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并不一定都雄强,《刁遵》秀美名寰,如西湖之水

文/一者

清代碑学兴起,掀起了一股北碑之风,各路书家争相临习,摩崖、碑刻、墓志各取所需,墓志书法曾引领着一代书风。墓志书法与造像题记风格相差较大,墓志书法更显其端庄。墓志以王室贵族的为大宗,书丹者多出自宫廷名家书手,镌刻者亦精良刻工,故书法特征精美严谨。就风格讲,造像记反映了民间书法面貌,墓志则反映了上层贵族的书法面貌,更多地反映出魏晋楷书的遗貌,是楷书发展史一环,整体典雅庄严或朴拙自然。《刁遵墓志》是北魏碑志中著名经典之一。

《刁遵墓志》拓本局部一

《刁遵墓志》全称《雒州刺史刁惠公墓志铭》,北魏熙平二年(五一七)十月刻。杨震方《碑帖叙录》中说:

“六朝墓志以峻劲胜,此志有六朝之韵度而无其习气,转折回环居然两晋风流。唐人若徐浩、颜真卿等皆胎息于此。”。

清刘克纶跋云:

“兹志端楷古秀,盖去晋未远,而风格尤存。且今之书法自唐而溯晋,以志书法则由晋以开唐。”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把此志列为精品,评曰:

“《刁遵志》如西湖之水,以秀美名寰中。”

该志与《张猛龙碑》、造像系列、《石门铭》等名碑相比,风格不太强烈,非以劲利险峭见长,而以凝练秀美取胜。其提按使转雍容自得,用笔方圆结合,遒劲有力,起笔收笔以及转折回环之处变化多端,每字各不相同,字形端正,结体茂密,圆腴厚劲,具有端庄古雅之美。

一字多变

横画各成其态

笔画变化:相同字形变化处理可见证书写者艺术创作水准的高低,书家为力求变化,做到字字不同,书圣王羲之无人能及,《兰亭序》中“之”字多达二十几种写法。精神格调只在毫厘之间,《刁遵墓志》的特点就是多变化,如志中“七”“十”“有”“六”“薨”“于”六字来看,五字中有六笔横画,各成其态,无一相同,自然而出,足以见书丹者功夫。

体态多变化在毫厘之间

结构体态变化:以“太”、“司”、“空”、“明”、“中”、“之”六个字为代表,体态多变化,虽区别不大,但在毫厘之间,笔画的粗细、方圆,线条的搭接连断,或体势的俯仰,都稍作变化,跃然纸上,充满情趣。

铺毫侧锋行笔

前边说该志有六朝之韵,毕竟是碑体,透过现象看本质,其行笔变化区别于帖学,我们还是以字例,就字的局部细节详加揣摩察悟。如“信”“女”,“信”字撇画和“女”字横画,铺毫而侧锋行笔,“女”字横画弯曲状,晋人韵致明显。

巧妙处理,画龙点睛

该志技法中蕴涵很多处理十分巧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岳”、“列”两个字中的点画使整个字形变得生动起来“彭”字右侧第三撇反向而行,趣味生发,“外”字点画变成长捺,体态飘逸,同时取隶书体式,灵动之中见古朴。

:不像一般摩崖或者墓志蓄势待发较多,此碑无半点苟且犹豫,大多锋芒毕露、凌厉无比、精神抖擞,临习时注意把握,如“守”“氏”“俄”“子”四字。临习魏碑要注意一点,有的点画豪放、粗野,在临习时可稍加改造,更显含蓄。

转折处理:多成“塌肩”,有时圆转中略施方折,有时方折中略含圆转,差别在于圆弧之大小,如“西”、“见”、“高”、“国”、“东”、“朔”、“南”等字。将这些字集中摆放,便一目了然,临习时如果不注意,容易变得千篇一律。

妄生圭角,是书法所忌讳的,如“門”字右边框,有明显圭角,需避免。转折如此处理与钩画锐利存在对立统一关系,有藏有露,是为中和,一味的棱角分明,则成了造像一路风格了。

该墓志笔画粗细变化不大,略有差别,细笔代表如“兄”、“藏”、“靈”、“載”,粗笔如“方”、“刊”、“长”、“惠”。该志另一特点是常有行草笔法,如“正”、“流”、“無”等字;“崩”、“教”两个字则存篆隶笔意。结体大多是方形、扁方形、梯形,如“立”、“我”、“秋”、“驛”、“江”、“鄉”、“聯”、“被”、“據”、“暨”、“恭”、“稼”等,取隶势居多。

没有明显的特点就是最大的特色,正是该志的可贵之处。该志看似无惊人之笔,却势出自然,落落大方,不作刻意之举,像“被”、“稼”二字左右部首偏旁安排,不落窠臼。帖学之重在于点画笔法,取法碑学,重点是其结体变化。作为学有成就的书家,最终还是要碑帖结合,碑帖相互补充,避免某种程度上的单一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