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236):冠冕堂皇——释“冕”与“免”
本文约6800字,阅读约需要14分钟
(本号逢双日更新,敬请关注)
汉字探微
(236)
冠冕堂皇——释“冕”与“免”
朱英贵
上一篇说到“冠”字,与之相关的有一个常用成语叫“冠冕堂皇”,其中的“冠”和“冕”都是用作名词帽子的意思,“冠”就已经是比较有身份的人戴的帽子了,而“冕”就更不是一般人戴的帽子,那是古代帝王、诸侯等贵族戴的礼帽。其实“冕”字是一个后起字,“冕”字本作“免”,甲骨文和金文中只有“免”,没有“冕”。也就是说“免”字在造字之初也就是帽子的意思,既然“免”字的最初意思也是帽子,那么我们从帽子的含义说说贵族戴的礼帽——“冕”。
一、“冠冕堂皇”的“冕”
“冠冕堂皇”,何谓“堂皇”?辞书对“堂皇”一词的基本解释是:盛大,雄伟,可以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可形容诗文词藻华丽。让我们先来看形容房屋宏伟豪华的意思,原来“堂皇”亦作“堂隍”,大凡左“阝”的字多与高耸之义有关,故“堂隍”(堂皇)的意思是高耸的殿堂,《西京杂记》卷三:“文帝为太子立思贤苑,以招宾客。苑中有堂隍六所。”于是作为高耸的殿堂的意思的“堂皇”便很容易引申出“特指官吏治事的厅堂”的意思,例如:《汉书·胡建传》:“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在此基础上再行引申,便有“形容气势宏大”的意思了,例如:宋·张耒《大礼庆成赋》:“堂皇二仪,拓落八极,以定万世之业。”于是,“冠”与“冕”便也可以“堂皇”了。
由此可见,“冠”与“冕”为何会“堂皇”?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们都不是一般平民的帽子,而是有身份的人的帽子。严格地讲,“冠”还是很平常的,“冕”则大不同,它显示尊贵与身份。于是乎汉语世界里便有“加冕”、“卫冕”之类的词汇。“冕”属于非一般的帽子,是天子、王侯、卿大夫才能戴的帽子。所以《说文解字》里专门注明:“冕,大夫以上冠也。”在中国,毫无疑问它是拥有最高权力者才可戴的帽子。《荀子·富国》中记载:“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所谓礼,就是贵贱有等级,长幼有差别,贫富地位高低有相应的规定。所以天子穿红色的龙服,戴礼帽;诸侯穿黑色的衣服,戴礼帽;大夫穿次等的衣服,戴礼帽;士穿士的衣服,戴白鹿皮的帽子。这些记载说明冕是古代帝王、诸侯、大夫等贵族戴的礼帽,而“士”则不能加冕了,只能戴“皮弁”(一种用鹿皮制作的帽子)。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冕”,外黑色,里朱色,大体由“綖”、“旒”、“缨”、“紘”、“紞”、“纩”、“珎”等构件组成(参见上图)。
冕顶有长方板,称为“綖”。綖,就是头顶上那块长方板,后高前低,略向前倾,前圆后方,寓意天圆地方。
綖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旒,就是悬挂在方板前后的那个珠玉帘,称作“玉藻”,一般用五彩丝线穿五彩珠玉串连而成。
冕如何固定在头上?用一根叫做玉笄的东西,其实就是俗称的簪子,以别住冕;横插在发髻上的长笄(簪)的两端绕颔下系朱红丝带,叫做“缨”这样才能把整个冠冕固定住。
冕板左右垂下的红绸绳谓之纮(hóng)。又各用一条名叫紞(dǎn)的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纩(kuàng),纩下端饰玉,谓之珎(zhēn)。因两珎(玉珠)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意在提醒戴冠者不可听信谗言,据说成语“充耳不闻”即由此而来。
旒、纮、纩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历代之制大略相同。最初天子、诸侯、大夫在祭祀时都戴冕,所以“冠冕”又作为仕宦的代称。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此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诱注:“冕,王者冠也。”故唐代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一诗中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之说。
从视觉的角度看,“旒”(珠帘)悬挂在眼前显然是会影响视线的,那为什么还要挂呢?据《汉书·东方朔列传》记载: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水清到极点就没有鱼,人太苛求就没有伙伴,冠冕前悬垂着旒,用来遮蔽视线;以黄色丝绵塞住耳朵,用来降低听觉。眼睛明亮还有看不见的东西,耳朵聪灵也有听不到的声响,嘉奖大德,赦免小过,不要苛求一个人的仁义完备无缺。弯曲的应当使他直,但应该让他自己得到它;使他宽舒,但应该让他自己去求取;揆情度理,但应该让他自己去探索。大概圣人的教化就是这样,要自己通过探索寻求而得到它。自己探求而得到它,就会聪敏而且宏大。
经东方朔先生这一解释,方才明白,原来这“旒”的设计是大有深意的。据另一说此言还出自《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只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之后的内容跟《汉书》不同而已。
关键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所谓“徒”,就是同类或伙伴的意思,译为现在的话就是“朋友”。意谓过分要求与自己的意见相同或者要求所有人一举一动均符合自己的标准,那么就会没有人跟你同路,因为人总是有着各种不同的性格和待人处事的方式,出现摩擦以至矛盾、冲突就是必然的结果,此时如果不能以一种宽容的精神调和于其间,事势就将无法收拾,结局便是人心不附,众叛亲离。
所以,作为统治万民的帝王,头上戴个特制的帽子,帽子前面坠上珠帘,正是用来适当遮挡视线的,两耳旁边堵上玉块,正是为了适当降低听觉的。注意“蔽明”和“充耳”这两个词,很形象,屏蔽眼睛,塞住耳朵。做帝王的,主要精力要用在嘉奖大德之人,忽视和赦免人的小过失,千万不能苛求每个人都完美无瑕。可见,旒的设置意在提醒天命神授的皇帝,凡事也不可过分较真。
二、“免”(冕)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今天使用的“免”字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表示去掉、除掉的意思,例如:免除、免税、免费、免官、免检、罢免、豁免等等。二是表示不被某种事物所涉及的意思,例如:避免、免疫、免不了、在所难免等等。三是表示不可、不要的意思,例如:免谈、闲人免进。然而,“免”字的以上三种含义却都不是它的造字本义,“在所难免”的“免”也免不了它只是一种引申义。却原来,“免”就是为古人戴的帽子造的字,是“冕”的本字,因为戴在头上的帽子可以随时脱掉,故可引申出脱去、避免等意思。那么,要想对“免”与“冕”这两个字的根底究根穷源的话,先来看一看“免”(冕)字的字形含义与构字理据也就在所难免啦。
“免”(冕)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甲骨文和金文的“免”字形象地勾画了人的头上戴有帽子的状态。“免”字的甲骨文为合体会意字,上部为帽子,下部为跪坐的侧面人形,表示一个人头上戴着帽子。金文字形与甲骨文造字原理相同:前一个字形将下面跪坐的人形替换为侧立的人形,并且在帽子顶上增加了装饰物;后一个字形取正面人形头戴帽子形象。
上图的甲骨文和金文形体都只相当于今天写的“免”字,也就是说甲骨文和金文中并无“冕”字。作为战国大篆的楚系简帛文字(见上图容52)可能是至今看到的“冕”字的早期形体。
小篆的字形承继战国文字并略有变异,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说文》段注中的形体,突出了帽子上面的装饰物,美化了下面的侧立人形;另一种是《说文·冃部》的形体,又增加了一个表意构件“冃”,使之成了一个从“冃”、“免”声的形声字了。
小篆的两种形体经过隶变与楷化之后,便形成了现代汉字的“免”字与“冕”字,前者“免”已经转而去表达否定意义了,后者“冕”则接替了“免”字表示帽子的初文含义。
综上可知,“免”字的造字本义就是古人头顶上戴的帽子,它与“冠”字的造字原理的区别在于,“冠”侧重表示动词义(用手往头上戴帽子),“免”侧重于表示名词义(头上戴的帽子),因此,“免”是“冕”的本字,后人在“免”字上边又增加代表帽子的构件“冃”作为形符,于是“冕”成为“从冃免声”的形声字。
《说文》只有“冕”而无“免”字,《说文解字》卷七冃部:“冕,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紞纊。从冃免聲。古者黃帝初作冕。”
许慎的解释大致意思是:“冕”,就是大夫以上身份的人戴的帽子。它是一个“从冃免声”的形声字。上古黃帝时代就已经有冕了。其中“邃延、垂瑬、紞纩”这六个字的大概意思是:
“邃延”指的是下垂延覆。“邃”(suì)是下垂的意思。“延”指的是从冕的上部覆盖下来,《礼记·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郑玄注:“前后邃延者,言皆出冕前后而垂也。”
“垂瑬”指的是下垂的瑬珠。冕前后的垂珠叫做瑬(líu),其状俯仰逶迤,如水之流,故名。
“紞纩”是说带子是黄色的。“纩(kuàng)是黄色的意思,紞(dǎn)是古时冠冕上用来系瑱(tiàn)的带子,以黄绵缀冕两旁,下系玉瑱,又谓之珥,细长而锐若笔头,以属耳中,无作聪明,虚己以待人之意。
冕之言俛也,后仰前俯,主於恭也。在冕服制度中,根据功能、形制的区别,分为六种服色。谓大裘冕、衮冕、鷩(bi)冕、毳(cuì)冕、絺(chi)冕、玄冕。这六种冕服分别用于不同的场所,在纹饰和样式的使用上也有所区别。据《周礼·春官·司服》记载:“王之浩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絺冕;祭群小祀则玄冕。”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这六种冕适用场合与规格大致如下:
大裘冕:用于帝王祭祀天。为冕与中单、大裘、玄衣、纁裳配套。纁即黄赤色,玄即青黑色,玄与纁象征天地的色彩,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花纹,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
衮冕:用于帝王祭祀先王。为冕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上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
鷩冕:用于帝王祭祀先公、行飨射典礼。为冕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上衣绘华虫,火、宗彝三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
毳冕:用于帝王祭祀山川。为冕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绘宗彝、藻、粉米三章花纹,下裳绣黼、黻两章花纹。
絺冕:用于帝王祭祀社稷。为冕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绣粉米一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
玄冕:用于帝王参加小型祭祀活动。为冕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不加章饰,裳绣黻一章花纹。
六种冕的大体样式
总而言之,“免”字本就是为了表示“冕”的意思而造的字,即“免”字的本义就是“冕”。后来“免”字引申出了许多动词义,于是就将名词义的“免”写作了“冕”,这在汉字发展史上叫做“字形繁化”。汉字为了好写,人们乐于简化;而为了区别词义,则又不得不将其繁化,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然”与“燃”(添加火旁)、“冒”与“帽”(添加巾旁)、“莫”与“暮”(添加日旁)等等,所以一些搞汉字简化的人士鼓吹汉字一直是在不断简化的,这样的论调是不符合汉字字形的演变历史的。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一方面,人们为了追求书写的便利而倾向于字形简化(简省一些不必要的构件),而另一方面,人们为了追求表意的明确又倾向于字形繁化(添加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构件),于是汉字总是在简化与繁化的矛盾中发展演变着。
当然,自从“冕”字应用以后,“免”也不是绝对就不能用于名词的意思,在古籍中,它有时还可用于表示“去冠括发,以布缠头”的古代丧服,这就是名词的意思了。例如古籍中的“免服”(古代丧服)、“免袒”(古代丧服,袒露左臂,以麻布缠头)、“免麻”(居丧者,缠麻带于首、腰以示哀)等词语中的“免”就都是表示丧服的名词意思。
“免”本就是有身份的人的“冠”,变成了“冕”字就更加身价百倍了,然而帽子有戴的时候也有脱的时候,“冠冕”无论多么“堂而皇之”,多么积极向上,也免不了会引申出脱落、免除、分离、不允许等诸多的消极动词义,这是由事物的本质所决定的,大凡戴上去的帽子总有一天会被摘下来的,这就使得“免”字产生了诸多的引申义。
三、“免”(冕)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免”字的本义是古人戴的帽子,这个意思现在只能够从它的初文构字理据感悟到,由于它早已经专职用于表否定意思了,所以很难找到现存的文献书证例句了。
“免”字由其表示帽子的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一些直接或间接的引申义:
其一,帽子不是总戴在头上的,不需要戴的时候则会脱掉,故可引申为脱去帽子的意思,《广雅·释诂四》解释为:“免,脱也。”例如:“冠毋免。”(《礼记·曲礼上》)郑玄注:“免,去也。”再如:“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又如:“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战国策·魏策四》)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两种意思:
一是表示脱落。例如:“谓身不死得免去皮肤也?”((《论衡·道虚》))
二是表示离开。例如:“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
三是表示生孩子。换个角度思维,生孩子就是孩子从母体脱落,离开母体。例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国语·越语上》)韦昭注:“免,免乳也。”再如:“朔妇免身生男。”(《史记·赵世家》)又如:“'妇将免,吾欲勿行。’妇曰:'第往,吾期未也。’”(宋·叶适《庄夫人墓志铭》)可见所谓“分娩”就是指胎儿与母体分开,从子宫中脱落出来,这个意思的“免”后来写作“娩”。
其二,表示逃避,逃脱。例如:“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再如:“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汉·李陵《答苏武书》)又如:“安西之救至,竟免虎口之厄。”(晋·潘岳《马汧督诔》)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两种意思:
一是表示赦免,释放。例如:“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再如:“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春秋·僖公三十一年》)杜预注:“免,犹纵也。”又如:“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前所谴责,因而获免。”(唐·李朝威《柳毅传》)
二是表示罢黜,免除。例如:“遂免丞相勃。”(《汉书·文帝纪》)再如:“宰说,免成役。”(《《聊斋志异·促织》)
其三,表示去除,省去。例如:“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孔颖达疏:“免,犹止退也。”再如:“婚媾之私,群情之所不能免。”(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又如:“异时成功,可免河防之忧,而省久远之费。”(《宋史·河渠志三》)
由此又可引申出辞职、解职的意思。例如:“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庄子·天道》)陆德明释文:“言老子见周之末不复可匡,所以辞去也。”再如:“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又如:“未几即上疏,特参马士英,免为庶人。”(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
其四,表示避免灾难或罪过。例如:“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国语·晋语》)再如:“诚得如此,臣免死罪矣。”(《韩非子·内储说上》)
由此又可引申出不允许、不要的意思。例如:“旦夕公归伸拜谢,免劳骑去逐双旌。”(唐·韩愈《贺张十八得裴司空马》诗)再如:一概免谈;闲人免进。
此外,还有一个后起的“冕”字,它的基本意思是礼帽,是指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行朝仪、祭礼时所戴的礼帽。例如:“衮、冕、黻、珽。”(《左传·桓公二年》)孔颖达疏:“冠者,首服之大名;冕者,冠之别号……《世本》云:'黄帝作冕。’宋仲子云:'冕,冠之有旒者。’”再如:“九旒之冕,散耀垂文。”(三国·魏·曹植《七启》)
由此又可引申出戴礼帽的意思。例如:“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书·顾命》)再如:“诸侯适天子,必告于祖,奠于祢,冕而出视朝。”(《礼记·曾子问》)
根据上面对“免”(冕)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免”(冕)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四、含有“免”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免”字在常用成语中保留的文化含义大致有五种类型:
其一是表示免除的意思,例如:成语“未能免俗”的意思是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语见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任诞》:“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其二是表示避免的意思,例如:“在所难免”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所有的都难于避免。“仅以身免”的意思是指没有被杀或只身逃出了险境,语见战国乐毅《报遗燕惠王书》:“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
其三是表示不必要、不允许的意思,例如:成语“免开尊口”的意思是不必开口说什么,通常表示欲言者的要求不会得到同意。
其四是表示分开、分离的意思,例如:成语“免怀之岁”中的“免怀”是离开父母怀抱的意思,“免怀之岁”意谓三岁。源自《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后因此称三岁为“免怀之岁”。
其五是表示脱离、脱落的意思,例如:“临难苟免”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遇到危难时苟且偷生,源自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