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釜到铁瓶(铁壶):揭秘日本铁壶的演变历史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通茶) 而解之。”茶最早起源于华夏,兴盛于唐宋时期,日本则通过僧侣来华取经学法时对茶文化进行汲取。镰仓幕府时期( 公元1185 年~1333 年)的高僧荣西禅师曾来华虔诚学法并习得宋时茶道,之后回到日本便写下《吃茶养生记》,此书被奉为日本茶学经典,荣西禅师则被尊为日本的茶祖。

  铁壶随几百年日本茶道演变而成。一般说的日本铁壶,在日本称为铁瓶或急须。在江户时代天明期(1780 年代)的古文书中记载有“铁瓶”,铁壶在庶民间开始普及便是在这个时期,而到了幕府时期民间铁壶的使用更加普遍。

  铁壶起初在日本茶道中被称为铁釜。铁釜是没有提梁和壶嘴的,煮沸的水要用竹勺舀出来。因为使用时极不方便,后来就有人在铁釜的一面造出一个向外倒水的壶嘴,俗称为“流”,又在釜的上面按了一个能将釜提起来的提梁,这样的铁容器就是铁瓶,也就是现在的铁壶。

  日本铁壶分为南部壶与京都壶两派:南部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南部,而是指日本历史上被姓“南部”的藩主统营的地域,其壶身与壶盖一体铸造,且古朴不加修饰,是寻常百姓家中的日用品。而京都壶,工艺精致,常镌刻汉诗词及文人绘画作为装饰,供殷实家庭购买,其壶身和壶盖并非通体铸造,壶盖是铜制的,属于收藏品范畴,以龟文堂、龙文堂、金寿堂、光玉堂四大堂号为代表。

  其中,龙文堂是日本铁壶史上第一家采用脱蜡法精铸铁壶的,名望影响日本及欧洲长达百余年。蜡铸法又称脱蜡铸造法,即先用蜡型雕刻成需要制作的形状,经过附砂、烤模后,将蜡融出,从而形成砂模,浇铸后将砂模打碎,取出成品。

  在龙文堂鼎盛时期,一年所造铁壶也不超过一百五十把,所以后世流传下来的当世铁壶极为稀有。龙文堂的创始人四方龙文制成的算玉型铁壶,上面铸有灵芝图案,色泽古朴,整体形态典雅敦厚,表面肌理斑驳淋漓,给人以浑朴之感。而波多野正平作为龙文堂家族二代釜师四方安平的其中一个得意门徒,在学艺大成后自立门户为龟文堂,且不断创新进取,除了堂内名釜师自成一格的壶风外,还有铸造了波千鸟系列的以山水、鸟、虫、兽、舟、桥、花、草、木为题材的铁壶,且其壶的提梁一律采用龟文堂发明的“S”形可拆卸式提梁。四方安平的另一位门生秦藏六在掌握了师傅的蜡铸法后对中国青铜器的文化研究极为热衷,在他后来所制的铁壶中总能隐约看到中国青铜器的影子,而且他还将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图腾纹样铸在自己的壶身和器件上,形成了其独有的风格。藏六釜师虽然没有创建自己的铁壶堂号, 但他造的壶体上一般都有“藏六居造”“藏六二世”“三世”“四世”“藏六造”等章款,其壶身落款“藏六”一直代代相传,也可等同于藏六堂。

  在日本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使用铁壶,铁壶具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传统,在当世多为茶道欣赏的雅玩之器,但其实用性也不可小觑。铁壶具有极强的导热性能。用铁壶煮水水开后,铁壶的保温效果好,这一点就可以使陈茶、老茶的香气、汤色完全激发出来。而且被铁壶烧开后的热水具有一定的二价铁离子,能够软化水质,使茶水入口更加顺滑、清甜、厚实且饱满。波多野正平初代所制的铁壶所用的铁都较为特殊,其表面都附有一层红斑,这种红斑铁壶跟其他铁壶相比,所软化的水更为可口柔顺,波多野正平初代小豆壶就是这种铁质,盈盈一握的小壶只够烧一壶水,这壶水的量只能泡一壶茶,但却也保证了每一壶茶叶都能泡到最好的水。

  日本铁壶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诸多壶上都铸有汉字诗词或汉字名言,有着中国书法绘画和茶文化的影子,很多老壶的壶身上都铸有汉字诗词或汉字名言。如另一把波多野正平初代的蟹兰花样的铁壶上另一面就是赖山阳的作品。而壶身或壶盖上的堂号和釜师标志也都用汉字来落款,龟文堂初期多用直式或横式的“龟文堂”“龟文堂造”等印记印在壶把下方与壶嘴对应处,底章则用“正平之印”“龟文之印”的四方章。

  日本铁壶不仅极具文人气质,而且装饰华丽细节细腻。一般采用生铁铸造的日本铁壶,部分铁壶选用铜制作壶盖,这是因为铁的壶盖一经蒸汽熏较易生锈,早期壶盖材质中有一种由七种金属熔铸车制的壶盖,通称“七宝铜盖”,这种铜盖看上去有紫铜、黄铜等好几种有色金属的颜色,有的还有浮雕式的自然凹凸肌理。日本铁壶中的好壶一定是原壶配原盖, 特别是名釜师的壶盖, 都是与壶身浑然一体。所以,就连在壶盖上的摘钮都别具匠心,每个堂每个名釜师都具有其不同的风格。壶盖的钮座也同样是别出心裁,花样百出。

  日本铁壶都是手工完成且每个都花费了釜师大量的心血,因为外形的唯一性,所以没有一个铁壶是一样的,据说当年波多野正平做一把壶从定制到交工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光定制就要当时一套房子的价格。但时至今日,那些极具盛名的制作大师几乎都已不在人世了,日本铁壶的制作高峰也已随着二战而中断(因战争对钢铁的需要,日本几乎将整体铁壶作坊全部关闭)。目前,除了日本南部铁壶仍有创作和生产,一直备受关注的京都壶在昭和年间已销声匿迹。

  现代的日本铁壶,大多为工业产品或是旅游纪念品,其精美程度和艺术成就也远远无法与当年相比。但据统计,日本老铁壶生产总量在三十万只左右,经岁月洗礼,如今保存下来的不到当初的一半了。曾经的日本铁壶,如今已可被视为百年难得的珍贵古董。

(0)

相关推荐

  • 如是我闻,铁壶何尔?

    摘要:日本铁壶的原型实出于釜,后来在釜的基础上加上了流与铉.铁壶式样虽繁复,但其核心不过流铉.身而已.流即是壶嘴,难于长弯,细,形式利导,却制作不易.铉即是壶把,无论单条铁还是裹铁,当类弧弓之势为上. ...

  • 原来每天用的铁壶也能拍卖,最贵铁壶149万

    茶壶,已经是我们日常饮茶不可缺少的器具.茶壶以宜兴紫砂.景德镇瓷壶和日本铁壶为最.紫砂和景德镇瓷壶我们已经非常了解并且能够很容易得到,而日本铁壶则不是最普通的饮茶之人都能得到的.日本是现代铁壶的发源地 ...

  • 中国高铁为什么能领跑世界?揭秘高铁核心技术!

    二十多年前,能坐着绿皮火车去远方,是许多文艺青年们的向往与梦想. 而如今,坐高铁已经是很多人出行的首选.高铁便捷.安全.性价比高,而且线路还越开越多. 想必小伙伴们也经常看到新闻里说,我国高铁又双叒叕 ...

  • 铁壶铁瓶:玩日本老铁壶入门篇,分享给爱茶道铁壶的朋友

    随着品茶及其茶文化的风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喝茶. 之前多数人使用随手泡,砂铫,铜铫,现在,烧水壶已经悄然改变,拥有一把合适的煮水壶,耐每个茶人的追求. 早在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约公元7 ...

  • 一真一假说瓷器(X29-仿铁锈斑玉壶春瓶)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看帖笔记,老窑瓷器系列知识普及. 发文2:一真一假说瓷器. 发文3:会议 ...

  • 日本铁釜的釜师传承体系:日本铁釜体系怎么划分?

    古芦屋与古天命皆属于古釜系,存世稀少,不易得见.除此之外,广为人知的则是京釜.江户釜.地方釜.且因年代未及古釜古老,尚多有可见之名物.釜系传承之脉络亦有可循,自应多所陈典. 京釜与江户釜皆出自两大系, ...

  • 日本铁釜知识大全:铁釜是日本茶室中的核心所在

    日本茶道用冈仓天心的一句话说就是--茶道基本上是一种对不完美的崇拜,就像它是一种在难以成就的人生中,希求有所成就的温良企图一样.那么,作为日本茶室中的核心所在,釜则承载了这一切. 村田珠光曾提出过&q ...

  • 日本铁壶在历史上也曾分两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用途

    在制造之初,铁壶就有了高低相差极大的两个身份:一是家庭日用,一是馈赠收藏或煎茶礼用. 家庭日用的铁壶只是作为一个煮水器来使用,这类铁壶更讲求实用,在铸造方法和表面修饰上花费的工夫较少,以此提高产量,满 ...

  • 日本铁壶与中国文化:痴迷中国文化的日本铁壶名师

    对于日本老铁壶的缘起,精确年代较难归一,然说及铁壶始祖都是绝对不可脱离茶道的. 日本茶道史载应溯源于中国的唐朝,当时日本国家派往大唐的僧侣将中国的佛教与茶文化带回本国的同时也将中国的茶种遍全岛: 及至 ...

  • 日本铁壶的历史长达三四百年:铁壶为何令茶器藏家如此着迷

    茶人为远道而来的宾客司茶,选一套心头好的茶具,备一套最顺意的摆置,而茶则带着丝丝清香,这样的一次茶会,最是令人神清气爽. 但茶会从来都是这么简单的一场品饮. 茶人不紧不慢地燃香,提壶,煮水烫杯.置茶, ...

  • 日本铁壶发展历史的五个阶段:从兴盛到衰落再到复兴

    铁壶的历史短到只有两百多年,虽然如此,可它"出生"并且"成长"在日本最动荡的时期,所以它依然经历了沧桑的起伏兴衰. 发轫期:1780年左右-1800年左右 这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