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膈散及医案
【 来 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太医局, 1078-1085
【 处 方 】川大黄 朴硝 甘草各600克 山栀子仁 薄荷叶(去梗) 黄芩各300克 连翘1.2千克
【 用 法 】上研为粗末。每服6克,水300毫升,入竹叶7片,蜜少许,煎至21
【 功 用 】凉膈泻热。
【 主 治 】上、中二焦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大便秘结,小便热赤,以及小儿惊风,舌红苔黄,脉滑数。
禁忌与方论
【 禁 忌 】体虚患者及孕妇,忌用或慎用本方。
【 方 论 】本方所治之证,属上、中二焦积热所致。方中重用连翘清心肺,解热毒,是为主药;配黄芩清心胸郁热;山栀子泻三焦之火,引火下行;薄荷、竹叶外疏内清;用 朴消、大黄荡涤胸膈积热,是借阳明为出路,以泻下而清澈其火热;又用白蜜、甘草,既能缓消、黄峻泻之力,又可调和脾胃。凡证属于上、中二焦邪热炽盛者,均 可用本方加减治之。
凉膈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二。
【组成】防风 荆芥 桔梗 山栀 元参 石膏 薄荷 黄连 天花粉 牛蒡子 贝母 大黄各等分
【用法】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服。
【功用】疏风清热,化痰利咽。
【主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盛,膈间有火,大便秘涩。
凉膈散
【组成】黄芩 、黄连、栀仁(各酒炒)、连翘、桔梗、甘草各等分,薄荷叶半钱。
【来源】《万氏女科》卷二引东垣方。
【主治】妇人妊娠热病。瘟疫火热不解,伤寒余热不退,及六经火。
【功效】清热。
【用法】上为散。水煎服。
临床应用
支气管扩张咯血应用本方加减:大黄、芒硝、甘草、薄荷、淡竹叶各6g,连翘、山栀、黄芩各9g,蜂蜜18g(兑入)。日1剂水煎服,10-15剂为1疗 程,视病情而定,一般不超过2个疗程。支气管扩张症咯血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5-37岁;病程3个月至15年,均经临床。实验室、X线 片检查及部分患者行支气管造影,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咯血。大咯血(大于500ml/日)2例,中咯血(100-500ml/日)22例,小咯血(小于 100ml/日)6例。本组患者均在促进脓痰引流和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的原则下,在西药止血治疗无效停用时给予凉膈散加减治疗。结果:显效(咯血停止, 相应症状基本消失)22例,占73.3%;有效(咯血与其相应症状有所好转)6例,占20%;无效(反复大量咯血未减轻,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占 6.7%;总有效率为93.3%。临床观察显效最短时间为2日,最长为2周,平均7日。
药理作用
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制作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3个不同剂量凉膈散组、LPS+地塞米松组,伤后 1、2、4、8、16h观察各组大鼠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组织通透性指数、肺组织含水量及肺系数,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差异,结果:LPS 4h后组肺间质水肿,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和血浆蛋白渗出;氧分压降低,肺湿干重比、肺系数及肺通透性指数均显著升高,地塞米松,凉膈散各组均较 LPS组显著下降,氧分压值升高.结论:凉膈散对内毒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加减法 A.如上焦热重伤津,心烦口渴者,则加天花粉10 麦冬10
B.如果火热上炎,导致口舌生疮者,加玄参12 金银花12 青黛2
C.若病人咽喉肿痛甚,则加玄参12 山豆根9 射干9 蝉蜕6
D.若小儿积热内盛,引致惊厥,则要加入钩藤10 羚羊角4 天麻8
方解
本方证为中、上焦邪热壅盛所致,造成上焦心胸热盛,中焦肠胃热结,但偏重于上焦胸膈实热。本方中黄芩、桅子苦寒泄降,清泻胸膈邪热;连翘、薄荷辛凉轻清,清散心胸邪热;大黄、芒硝泻火通便,引邪热下行;竹叶清心利尿,导热外出;甘草、蜂蜜清热润燥,调和诸药。
各家论述
①《医方考》:黄芩、栀子,味苦而无气,故泻火于中;连翘、薄荷,味薄而气薄,故清热于上;大黄、芒消,咸寒而味厚,故诸实皆泻;用甘草者,取其性缓而恋膈也;不作汤液而作散者,取其泥膈而成功于上也。 ②《医方集解》:此上中二焦泻火药也。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升散于上,而以大黄、芒消之猛利推荡其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缓之也。 ③《张氏医通》:消、黄得枳、朴之重著,则下热承之而顺下;得芩、栀、翘、薄之轻扬,则上热抑之而下清,此承气、凉膈之所攸分也;用甘草者,即调胃承气之义也;《局方》专主温热时行,故用竹叶。 ④《古方选注》:薄荷、黄芩,从肺散而凉之;甘草从肾清而凉之;连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