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卫灵公篇(二十四)

原     文
卫灵公第十五

15.24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释     解
老师说:“好德君子通过亲民、惠民、安民的行政,来实现治下的民众百姓知礼明义而守信,生活富庶安泰而愉悦,民风正直无染而仁厚。从政者的政绩,民众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对其进行称量和评价。对于从政的人,我都是以民众百姓心中的这杆秤为度量依据的进行诋毁和称赞的。如果我对谁有所称赞,一定是对他的行政有所考察核查之后的结果,考察衡量的标准就是民众百姓心中的这杆秤,就是民众百姓的安康幸福。三代的圣贤所依据奉守的也就是这杆秤,通过这杆秤才让仁德礼乐文明保持直道而行于今。”
释     字

《说文》:試:用也。从言式声。《虞书》曰:“明试以功。”式吏切。

《玉篇》:试:始志切。尝也,用也。

汉字“试”从言式声。式,从弋从工。工,本义是矩,即曲尺,有规矩、法度之意;弋,本为木桩,可作记数之用,有测量、准确之意。故“式”有规矩、楷模以及准确可信之义。张舜徽在《说文解字约注》中按:“《尔雅·释言》:'试、式,用也。’二字同训用,试即式之后增体也。本书工部:'式,法也。从工弋声。’工为规榘,乃行事之准,故有用义。”本义为测量、检查、考核,引申为尝试、试用、首次使用。

素     说
前一章通过子贡所问,老师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导,让人们体悟好德君子行政的亲仁不党的群居守正之道。本章通过“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的教导,让人们体悟好德君子行政所达成民风的率直淳朴,把握行政君子的毁誉标准在于治下民众的安泰幸福和长治久安。
老师说:“好德君子通过亲民、惠民、安民的行政,来实现治下的民众百姓知礼明义而守信,生活富庶安泰而愉悦,民风正直无染而仁厚。从政者的政绩,民众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对其进行称量和评价。对于从政的人,我都是以民众百姓心中的这杆秤为度量依据的进行诋毁和称赞的。如果我对谁有所称赞,一定是对他的行政有所考察核查之后的结果,考察衡量的标准就是民众百姓心中的这杆秤,就是民众百姓的安康幸福。三代的圣贤所依据奉守的也就是这杆秤,通过这杆秤才让仁德礼乐文明保持直道而行于今。”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斯民也”是“所试”依据和标准。由于后世人们的误断误点,从而导致对本章释解困难。从前面连续几章对行政君子的教导来看,本章应该对好德君子行政的成果进行评判检查了,本章正是对君子行政成果的考核依据的教导,让人们从民众的和谐幸福和长久的文明传承中领悟评价标准和依据。因此,“斯民也”就是“所试”的依据和标准。《论语》中“人”与“民”常常对举,本章“人”指有位者,“民”指治下的平民百姓。有人认为“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应该是另起一章,或者认为“斯民也”前脱“子曰”二字。今据定州汉简《论语》,本章的“子曰於人谁毁谁誉若有何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是在同一枚竹简上,根据定州简通常字数在19-21字的情况来看“斯”后少1-2字,接着下一枚竹简的文字是“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因此,从文本角度来看,本章当为一章,分为两章不是原初之意。鉴于以上情况,我对文本重新进行断读标点,将通常的“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重新标点为“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即将通常认为的问句“谁毁谁誉?”,当成了陈述句。将“斯民”作为“所试”的标准依据。通过这样的解读,可以清楚地看出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仁德境界。他已经深明“言不可达几”的语言常识,而“毁”和“誉”都是通过语言来对一个人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如果没有一个存之于心外的标准,往往会偏离公正。为此,孔子通过本章教导人们对一个人评说的毁誉标准:不是以己的好恶,而是以其治下的民众百姓的安泰和谐,以民心的直道为标杆尺度。这样就可以避免私心的妄评,避免“言不可达几”抑或“巧言令色”的蒙骗而失公允的误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