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现在的问题不是用得太多,而是吃得不够

抗生素是现代医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可能都不需要加之一。

正因为抗生素效果太显著,价钱又便宜,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滥用抗生素成为了医药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经过媒体连篇累牍对超级细菌的报道,还有众多科普工作者多年的苦口婆心,如今很多人都树立了不能滥用抗生素的意识,尤其是给孩子看病时更是万分警惕。

可是新的问题又诞生了。

很多人对抗生素心存恐惧

不能滥用抗生素,传着传着就变成了不能用抗生素,这样的观念经常导致患儿家长对我们儿科医生的正常用药产生误解:

-这个无良医生居然给我孩子开抗生素!
-医生,我们不想吃抗生素,有没有别的办法啊?
-我孩子吃药2天就好了,医生居然开7天的抗生素,太黑了!

家长们担心抗生素有毒、担心抗生素会破坏孩子自身免疫力,这些常见的心态都是对抗生素的矫枉过正,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医生开激素类药物和打吊瓶(静脉输注)时,这两个话题我后续还会给大家科普,今天先说抗生素。

抗生素吃得不够也是问题

抗生素是一类药物的统称,有些是自然界就存在的,比如青霉素,有些是人工合成的,它们的作用都是抑制病菌的生长。抗生素把那些感染人体的细菌或真菌灭掉了,人就恢复健康了。

可是现实没有那么简单和干脆,这些病菌与人类斗争了几百万年,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人类掌握了抗生素,病菌也进化出了抗药性,逐渐让老的抗生素品种失去了特效。

问题来了,病菌又不会思考,它们是怎么进化出抗药性的呢?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不该滥用抗生素,也会明白,该吃抗生素的时候吃得不够也是不对的。

如果把细菌和真菌比作土匪,把抗生素比作剿匪的游击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

一窝土匪里面,天生就有一些聪明的,战斗能力强的,还有更多是傻傻的,战斗能力弱的。游击队来剿匪一次,傻傻的或者战斗能力弱的就被消灭了,但是总有几个机灵跑得快的会逃掉。

如果只是逃掉了几个也没关系,成不了气候,对老百姓的危害就没那么大。问题是,如果贼窝还在的话,过几天他们回去之后重新拉人入伙,慢慢又会发展出一窝土匪来。

而且,因为他们吃过亏,也熟悉了游击队的剿匪战略,新来的土匪也会掌握反抗和逃跑经验,下回同一支游击队再想剿灭他们可就有困难了。

回到医疗场景,医生给孩子开了7天药量的抗生素,吃了2天3天,把大部分病菌都杀死了,症状大为好转,很多人抱着“抗生素吃多了不好”的心理,就擅自把药停了。这就出问题了。

还没有被消灭干净的这些病菌,就像成功逃跑的土匪,不知道在哪里潜伏了起来,等待时机东山再起,到时又会为害一方,而且战斗力更强。

那些杀不死的我的,终将使我更加强大。病菌也“懂得”这个道理。

剿匪的正确做法是持续扫荡赶尽杀绝,抗生素的正确吃法是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吃够一个疗程,确保病菌被清除干净不留后患。

这些病用抗生素是对的

首先要明确一点,抗生素是药物,每种药品都有它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只有在对症下药以及评估收益大于风险的时候,医生才会开给你。

  • 有些家长认为“抗生素有毒”、“抗生素会让孩子失去抵抗力”,这都是错误的观点。

  • 有些家长认为“有病没病先吃点抗生素预防感染”,那也是错误的。

在临床上,对某些特定的细菌感染性疾病,适当使用抗生素是有必要的。

比如对于2个月大的小宝宝患细菌性脑膜炎,考虑到孩子免疫能力不足,我们会建议积极使用抗生素,如果家长盲目拒绝,结局可能以小宝宝死亡或留下严重后遗症而告终。

抗生素的使用始终围绕一个关键词:

病菌感染

比如明确诊断的尿路感染,便是病菌进入尿道,感染尿路引起的疾病,可能会带来尿频、小便疼痛等不适症状。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杀灭或抑制细菌的增殖生长,帮助患者早日恢复。

还有百日咳、链球菌性咽炎等疾病,都是非常明确由病菌感染导致的,治疗方案也都离不开抗生素。这些时候,医生给你开抗生素是很合理的。

还有一些感染性疾病属于可以考虑用抗生素治疗的。像急性中耳炎、细菌性鼻窦炎、细菌感染性肺炎、一些皮肤感染等,符合某些指征时可以用抗生素,而并不是一确诊就非用不可,这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评估确定。

知识点小结

1、如果是抗生素的适应症,医生给开了抗生素,就要吃够时间,吃够药量。

2、抗生素的使用是专业医疗行为,不要!不要!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药物!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