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杭州 | 徐箐霞《博物馆之旅》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会员寒假走读杭州-12

博物馆之旅

 实验虎山  六(6)班  徐箐霞

 “刀”篇

刀是人类最古老的工具之一,原始人类没有甲壳,利爪和尖喙,要想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中生存,刀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帮手。无论维持生存还是获取食物,样样都离不开刀,人类的文明,可以说是从刀上发展起来的,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馆内,有各种各样的石刀,在昏暗的光线内,这些被我们挖掘出来的古老的石器,好像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像是隐藏着巨大的秘密,让人捉摸不透的深邃。

随着大部队脚步,走着走着,我发现华丽的金属刀器代替了陈旧的石刀,这个人类最伟大发明之一的刀,因此,被点上了一个污点:随着金属刀器的出现,刀就成为了人类之间争斗和厮杀的武器,没有刀,这个民族就落后,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复兴。但是中国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世界著名的刀剑技术与艺术,也用各种刀具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所以无论是赞美还是诅咒,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剪刀”篇

剪刀的种类很多,比如园林剪,理发剪,烟叶剪,铁皮剪等等,无奇不有。说起剪刀,你们有没有想起一个人?没错,他就是张小泉。

张小泉的剪刀起源于清明之际的杭州,张氏父子改变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选择用浙江龙泉、云和一代的良钢,在熟铁中千锤百炼,制成刃口;再用镇江特产泥砖精心磨制,使剪刀光亮照人。在乾隆龙年间列为贡品。“张小泉近记”的民用剪,曾获过北京政府农业部六八号褒奖、1901年第一届南洋劝业会二等奖等,名扬海外。

展览台上,一些蜡人做着一道道工序:试钢、试铁、拔胚、开槽敲断、打钢、嵌钢……一个个生动形像,栩栩如生,看着看着,我的脑海中仿佛呈现了制作剪刀的完整过程,让我印象及其深刻。

剪刀经过漫长的演变发展,形成了现在形形色色、丰富多样的类型。如,按材质分,有青铜、白银、不锈钢、合金等;按形制分,有翘头形、鱼头形、侧刀形等;装饰工艺也各不相同,有镀金、镀银,更有刻花的。随着新材料和新功能不断拓展,剪刀这一古老的发明,更加广泛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这次的杭州游,去了这两个博物馆是我最大的收获,在这短短的,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两种工具,探索了它们的奥妙,受益匪浅。

我是徐箐霞,女, 12岁,身高1.55米,是富阳市实验小学虎山校区五(6)班的学生。

我性格开朗,爱笑,有上进心。在班级里一直担任着班干部。也是体育爱好者,在运动会上多次为班里挣得荣誉。并多次获得学校的金星奖、浙江省第六届小学生课内作文大赛二等奖等等。

2018年2月|走读杭州

2018年2月|走读杭州

2018寒假,我们走入最熟悉的杭州,走近浙江大学,参观浙大的科技馆,了解浙大的风采;我们走进西溪湿地,穿行美食街;我们走进G20会场,走进运河博物馆,我们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杭州。我们再一次赞叹,因为我们都是杭州人...

我们开拓视野,我们在行走中思考,我们记录构建人生的记忆,我们逐渐在树立自己的梦想,一起朝着未来进发,欢迎与我们一起行走,我们是郁达夫少年文学院。

排版|如歌

文案|郁达夫少年文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