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 | 学好象数必须掌握的中医知识

  什么是阴阳?现代人对阴阳理论研究很深,以至于和普通百姓越走越远。如果你是古人,你就会发现天上有“日”和“月”。日有白天、明亮、温暖的属性,月有晚上(不要用现代知识和我较劲,记住上面假释)、黯淡、寒冷的属性。那么地上的、世上的、人间的、自然的事物又怎样呢?需要分分类。

  让我们做个游戏。一个人手拿一面写有“日”字的旗,另一个人手拿一面写有“月”字的旗,中间一个元帅。元帅出一个题,然后问下面的士兵,谁认为有“月”属性的就走到月旗下,谁认为有“日”属性的就走到日旗下。久而久之,人们就创造了阴阳两字。现在大家看到了吧,原来“阴”是一块写有“月”字的旗,“阳”是写有“日”字的旗。这样的字在汉字中很多,例如:“隊”就是前面一个举旗的后面跟了一些人。

  原来阴阳只是两个定义,就是:

  凡是具有“月”及扩展属性的为“阴”。凡是具有“日”及扩展属性的为“阳”。

  仅有定义不够,关键要看它能否推出正确的结论。

  让我们作些推理,白天气温升高,清晨你在田野可以看到水汽蒸腾向上;夜晚气温降低,水珠在叶子上结露。于是我们有上为阳下为阴;水汽为阳、水珠为阴。再引申就有轻为阳重为阴。通过这样的扩展就能分析每个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于是就有了“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出入”、“男女”、“君臣”、“父子”、“父母”、“儿女”、“夫妻”、“好坏”、“痛痒”、“动静”等等。(几乎所有这些我们习惯的对字都是阳在前阴在后,可能和男尊女卑有关。)

  这些推理出来的属性是否正确就需要验证。古人通过长年累月的生产实践去验证,继承了正确的,放弃了不正确的,当然也有受条件限制未能证明出错误的。例如“南北”,古人只知南方热,北方冷。但如果放在现在,我们知道南半球的情况正好向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南北”阴阳属性的使用,只是要注意限制条件,到了南半球记得把它倒过来。

  不仅生产实践可以验证阴阳,现代科学同样可以验证。拿水汽与水珠来说,热力学证明同样温度的水汽比水珠含有更多的热。该热被称为潜热,当水汽变成水珠时该热会释放给外界,而水珠变成水汽时要向外界吸收同等量的热。

  看看中医常用的阴阳有:说人体的上下、表里、腹背、气血;说环境的燥湿、暑寒、风雨;说情志的喜怒、哀乐。当然还有很多,要写一页纸都不够,就不列了。

  推理:上为阳下为阴。

  证明:人的头部重量不到人体的2%却消耗了20%的氧气(数据记得不是很精确,因为是随意写作就不核对了,下面一样,大家不要引用)。化学知识告诉我们消耗氧气会产生热,热是阳的基本属性,所以上为阳符合基本定义。

  推理:表为阳里为阴。

  证明:人体表面集中了80%的毛细血管,我们知道毛细血管是向细胞提供养分的,毛细血管越多,这个地方的代谢(氧化)越强。

  有人说现代医学证明肝脏是代谢最活跃的地方。我说没错,但是肝脏的代谢主要是还原,是吸热。这个热量可以用现代化学知识计算获得。因为这是一篇科普文章所以就不深入了。

  也有人说人体表面温度低,体内温度高,所以应该里为阳表为阴。我在这里举个例,冬天,在北方有烧火墙的习惯。火墙的温度要高于室内,所以表为阳,里为阴;可是有人测量了室内温度,又到室外测量了墙的温度,说墙的温度比室内低,于是得到里为阳,表为阴。这里的错误是因为把一个事物的阴阳属性同两个事物的阴阳属性混在一起。

  同样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推出其他事物的阴阳属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气血”。气在现代科学中被说成子虚乌有的东西,实际上是对古人认识自然的无知。古人把所有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的东西称为“气”。用现代知识可以知道,当时有两样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1是空气,2是能量。“气血”就是有能量的血,用现代话就是运动的血。也就是运动的血为阳,静止的血为阴。当你读《内经》时遇到“气”用空气解释不了时用能量能很好地解释。身边没有《内经》,否则摘录几段。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研究的是有气的人——活人,而西医认为活人和死人没有区别,人死后不会少一个分子。中医看到了活人的阴阳属性,躯干为阴,神明为阳。这里用了“神明”两字是因为人们对这两字的误解太深需要说明以阻止那些极端科学主义者的胡说。

  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明,阴阳的结合体。

(0)

相关推荐

  • 北极寒潮来袭,大海没冰冻还“沸腾”了,大连青岛现“海浩”奇观

    冬季的时候,如果天气特别寒冷,大海也会被冻上,出现一望无际的海冰.今年1月初,一股从北极地区移动而来的冷空气团--"北极涡旋"来到我国,中心位置竟然到达我国内蒙古东部和河北.辽宁. ...

  • 寒极生热

    ​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 热气生清 这是一段 关于寒热 互换关系 经典论述 直接成为 后世医家 对"寒热转化" 的理论依据 但是新接触 内经的朋友 可能不是很明白 这里的阴阳 ...

  • 中医道理原来就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点资讯】

    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中医一直饱受争议,造成争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医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被神话,越来越玄乎,以至于出现极端的科学主义者攻击中医. 有人这样形容中医:中华医学,博大精深,保证健康, ...

  • 阴阳五行辩证推理,说明了什么?

    推理说明了中医辩证是演绎辩证,而不仅仅是经验的.我们有阴阳.五行的概念,有阴阳升降关系.五行生克乘侮关系这样的基本原理,在实际诊疗中,中医根据症状,运用概念.关系原理,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这个过 ...

  • 心肝脾肺肾的声音 | 学好象数疗法必学中医知识

    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然而却并不只是人们简单了解的望气色,闻体味,问表现,切脉搏,中医自古就很重视声音对于诊病的意义,其中的闻不仅包括闻气味,还包括听声音. 中医将人常发 ...

  • 中医讲的“自汗”,原来是体内阴阳失调的表现,太涨知识了

    中医讲的“自汗”,原来是体内阴阳失调的表现,太涨知识了

  • 如何辨别体质,《黄帝内经》告诉你 | 学八卦象数疗法需要学习的中医知识

    张其成 八卦象数疗法 2月20日 什么是体质?体质就是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每一个人身体的素质是不同的.但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一个人的体质也分为阴性和阳性.受<易经>阴阳哲学影响,中医经典& ...

  • 五行 | 学好象数必须掌握的知识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慢慢地认识了自然.早在类人猿时代就知道树木果子可以充饥:水可以解渴洗涤:土地则是基础,树长在地上,水流淌在地上.随着时间推移,人类知道了火.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到了石器时代 ...

  • 中医知识每日一读:伤寒杂病论之辨: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太阳病,发热,无汗,而恶寒者,若脉沉迟,名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若脉浮数,名柔痉.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日痉,为难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 ...

  • 中医知识每日一读伤寒百证歌 阴阳两感歌,阳证阳毒歌,阴证阴毒歌

    阴阳两感歌 伤寒热甚虽不死.两感伤寒漫料理.(仲景云.凡伤于寒则发为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又曰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故漫料理可也.)一日太阳少阴病.腹痛口干烦饮水. ...

  •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阴阳

    所谓阴阳,就我的理解在哲学范畴与西方的理论有共通处,其实就是事物的两个方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抽象的概念,是相比较而言的,所以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 ...

  • 『中医知识』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阳虚则寒:阳虚是人体阳气虚损,根据阴阳动态平衡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的偏盛.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 ...

  • 『中医知识』阴阳偏盛

    阴阳偏盛:即阴盛.阳盛,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阳盛则热:阳盛是病理变化中阳邪亢盛而表现出来的热的病变.阳邪致病,如暑热之邪侵人人体可造成人体阳气偏盛,出现高热.汗出.口渴.面赤.脉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