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为何要停尸3天才下葬?扁鹊早就给出了答案

上线5天破了1.5亿播放量的《兴安岭猎人传说》,让吃瓜群众津津乐道。今天先不论电影题材是否恐怖,笔者想要分享的是电影中折射出的丧葬习俗。中国的丧葬文化是源远流长且独一无二的,自古以来,人们都重视死者,为了能让死者走得体面些,白事的规模会办得很可观。但也因为古代科学技术不如现代,人们办丧葬的程序里派生了很多带有迷信色彩的奇怪习俗,就比如现在还依然存在的停尸习俗——人走后,尸体不会立即下葬,而是需要停放几天才可以入土为安。

在停尸的前后,死者的家属一般会做:买水,即给死者沐浴;引魂,即用一些特定的仪式将死者的肉体和灵魂一并移到灵床上;烧落地纸,即烧纸钱或者让死者口含食物或钱币,以此给死者捎上些生前的东西。

停尸的那几天里,会在弥留之际为死者沐浴更衣,这衣服即是寿衣。寿衣的样式根据地方特色而不同。一般整套衣服不会有扣子,而是用带子系紧,“带子”即意味着死者后继有人。而有些地方,会给死者戴上有挽边的黑色帽子,帽顶上会用红布缝成小疙瘩,用以驱煞气。还有说法,寿衣的样式要符合传统,那样,即使已经时过境迁,死者走后也依然能够认祖归宗了。同时,停尸的最重要标志即是棺材不盖严,不封钉,甚至会给死者留出与头部等长的空隙。这即是大部分停尸习俗中所涵盖的内容。

有很多学者认为,停尸习俗其实和扁鹊有关。扁鹊是先秦时代的名医,拯救过无数人,也因此有许多与他相关的传奇故事,其中就包括了他成功让虢国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当时他刚至虢国,便听闻其太子突然暴毙,尸体还未入殓,于是他赶紧向虢国国君称他有办法让太子起死回生。虢国国君虽然秉持着怀疑的态度,但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死马当活马医,说不定能发生奇迹,就这样,扁鹊就被请入宫中为太子诊病。结果是妙手回春,成功将太子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

这个故事听上去确实玄之又玄,所以说其真实性还有待考证。停尸习俗是否一定因此而产生,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却依然能从这个故事中找到古人要停尸的缘由依据。

现代医学上存在一种说法,叫“假死”,即有些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休克、心脏脉搏跳动频率降低、呼吸微弱难以察觉、手脚冰冷僵直等类似死亡的状况,但其实只要合理治疗,还是有生存可能的。这一般只有经历丰富的专业人士,才能准确判断其是假死还是真死。扁鹊成功救活的虢国太子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不过,在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下,古人自己总结出了假死的规律,认为在停尸的几日内只需要细心留意棺材底下是否有什么东西滴落,就能判断死亡情况。一说是只要死者小便失禁,便说明死者还在新陈代谢;另一说则是观察滴出来的血,可以判断死者是否假死。

古代人一般采用土葬,若是死者为假死入殓,那岂不死得更加憋屈?历史中晋文公就可能是这样的情况,《左传》中有记载:“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这不禁让人怀疑,晋文公可能并非正常死亡,而是在棺椁中活活憋死的。

此外,停尸可能还有别的原因:一是死者走得太过于突然,根本不能及时为他挖坑下葬,便只能先暂且将尸体停放一处,等准备好白事之后再郑重下葬。

二是便于子子孙孙履行孝道。古代为官从商,可能都要远离故居,当亲人突然离世,可能是没办法及时赶回家中见其最后一面的。将尸体停放几日,也是为了不让远行的游子更平添莫大的遗憾罢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可能还得算迷信思想的影响。古人难以割舍对鬼神的信仰,并且认为人都是有灵魂的。而在人死后,灵魂便会离开肉体,但过几日却又会突然回来。秉持着这种想法,古人都乐意好好准备一番以迎接死者的灵魂,说不定他会选择再多徘徊一阵子。这也就给还在世的人以充足的时间,来准备些事物,打点好死者在阴间地府的事宜,希望死者能在死后少遭些罪。

诸如《红楼梦》中,秦可卿死后,贾府也会在她停尸的那几天里,请来道士到府上做道场,以此净化死者灵魂,让她能走得更加安稳。

尽管,停尸的习俗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但它却不是陋习,也不能算是糟粕,所以在现代社会里还有很多地方保留了停尸的习俗传统,毕竟当人生中重视的人离开,不想他马上火化,想再多看他两眼的心思当然是情有可原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