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一块大洋抵现在多少人民币?
鲁迅在日记里提到,民国初年,他和三个好友在东来顺吃了一顿涮羊肉火锅,花了一块大洋。1912年,一块大洋可以买到40-60斤大米。
所谓“大洋”,是民国时期发行的一种银元,采用银本位制,每个大洋含银比例约八九成,含纯银约23克。民国初年的大洋主要是袁大头。除了大洋,还有小洋,也叫银角,大约十个小洋换一个大洋。
大洋的购买力,在不同的时期、对比不同的参照物,都会得出差异巨大的结论。比如民国初年,同样一块大洋可以购买60斤大米,又可以购买8斤猪肉,用如今大米的价格(按照4元一斤)来衡量,一块大洋相当于240元;用如今猪肉的价格(按照20元一斤)来衡量,一块大洋相当于160元。所以,单纯地估算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人民币,得出的结论并不准确。
大洋
我们最好还是回到民国初年,用当时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来感受一块大洋的购买力比较直观。
1917年,一个十六岁的小伙子在河北阜平县的一家店里当学徒,过年的时候老板给了他三块大洋,他高兴得合不拢嘴,说自己从来没见到过这么多钱。
北洋时期,河北省内的小学老师每个月的工资大约四五块大洋,南方经济发达省份的小学老师每个月的工资大约七八块大洋,北平铁路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大约十块大洋。
1918年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在当时的北平,一个五口之家每年的最低生活费大约一百块大洋。
相比普通人,民国初期大学老师和教授的工资待遇就高多了,可以说,除了宋朝,文人的待遇在民国时期是最好的。当时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每个月的工资是六百块大洋,文科学长陈独秀每个月的工资是四百块大洋,大学里面正教授每个月的工资是三四百块大洋,普通教授每个月的工资在一百八到二百八十块大洋不等。1917年,刚刚入职不久的胡适,拿到了第一笔工资收入,二百八十块大洋,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马上给家里写了一封家书:“适初入大学便得此数,不为不多矣!”
鲁迅
下面我们就重点来说说鲁迅当时的收入和消费情况。
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鲁迅赴南京担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包吃包住,每个月三十块大洋的津贴。八月,鲁迅被大总统任命为北京政府教育部佥事,就来到了北平。
在北平,鲁迅的工资大涨,月薪二百块大洋,后来又涨到三百块大洋,这份工资一直持续到1926年。除了工资收入,随着名气的增加,鲁迅渐渐地又多了讲课收入和稿费收入。刚开始鲁迅在大学里讲课是免费的,后来就收费了,邀请他讲课的大学也越来越多,1924年,鲁迅一年的讲课费就达到了八百多块大洋。同年,鲁迅的稿费收入达到七百块大洋。
1912年8月,刚到北平的鲁迅跟朋友下馆子,“同季巿饮于广和居,每人均出资一元。”鲁迅和朋友在广和居搓了一顿,结账时实行AA制,每人花了一块大洋。这个广和居可不简单,它是京城“八大居”之一,鲁迅最喜欢来这里请客吃饭。
鲁迅下馆子
每月几百现大洋,一般人家真花不完。鲁迅也是变着法儿的花,他又是个十足的“吃货”,所以北平城里数得着的饭馆他都去过,比如致美楼、便宜坊、集贤楼、览味斋、同和居、东兴楼、杏花村、四川饭店、广福楼、泰丰楼、新丰楼、西安饭店等。
在北平期间,鲁迅在西城区阜成门内买了一座三开间的小四合院,花了三千五百块大洋,算上中介费、装修费等,总计四千四百七十五块大洋。
1926年,鲁迅南下厦门。1927年,鲁迅辗转来到广州,这里的饮食消费比北方高,“广东一桌翅席,只几样菜,就要二十多元。”不过也有便宜的地方:“食品较城市便宜,我们三人在北园饮茶吃炒粉,又吃鸡,菜,共饱二顿,而所费不过三余元。”
胡适
二三十年代,鲁迅每个月的综合收入能达到六七百块大洋。不过跟胡适比起来就小巫见大巫了,这个时期胡适每个月的综合收入能达到一千五百块大洋。鲁迅在报刊上发文的稿费大概每千字两块大洋,胡适能达到每千字六块大洋。胡适出版图书的版税更是高得惊人,达到了百分之十五,这或许是民国时期的最高标准了。1928年,胡适收到一份亚东图书馆寄给他的单据,是他几本书籍的稿费和版税收入,达两万多块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