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文稿》,三种不同线条

颜真卿以楷书著称,然其行草书也可称精绝,陈思《书小史》云:“(颜真卿)善正、行书,结笔浓秀。”米芾亦言“颜鲁公行字可教”,可见书家对颜真卿行草书的推崇与欣赏。
其中《祭侄文稿》最能代表颜真卿在行草书法上的成就,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在《祭侄文稿》中,将表达情感的诉求与行草书体本身的自由性相结合,使这幅作品呈现出丰富的视觉空间效果和多样的形式美感,成为后人极力追求和效法的目标。
第一讲|点画线条元素构成的空间
01、粗细不同
鲁道夫·阿恩海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讲到: “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看上去就不像是位于纸面以内,而像是悬浮在这个平面上方的空间之中。”“按照视觉习惯,线条越粗,悬浮在半空的感觉更明显。”说明用笔的粗细可在视觉上形成凹凸的空间感觉。
在《祭侄文稿》中,有很多用笔粗重的笔画,笔画厚实是颜真卿用笔的特色,字的形体也看起来丰满圆润,如图一所示的字例。
图一:点画较粗的字例
此外,在颜真卿激昂情绪的驱使下,用笔速度也是极快的,除了一些用笔较重的笔画外,在《祭侄文稿》中也有一些较细的笔画,表达出遒劲有力的线条美感,如图二所示字例。
图二:点画较细的字例
有较粗的笔画形成的外凸的空间感,有向外扩张、膨胀的感觉,由较细笔画形成的内凹的空间感,在视觉上有一种被压迫、挤压的感觉。这种不同粗细的点线与背景的关系是:
外凸形的空间,以点画为形象较为凸出,点画外的空间为背景,所以形成浑厚饱满,且向前浮凸的效果;内凹形的空间,以大面积的布白为形象,点画凹入背景之中,所以内凹的形状有向后隐退的视觉效果。
从用笔的角度纵观《祭侄文稿》,点画交错,婉转翻覆,形成了一些立体感极强的空间,这些点画既未全部浮于纸面上,也未全部沉溺于纸面下。
02、欹正曲直不同
美国希尔沃德·莱斯特·库克在《向大师学绘画》中说:“凡是带有明显的横向线(水平线),通常表示着安闲、和平和宁静;斜线在一幅作品中通常包含着运动;锯齿状线通常包含着痛苦与紧张;圆线与弧线则较为圆满而完美。”由此可见,人们在观察不同形状的线条时,得到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行草书的书写要求流畅而富有节奏感,在富有节奏的书写中点画线条多呈现出欹斜、平正、险绝等不同的效果。在总结中国书法关于空间审美经验和审美感受时,陈振濂在《书法美学》中言:“我们从中发现了中国人的特殊性格:纯粹的散乱空白——无法则,他们不屑一顾;纯粹的整齐空白——太死板,他们不感兴趣。他们的理想是散乱中的整齐,介于均匀与散乱之间的中间层次:匀称。有法则,也有变化。”
为了达到上述的介于均匀与散乱之间的匀称,也就是中国书法审美的最高原则——“中和”的效果,需要处理好“平正”与“欹斜”、“险绝”的关系。
明项穆《书法雅言》《中和》章云:“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若过度追求“奇”,则不得不牺牲汉字既定的造型,并对其进行大幅度的变形扭曲,使得欣赏者的视知觉无法还原其汉字的原形,则奇中失正;相反,若书家 能根据视知觉的美感要求,对汉字形状稍作动态空间的适当变化,而欣赏者根据视觉思维能顺利地将其还原为该字的原形,则能达到正能含奇、奇不失正的“中和”。
图三:点画欹斜的字例
我们仔细观察《祭侄文稿》后发现,“欹斜”、“险绝”较之于“平正”的形式更加复杂,在线条上更容易营造出动态变化之美,将线条分布在稍微偏离横轴与竖轴基线时,字形就会在二度空间的纸面上,呈现出三度空间的立体感,如上图三所示字例。
03、虚实不同
行草书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笔画间的牵丝映带。牵丝映带把笔画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地表现出来,气势连贯流畅。有实连者,也有意连者,这就有了笔画映带的虚实。
一般来说一个行草字的完成,可谓是虚实同步。牵丝映带具有辅助笔画的作用,笔画连接时,牵丝与笔画若交错杂乱而破坏美感时,应采用虚连的方式,牵丝映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另外,根据美术心理学之“群化原理”中的“类似原则”——“指画面中富于变化的许多部分,其容易统一者必须在变化中具有类似的要素,如此才能结合出有组织性的画面来”,一幅书法作品中的点画具有类似的形态、大小、方向等要素,才能算是一幅比较统一协调的书法作品,这是书家在挥毫中、能在变化中呈现出统一性的重要条件,也是形成书家自己独特风格的主要视觉条件。
由虚实不同的牵丝映带的运用,可以看出多字相连的一种群化状态和字字独立、笔断意连的一种分化状态,字体形象在这种视觉上的群化与分化状态, 除了具有动态的线条美感外,还产生了独立的字体形象与连续字体形象相间的形式构成的节奏感。
图四:不同虚实牵丝的字例
在《祭侄文稿》中,多牵丝连笔的字,有两字相连、三字相连,更甚有四字相连的,如上图四所示。
作品全篇跌宕多姿,充满动态气势之美,在视觉空间上,由多字相连的群化状态与字字独立的分化状态的相间出现形成了无法比拟的节奏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