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婉欣 | 《田野之上》

2020“富春山居·味道山乡”杯青少年主题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田野之上》

二等奖作品

马山县马山中学 1807班

潘婉欣

我是在田野中长大的。

“所谓的那快乐,赤脚在田野追蜻蜓追到累了,偷摘水果被蜜蜂给叮到怕了…”这首《稻香》的旋律一响起,几乎立刻将我拉回那个充满阳光的,结着累累硕果的童年,让我想起那一句难忘的,可能伴随我一生的话。

那一年的秋天,阳光如同现在一般,耀眼却不炽热。照在世间的万物上,美得让人难以呼吸,使人一下就感到秋天的来到。

沿着泥泞的小路,顺着一路的丰收,我和家人在此起彼伏的招呼声中来到了稻田,开始属于我们一家的丰收。

稻谷看着沉甸甸的,沉在地上,可拿在手里却没多重。我们趁着还算凉爽,赶紧开始工作。可过了没多久,我就感到热了起来。原本并不毒辣的阳光这时好像要把人烤焦似的,原本悦耳的虫鸣也似乎变得十分聒噪,连轻飘飘的稻谷,也变得十分沉重。

大滴大滴的汗水顺着我的脸颊流下,几乎要将我的眼睛精模糊。我终于不耐烦了。

这是什么破镰刀,一点儿都不锋利,还有这稻谷,怎么搞得我全身都痒痒的。这块地怎么这么大,这么久都没割完。我发着牢骚,越说越生气,镰刀一扔。哼,不做了!

可当时才九岁的我,哪里能呆得住,抬头看见还剩下一大手的稻谷,终于等不下去,闹着要回家。

父亲和母亲听到我吵闹,都是只抬头看了我一眼,复而低头继续劳作,只有奶奶轻声安慰了几句,可等了一会儿之后,稻田还是一望无际,我又开始闹起来。这时,母亲抬起头,她原本白哲的脸此时通红,她看着我,问了我一句话,我至今难忘,她说:

”米从哪里来?”

我那时还小,不知道母亲语气中的含义,只感到羞愧,羞愧于我的无理取闹。

母亲见我不说话,她又接着说:

“是从袋子里来的吗?是在米缸里自己出现的吗?你知道都不是,对吧?就像你背的那首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也知道它的意思,我们不停地种田,流出的汗水滴遍整片稻田,每一粒米都是我们用汗水换来的,而你虽然会背诗,但你不能亲身领悟,会背又有什么用呢?”我那时几乎将头埋进地里。

自那以后,我每次因劳作太累而想要放弃的时候,都会想起妈妈那张晒得通红的脸,被汗水打湿的头发,和那双眼睛。现在我知道了那双眼睛里装着的,是对我的一丝失望,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不屈和对工作的坚持。

每每看到浪费粮食的人和消息,看到一碗碗被倒掉的饭,那句话都在我耳边久久回响。

“米从哪里来?”

我是在田野中长大的。

我清楚地知道,田野之上,是满地星光辉,是满片稻香,是无数汗水的浇灌。是每个农民的坚持,也是一个个充满阳光气息的,为小家为大家的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