰及smart品牌在全球的销量为244万辆,同比增长0.6%,其中smart品牌的销量仅为12.9万辆,同比下滑4.6%。

据美勒茨银行预计,smart品牌成立21年来,累计损失约40亿欧元(约合303亿元人民币),年损失在2亿欧元(约合15亿元人民币)左右,不断拖累戴姆勒业绩的提升。

不过,smart在中国的发展还算顺理。2018年,在车市环境不断恶化的条件下,smart品牌在中国的销量达到2.8万辆,同比增长12%,与2017年8.6%的同比增幅相比,实现了进一步提升。

一进一退,让戴姆勒不得不重新思考smart的未来。再加上电动化、智能化浪潮正在不断席卷全球汽车市场,戴姆勒更是提出了将在2022年实现全部产品的电动化的战略规划,由此smart顺理成章的成为戴姆勒旗下第一个从燃油车转变为电动车的品牌。

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大的电动车市场,smart想要以电动车品牌的形式获得成功,自然离不开中国市场。但是想要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获得成功,单打独斗注定会困难重重,而与中国品牌进行合资,借鉴本土品牌在制造、营销等环节的优势,集中发力,无疑能大大提升成功的可能性。吉利,显然是最佳选择。

吉利又添“拼图”

对戴姆勒而言,和吉利合资经营smart可能是“甩包袱”,但是对吉利而言,却是再添“拼图”,双方联手,有望实现双赢的结果。

众所周知,在中国汽车市场整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吉利2018年实现销量1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其中,吉利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6.71万辆,同比增长165%。并且根据吉利最新的规划显示,其将在2年内密集推出近30款新能源车型,大幅增加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

为此,吉利不仅开发了全新的电动汽车平台,还与包括电池制造商在内的多家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以实现对供应链和成本的把控。这些布局,都可以为smart的全面电动化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资源和成本支持。

更重要的是,吉利拥有与外资品牌成功的合作经验。2010年吉利曾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全部股权。最终让沃尔沃免于破产,并且顺利打入中国市场,成功扭亏为盈。目前,吉利控股已经拥有沃尔沃汽车、领克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商用车等多个品牌,还对戴姆勒、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及太力飞行汽车进行了战略性投资。

显然,与吉利合资将smart国产化,可以让smart迅速拥有吉利在中国市场、三电技术方面的积累,价格也能更有竞争优势,再加上戴姆勒的技术积淀以及品牌影响力,相信能让smart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吉利国际化再添“拼图”。

期待更多彩蛋出现

虽然吉利与戴姆勒将smart国产化后,能够让smart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但在当前这个全民造车的时代,竞争者为数众多:宝马早在去年即与长城设立合资公司,主要生产MINI及新品牌电动车;特斯拉亦正在上海加速“国产化”,比亚迪、奇瑞等等都在加速电动化步伐。

为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整体新车型研发规划的一部分,smart未来产品阵容还计划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级别车型细分市场,这对其未来的发展必定大有裨益。

再加上在新兴的共享出行领域,smart有很大的舞台。毕竟仅在城市内通勤,一辆灵活小巧的汽车,足以应对各种状况。吉利的曹操出行与戴姆勒的Car2Go业务,以及吉利戴姆勒的合资出行公司,无疑将进一步促进smart的未来发展。

而据e汽车了解到,现任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易寒或将成为新合资公司的中方营销团队的主要负责人。领克能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迅速成长,可以说易寒立下了汗马功劳。到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吉利和戴姆勒的助推下,在豪华管理层的带领下,smart注定会摆脱原有束缚,向着更纵深的方向发展。

天作之合,我们甚至可以用这个词显然来形容吉利与戴姆勒就Smart品牌的合作。汽车市场朝着电动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并且已经慢慢成为最大的增量市场,对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的smart而言,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过,机会往往伴随着挑战,成立合资公司,双方要实现协同和资源共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吉利与沃尔沃、领克已经有经验可以参考,但毕竟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可以被成功复制。

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期待着,在吉利和戴姆勒的精诚合作下,smart品牌能够早日开花结果。

记者 | 高  薇   编辑 | 十三叔

微信名:e汽车

新鲜资讯,内幕深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