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师是一盏明灯|李志辉

老师是一盏明灯

□李志辉
从2011年到2021年,十年风雨兼程,十载砥砺奋进,红旗实验学校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已经走过了十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我2014~2016年在红旗实验学校担任八四班班主任,任教八三、八四两个班语文课,借十年校庆征文的机会,往事漫忆,聊以抒怀。
有人说老师是蜡烛,燃烧生命之火;有人说老师是园丁,培育娇嫩花朵;而我说老师是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
在宜阳县红旗实验学校,有这样一帮好老师。他们的教学专业拔尖,他们的教育故事感人,他们是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追梦者。
他们躬耕教育一往情深,他们是学生最亲的人。什么是最亲的人?上课时,学生有点“怕”他们;放假了,学生回来纷纷“看”他们;毕业了,学生常常“想”他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师,这是神圣与责任的代名词,虽然平凡,但受人敬仰。
他们传道授业率先垂范,他们是教育梦的坚守者。什么是坚守者?他们叫醒每个黎明,用目光迎接第一个学生到班;他们送走每个黑夜,用脚步巡查到最后一个学生入眠。他们驻班守班,他们是班级编外一员,更是班内坚定一分子。他们在教室,学生不孤独;他们在教室,学生有底气。学生吃喝拉撒睡他们全操心,他们冲到学生身前忧学生之忧,他们退到学生身后喜学生之喜,学生的事就是他们的事。
在外人看来,他们忙的都是些小事:哪个学生不专心了,哪个学生情绪不高了,谁和谁闹别扭了,班级宣誓声音为什么小了,跑操激情为什么不高昂了,教室卫生哪块被扣分了,哪个宿舍拖后腿了,谁的作业完成不好了……但是细想起来,这一切都是顶天的大事,因为学生在学校的点滴细节,关乎着学生的学业成败,每一个学生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希望。当老师,呵护学生就是他们的天职,教书育人就是他们的事业。
阳光照在老师们的脸上,温暖却留在他们的心里。诗人艾青曾面对苦难的中国无比深情地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老师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他们爱得深沉;为什么老师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他们爱得深沉;为什么苦累还要选择这份工作?因为老师们对这份职业、这份工作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爱这个民族,爱红旗学校,爱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因为学校就是老师们的地,他们在这里耕耘,在这里收获。老师们更爱学生,因为学生就是他们的苗,每天需要精心培养,他们希望学生都成为明天蒸蒸日上的祖国栋梁。
总有一种力量让老师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老师们激情振奋,总有一种力量驱使老师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就是教育,它来自家长的期盼,来自孩子们的茁壮成长。每当看到孩子们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或取得的荣誉证书欢呼雀跃时,老师们心里收获着快乐、满足、幸福和成就。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永远行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随时整装待发,接受新的任务和挑战。
这是一帮好老师,他们躬耕前行,心系学生,情系教育,用人格诠释了“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内涵,用行动绽放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这是一帮好同志,他们的点滴“小事”如春风化雨,巧妙激发了学生兴趣,织就了经天纬地的教育事业。
园丁颂
桃李芬芳满园春,辛勤浇灌总是真。
三味藏书育栋梁,师恩厚重似海深。
微墨朱砂绘曦图,粉笔丹青细耕耘。
几度春秋发霜染,一心倾怀是园丁。
释疑授业不思艰,寂寂青灯夜未眠。
脉脉真情漫岁月,谆谆教导绕心田。
一支粉笔书今古,三尺讲台论世乾。
不管镜中两鬓白,唯望满园李桃鲜。
十载风风雨雨,春华秋实;十载历史积淀,辛勤耕耘;十年奋斗,十年发展,收获了教育累累硕果。
值此十年校庆之际,我只想对老师们说:苦痛并快乐,热爱并执着,幸福工作每一天。老师们,为你们点赞!同志们,请继续加油!
【作者简介】
李志辉:男,70后,汉族,本科毕业,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樊村镇人;90年代至今,先后从事教师、通讯员、秘书、办公室主任、新闻记者、编辑、人民陪审员等职,系多家媒体“特约撰稿人”;20多年来在国内广播电视台、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上,发表新闻、文学作品、学生作文200多万字,其中部分文章屡次获奖。如今事务繁忙之余,心无旁骛,依然笔耕不辍,时有文章见诸报端。实乃谓:不烟不酒一书虫,不歌不舞迷写作,凝聚舆论正能量,苦乐交融皆是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