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波 | 百年家风传承人

三岔堡最北头的王家书房巷,有一位最受乡亲们尊敬的王家四叔,三岔村老一辈人称他为“书房老四”,这位四叔,做人低调,喜欢读书,一生非常注重传承家风家教。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最困难时期,他不住高楼大厦的王家老宅,偏住在堡子外南场里叫园子的地方,而且进了园子一直向内走,穿过一处象“樵楼”样的高大建筑,再下一个斜坡,又见一处小院子,其内有三孔窗明几净的窑洞,这就是王叔居住的地方。我曾多次出诊为两位老人看病,走进过这别开生面的静谧小院。
听我父亲说,王家书房巷有一处三院并列的王家故居大院,建筑规格很高的主院,前庭后楼,大门对面有用青石和水磨砖雕刻精美、宏伟大气的照碑,还有被三岔堡人们称为最高最大的、两层一松到底的古式楼房,门悬“进士及第”的新屋和右侧园子建筑也很有规格。
我看病时曾问过王叔:“为啥住在这里?” 王叔反问我“这里有啥不好吗?”接着给我背起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藓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通过这几次接触,我知道了四叔图的是清静,在这孔窑洞里,我发现四叔有些古书,枕头下压着几本书,大多我记不清了,好像是《曾国藩家书》、《了凡四训》,或是《千字文》《资治通鉴》吧!我刚拿在手中,四叔说:“快放下,看不得这些古书,如果被红卫兵看着,就收缴了。”他将窑洞看作“陋室”,在这修心养性,读圣贤、品人生、思故旧、改陋习、严自律、多醒悟。我知道四叔是位勤学奋进自强不息的老人,可算位老知识分子,用当时的话说叫自觉改造世界观吧!
东风水库的修建,四叔所在的生产队整村向南搬迁到叫“双石头”的地方,后来我家也南迁到叫“辘轳把”的地方,和四叔家只隔一条路,来往更方便了。
在一个寒冬凌晨4点,因四姨急诊到他家,进门放下药包,儿媳端来一碗冒着热气的牛油熟面拌汤,四叔说:“你兄弟去请你,我就叫她给你做的,快喝下暖暖身体!”用过药后,四姨的眩晕呕吐病慢慢稳定了,沉沉地睡着了。四叔说等天亮再回吧!
我坐在热炕上,四叔说他小时候,北巷老屋厅房挂着一幅名人写的《朱子家训》,作为家族处世治家的准则,共110句、521个字,以前能背下去,现在记不全了。四叔清楚的知道作者叫朱柏庐,是明代万历年间人。并说他每天“黎明即起”,从不睡懒觉。而且说他一生奉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想。四叔还给我解释文中有关“三姑六婆” “未雨绸缪”、“伦常乖舛”等等。
说到“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这条时,王叔说到他家有一本家书,都是文言文,记载着他家老祖先、明弘治十八年进士王亿的仕途。并说每年过春节时,除夕夜祭祀祖先很隆重,挂祖案、摆祭器、献贡品……用祭祖的形式传承祖训、家教家风。
我在编写《风雨百年三岔村》这本散文集时,王四叔已经去世,凤中退休教师、王四叔的小儿子王宗洲给我提供了写有王家先祖明弘治进士王亿事迹的家书部分内容:
《重修凤翔县志》(清 乾隆三十二年,罗鳌主修)载:“王亿:字本一,弘治乙丑进士(弘治十八年,1505年,凤翔县三岔堡人),授阌乡令(在河南省西部,今并入灵宝县)邑素冲,疲宦寺往来扰民,亿力为裁抑,邑称大治。丁忧归,服除,补浚县。不数月,浚又治。历升山东佥事、分巡辽东,皆以清直著。寻督饷京师。太监张忠弟举,素骄纵,揽解河南岁饷,侵没至数万,官吏莫敢谁何!亿任事,首发其奸状,杖之,举惶恐服罪。会狱,未具而举死。忠遂讦奏上前,谪戍海南。越五年,始放归。”
上文大意是:“王亿历任阌乡县令、浚县令、山东佥事,分巡辽东期间,皆以清廉正直称颂。后调京师负责督饷事宜。因太监张忠弟揽解河南岁饷,侵没至数万,官吏不敢言,王亿刚正不阿,首揭告发,并予审理,其惶恐认罪,下狱后未刑而死,张忠奏于皇帝,王亿遂被贬至海南。五年后释放回凤翔故乡。”
王家家书上写道:“从此,王亿无缘官场,回故乡三岔堡,创办王家书房,买桌凳教具、文房四宝,免费为乡邻子弟授课,传授“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儒家思想。”
明代的王家书房,成为三岔小学前身,为三岔村的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曾查阅《凤翔县志》:明代办小学两处(三岔,三里河),我推想,凤翔最早两处小学,可能因三岔堡有王家书房,三里河龙王庙有宗铭书院吧。
王家书房虽历经兴衰变故,但四百多年从未间断,故乡的老人们说过,从明末到清中期,三岔堡的文人、先生和官员,有很多都在王家书房读过书。 后来,三岔村人为了怀念明进士王亿,将三岔堡北巷(也称芮家巷),改称王家书房巷,所以说,“王家书房巷”的名字,是三岔堡一道靓丽的历史人文景观,包涵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王亿的清廉正直、秉公执法、心怀百姓、尚文重教的精神风骨和耕读传家、诗书济世的儒家思想为后代树立了处世作人的标杆,随着王家书房办学历史的延绵,这种家风家教一脉相传数百年。
一幅挂在客厅的《朱子家训》名人墨宝,规范了王家几代人的行为和理念。王四叔就是位好家教好家风的楷模。我每每去王叔家,他最爱讲给我的几句话是:
世间士农并工商,
各凭勤俭兴家邦,
殷勤事业朝朝有,
懒惰贪眠件件荒,
即是王公与宰相,
也要五更去朝王。
……
我牢牢地记在心里,我想这也就是王叔的人生信条和治家格言吧!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即使最困难时期,庄村院边,谁家有困难,他都放在心上,能帮尽帮。我见过有一年,快近年关,王四叔让孙子把几张20元的钱币分别送给南头的张振岐等几户困难人。
王四叔名叫王朴(1913—1999年)。在故乡老一代人眼中,名如其人,朴实厚道、崇德尚礼、乐善好施。人们口口相传的几件小事可窥见王叔人格:
在农业学大寨困难年代里里,我村有位贫民出身、一字不识的党支部副书记余金堂老人曾对我说过,他在解放前,靠肩挑卖菜度日,有一年腊月卖萝卜,将放在菜筐上的棉袄遗失了,在虢镇坡上冻得他打颤,路过的王四叔看到,立即将自己外套棉祆脱给他,并说:“快穿上,不要再还给我了!”老余说他记了一辈子。这类事不独有偶,九队王焕劳的父亲王忠老人,寒冬时节,穿戴单薄,王四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二话没说脱下自已的羊皮褂子,送给王忠老人,回家去慌称把皮褂子遗啦!
听我老哥说过一件“土场风波”的事,过去农村人家,盖土房子,垫厕所或垫牲畜圈等等,都需要用担子担土、用独轮推车从土场推土或用铁轮大车拉土,凡大户人家才有能力留出一片耕地做土场,不知为什么和挖土人家发生口舌,王家几个青年开始在土场口踏墙并准备安大门,不让别人在自家土场用土,这件事让王四叔知道后,连夜花钱叫帮工,将墙挖平。王四叔说:“水火都不难人,何况几车土哩!”这件事传为佳话。
如果说王四叔是位近代王家书房的家教传承人,那么王四叔的儿孙们就是一伙忠实的家风执行者。
王四叔长子王宗信和我同庚,也算我的一位世交朋友。他小时受王四叔的严格训戒,一生风雨兼程,也算家境殷实,平安和顺,家业兴旺,他给人印象是处事沉稳、待人和善、讲义气、是位看重职业道德的企业家。他在三岔村广收口碑,大家普遍提起他,只用四个字“老王好人”。
为什么民众都这样说呢?
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王宗信不忘初心,群众有什么难事急事,他尽力帮助,小到一个电灯泡、二斤猪肉、一个结婚用的罩子灯,大到缝纫机、自行车等,他都千方百计办到。我记得他为了一个乡邻买结婚用的穿衣镜,在几次无法买到的情况下,只好将自家一个还比较新的穿衣镜拆下,洗净后无偿送给。
1978年,王宗信放弃自己修马达和外出搞生意的“小家”利益,开始着手谋划阀门厂南迁的“全村大家庭”利益。
1980—1992年期间,王宗信坚持以诚信为本,以质量为生存,在数量上求发展的办厂理念,让这个村办企业当时闻名市、县。三岔阀门厂的产品,先后销往甘肃长城、咸阳彩虹、21军、新宝砖厂、四川广元09信箱和22信箱、其中船用小阀门通过88号信箱销往日本。王宗信也成了炙手可热的企业家。曾连任四届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三岔阀门厂多次评为县、乡先进单位,王宗信连续多年被评先进工作者。改革开放后,王宗信成为三岔村村办企业的领军人物,曾在凤翔县乡镇企业大会上作过经验介绍。
三岔村老支部书记高志杰总结 “三岔阀门厂精神” 时说过:“王宗信同志主持领导阀门厂工作期间,没有给村上抛下一分钱债务,没有亏欠过每一个厂员的福利和工资!五、六十个就业岗位,历时十多年时间,解决了多少个家庭的生产和生活困难。除每年及时交清村上管理费外,上百万元的固定资产、房产,就是王宗信和他的员工们一起辛勤打拼近20年,留给村上的公共积累和财富……”
八十年代初,三岔小学没有体育器材,是王宗信省吃俭用,花费一千余元为孩子们买来一副篮球杆,满足了学校上体育课的急需,这件事三岔民众赞声不绝。
再说说就我所知的王宗信有几件不为人知的扶贫帮困故事。有一位家庭困难户,因已过播种期还没钱买肥料,敲门走进王宗信家,半天低着头结结巴巴不好张口,王看出他有难言之语,就说你有啥困难说出来,我帮你解决,当他说明原因后,王给他掏出80元,还说不要你还钱,并送他出门时再三叮咛:“明天就去买化肥,一定要赶时间把麦种上”。这位陈姓乡党曾多次对我说“那一年,多亏老王伸手相助!”
有位哑巴中年人,来找我看病,正好王宗信从我后门口路过,他用手比比画画,又指指他旧衣服,又指他的脚和鞋,又竖起大拇指,又伸出三个指头,我看懂了他的意思,王宗信曾给他三次衣服和鞋子。
七队陈银善,妻子因病去世,日子过得十分紧涩,含辛茹苦养大儿子,争气的儿子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正在为学费发愁时,王宗信的长子王锋找上门来表示,自愿每年提供部分学费和生活费,直到大学毕业为止。这次善举,圆了个孩子的大学梦。 前几年儿子毕业有了工作,找王宗信来还钱,王宗信哈哈笑说:“当时承诺是资助,不需要还了,快安排你自己的事去吧!” 这件事,是老陈在看病买药时,一再向我表示“王锋父子的恩德我们全家永不能忘!”。
听原村主任说过,王宗信在第一次建校捐款大会上,提出不留名、不上碑的捐款要求,村上答应后条件后,他慷慨捐款6000元。后来我得知,原来是三个儿子(王锋、王昭、王刚)商量好,每人自愿各捐2000元,并提出不留名的要求。
听七队队长说过,他们队修路基时,无法筹集资金,王宗信将儿子打来的盖房钱1.5万元,捐赠给队上,解了集体的燃眉之急。
平平凡凡的人,简简单单的事,这些是我所了解王宗信的乐善好施的故事。有些人,十分富有,却不愿意做半点善事;有些人,稍有宽余,却愿意一次次的克扣自已,去救助他人,王宗信就属于后者。
为这些事,我曾反复思考:从四百年前王亿自费办王家书房,义务为乡邻儿童授课,后来王家人才辈出,家庭殷实,从王四叔这辈人坚持传承家教家风,再到今天王宗信以及儿子王锋等为建校不留名捐款和扶贫帮困的义举,再到王宗耀出众的书法、王宗周的儿子、凤翔美术家协会理事兼秘书长的王卫东的山水画作品广受好评,是何等的一脉相传啊!所有这些,证实了好家教人才辈出,好家风光前裕后。
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家”,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让我们人人重家教,户户讲家风,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李江华参加修改)

END

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

  • 家风家教系列动漫短片

    第一集 第二集     来源| 全国妇联 监制 | 牟玉冰 编辑 | 彭德培

  • 家和万事兴——博物馆里感受家风传承

    原标题:家和万事兴--博物馆里感受家风传承 "看,这个家庭五世同堂,有120多口人呢!"除夕上午,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家和万事兴--家教家风主题展"迎来了春节假期 ...

  • 「辉聊家风家教」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充分的信任他人

    父母尊重和信任孩子,孩子才会反过来更加尊重.信任父母.信任父母的孩子是不会说谎的,因此,和孩子相互信任,孩子说谎的情况就不存在了. 王叔非常重视时教育孩子的信任,他认为,信任可以培养孩子的诚信.有一次 ...

  • 周少波 | “赵氏医苑”六代人

    庚子仲秋时节,一位退休赋闲在家的老同学来我坐诊药店叙叙旧,闲谈中,提到离他家不远的六冢村街道中心路南.天主堂对面,有一处竖立着几尊关于五世名医内容石碑的"赵氏医苑". 这位老同学大 ...

  • 周少波 | 一座古墙传承村史

                 2020的夏收前的一天,一位年过七旬的料地村老先生周怀宝来我坐诊的药店说,他家祖藉周家门前村,很早很早时候,他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去紫荆山跟庙会,站在紫荆山顶,向北看,发现一处 ...

  • “忆峥嵘岁月·展红色风华”德艺双馨·百年红色传承人李宏伟

    个人艺术简介: 李宏伟,男,汉族,陕西富平人,渭南国画院画家,进修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书画王鸣放高级创作研修班,主攻花鸟,以画竹见长. 国家一级美术师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花鸟画研究会研 ...

  • 周少波 | 雍水湖畔故乡情

    我每每从东风水库大坝走过 昔日的"哗哗"流水声响在耳畔 依稀中 故乡的轮廓就在眼前 北河滩 百亩芦苇 蛙声一片 西河滩 绿草如茵 一群牧童把牛牵 老一代所说旳"二龙戏珠& ...

  • 周少波 | 清明节忆英烈—缅怀烈士王志贤

    我的高中同桌同学王永贤是烈士王志贤的堂弟,我曾先后两次去过他家,了解有关烈士的情况.老同学说,他志贤哥于1917年生于凤翔马村鹞子凹,1946年8月26日在淳化越过敌封锁线时,不幸以身殉职.他是一位机 ...

  • 周少波 | 毛驴大夫传奇

    有一段岁月跌宕起伏刻骨铭心,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令人难忘. 话说古代,传说八仙中的张果老,倒骑毛驴,演绎了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有位民间医生,骑毛驴行走在阡陌陋巷,拯救生命,留下&quo ...

  • 「发现·茅台」一位 “茅二代”百年老店传承人培训的感悟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起,茅台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许多经销商也就此走入了茅台大家庭,和茅台一起经历风雨,经历成长,喜获丰收.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茅台集团发展势头更快,面临的市场变化更多, ...

  • 周少波 | 一代关学尊师郑仕范

    凤翔张公祠复原图 凤翔县有一处风水宝地,它位于秦雍城.北魏小城及唐代凤翔城的三角地带.这里民风淳厚,人材辈出,历史文化积淀渊源深厚,南有秦穆公饮马池遗址,宋代更是水光涟漪.竹林楼阁,史称为" ...

  • 周少波 | 见证凤翔灵山六十年

    我第一次上灵山是1957年秋季,在紫荆中学上初中二年级时.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研究用一种叫"白垩土"做原料,烧制水泥.学校派我们初五九级甲班去灵山背回这种象似农村人叫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