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上价值」必备的高级专题 | 「主流文化与亚文化」深度解读

#欢迎来到秃头周五干货放送#
5G专题
区块链专题
电商直播专题
短视频专题
县级融媒体专题
☝🏽
又到周五了!后天秃头所就要组织模拟考了!
那今天就让我们搞一个能帮大家模拟考刷刷刷加十分的牛逼升华类专题!很多同学都会问不知道答题怎么深入,其实很简单呀,所有的社会表层现象本质都是「文化互动」 。
饭圈的背后是亚文化、《后浪》的背后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互动、《在一起》背后是主流文化构建的意识形态——我们肉眼所能见到的所有社会现象,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
而当下的互联网文化早已不再是亚文化解构主流文化或者是主流文化引导社会,在无数小众文化、边缘文化的背后,在b站、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的作用下,在主流媒体入驻视频平台与亚文化平台主流化传播的背后,社会最典型的特征即「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互动」
今天就来讲讲这个专题,本花走了,请出周五专场嘉宾九尾猫学姐。


☝🏽
   概念先行一下下  
亚文化研究起源于芝加哥学派。20 世纪 20 年代起 ,美国芝加哥城市学派对城市青年的“越轨”行为进行研究 ,以“民族志”的考察为研究方法 ,从社会心理层面研究“越轨”行为的原因 ,开启了亚文化研究。芝加哥学派认为 :“亚文化的身份是由一个人所处环境决定的。”社会学教授戴维·波普诺在《社会学》中这样界定亚文化 :“当一个社会或某一群体既拥有亚文化的某些特征 ,又具备其他群体所不包括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亚文化是一个相对概念 ,是指与主流文化相对的非主流的、边缘的、局部的文化现象 ,它与主流文化既矛盾又相融互补 ,并与主流文化一同构建整个社会的文化。
20 世纪社会的主流意识是精英主义 ,亚文化作为小众群体一直是被忽视的存在。现代大都市的发展、人口密度的增加催生了各式各样的社会文化问题 ,青年亚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文化子系统。伯明翰学派受到芝加哥学派的启发 ,将青年研究与大众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学习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独特的研究路径。
伯明翰学派对青年亚文化持一种积极的价值判断 ,认为青年以积极的方式来消费文化产品 ,以独特的方式对当前社会进行批判 ,是对统治话语体系的象征性的抵抗。在互联网的普及下 ,新媒体环境的青年亚文化在精神层面上有了质的改变 ,对统治话语权的抵抗到融合,有了更丰富的延展性。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逐渐演变为与主流文化既抵抗又相融的新的文化形态。
好啦~以上就是对于什么是亚文化的一个总结和综述。
亚文化其实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在网络空间当中,亚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越来越繁盛,早些年的二次元、虚拟偶像、弹幕等等已经有破圈之势,而网红文化和粉丝文化也早已因为互联网由过去一个小众圈层的文化到现在边界不断模糊,不断扩展的文化形态。
不管是是去年轰轰烈烈的“阿中哥哥”饭圈女孩出征,还是今年周深一首《达拉崩吧》让更多人认识到了虚拟偶像洛天依、五四青年节引发无数吐槽的B站《后浪》,我们都可以看到,目前亚文化逐渐呈现和主流文化融合的发展趋向,换句话说,在商业资本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之下,亚文化正在被收编,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企图用亚文化不断扩展自己的舆论宣传阵地,以引导影响更多的青年群体。
☝🏽
   真题走一波  
再看考题,其实考题从来没有忽视过亚文化,但是出题也是相当的克制和谨慎,问到的都是一些已经发展多年,体系成熟,较为中立,不那么敏感的内容。
· 什么是弹幕?弹幕的传播功能及特点?(19西北大学)
· 网络民族主义事件举例、特征、评价(17北京大学)
· 表情包的流行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18深圳大学)
· 论述网络表情包的产生(17苏州大学)
· 试举例分析网红经济与粉丝经济(18中国传媒大学)
· 请结合案例,分析粉丝文化现象(19西南大学)
其实通过真题的整理可以看出,其实直接用“亚文化”来作为关键词的很少很少,因为不得不说亚文化涵盖的类目实在是太多了,每一个单拿出来都可以作为一个论述题够你洋洋洒洒写上一篇。
“粉丝文化”“网红经济”无疑是老师最偏爱的,而“弹幕”和“表情包”紧随其后,除此之外“盲盒”“丧文化”“土味文化”“佛系青年”“嘻哈摇滚”等等都已经有丰富的论文在研究,也在可能出题的边缘暗戳戳地蠢蠢欲动。但是但是,太多了对不对,你很难每一个都去做专题都去长篇大论地背,首先,出题的概率还是小,不值当;其次,太多了也没办法面面俱到。没关系,来看看下面,希望能帮你解决一点小问题。
虽然但是,很少会有学校直接从“亚文化”这个词来进行问题设置,但是我们还是要从亚文化这个词开始说起,因为你如果搞清楚了亚文化的存在逻辑,在面对一些细分的内容时候,这些都是可以搬运通用的
🌈
🌈
  从亚文化开始说起的专题内容  
X
第一部分
亚文化的内在逻辑
(一)拼贴与同构:情感满足与自我重构 
“拼贴”这一概念由符号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其著作《野性的思维》一书中提出,作者将之理解为古代人类的祖先通过拼凑的手段,在原本的体系与含义里产生新的内涵。就亚文化生产与传播的主体而言,他们在亚文化符号的创设与传播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获得身份的重塑和群体的认同。例如,相当一部分的“符号表达”相沿成习,如“腐女”“葛优躺”“网红青蛙”等,在亚文化的语境下有着不言自明的含义。
(二)互动与认同:青年亚文化的群体建构
霍尔提到“年轻人对风格的追求,实际上是更深的对意义和生活模式的认同追求的一部分。它是年轻人成熟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阶段,是一种对认同的追求”。青年亚文化代表当代青年认清现实后的退缩式反抗,基于相似的环境与内心浸染,青年群体产生了相似的情绪反应,逐步形成“部落化”的亚文化圈。如今,以“丧文化”“佛系”为首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形态成为各大社交部落中又一股文化热潮。
(三)消极的抵抗:用狂欢消除日常压迫 
抵抗是亚文化的三大主要特征之一,亚文化借助戏谑的表达方式,对主流文化进行仪式抵抗。这种抵抗表面上是逃避现实,带有消极色彩,但其主要目的是慰藉、鼓励自我。亚文化主体们通过拼贴、创造新符号的形式自嘲,慰藉自我,呈现出后现代特质的网络狂欢。用一种温和的反叛方式完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和情感诉求。
【仔细想想,是不是不管是弹幕、粉丝、表情包、嘻哈摇滚...他们的存在发展,都可以用这个逻辑来进行解释。】
X
第二部分
亚文化与互联网
现在没有什么东西能逃得过“互联网背景下”和“网络空间下”,那么如果加上了时代的背景,请你论述网络空间下青年亚文化的存在与传播,这又要怎么回答呢?
1.技术层面:新媒介赋权于青年亚文化
“赋权”意味着,弱势群体可以拥有改变和提升自己权力现状的可能。青年亚文化个体能够主动利用新媒介重新找到个体身份定位与搜寻到志同道合者,从而主导自己的生活和环境。各种青年亚文化群体被互联网所激活,他们开始利用新媒介工具全面开启各种文化实践,悄然“对抗”着当下的权威文化。他们竭尽所能地消解主流与非主流之间的森严壁垒,运用各种先进的媒介技术,解构既存的文化类型,进行亚文化空间创设。
2.身份层面:个体激活与群体认同
吉登斯认为,自我身份已经成为自反性的、有组织的谋求。自反性意味着对自我行动的反省,使个人透过边缘与主流进行对话,进行自我身份认同。青年人利用新媒介自我赋权,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要求,也为自己按照自我的生活方式生存创造了机会,在与主流文化抗争的同时不断地进行自我的重新定位,而 与此同时他们在抵抗过程中也会建立一个“情感共同体”,以满足以往个体身份不被满足、被压制的、被忽视的欲望与梦想。
3. 组织层面:亚文化空间创设与自治
借助新媒体的便捷性,这些孤立的个体开始在网络平台用风格与技术标注出自己的文化实践空间。由于喜好与观点较为一致,青年亚文化之间以情感进行联结,不带有明显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倾向。他们所建构起来的象征性的文化空间能为其成员提供着价值确认与共享身份的强烈情感归属。同时他们也建立了各具特色的自治管理模式,通过自身的文化实践建立一整套仪式与规范,以保证自己圈子的长期存在
例如,弹幕网站B有着独特的准入门槛。若想成为B站的永久会员,就必须参加入门考试。但是,这些题目大部分都是关于ACG方面的知识,若不是真正的二次元迷,终究难以确保考核顺利过关。这种“考试”成为B站筛选出核心用户群的有效方法。
 4.生产层面:亚文化产品的创新与传播
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群体在网络上“发声”,用新技术创造亚文化语言符码表述风格与意义,用恶搞、拼贴、戏仿等多种手段调侃、解构经典与权威,其文化实践与亚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证明着自身强大的文化生产力。策略性的盗猎、解构、消费、讽喻、恶搞、篡改—已经成为青年亚文化群体构建自我话语方式、抵抗主导意识形态的特殊的抵抗仪式。
例如鬼畜对于各种历史人物、明星人物进行的戏谑化技术处理,隐藏着与当下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规训”策略的对抗,满足了亚文化群体娱乐的狂欢心态,在不断消解大众文化、超越官方话语的过程中彰显自我个性,形成了自己“另类的价值体系”,消解原有的价值,从而呈现出全新的狂欢面貌。
【所以,是不是该拿小本本记号了,技术层面、身份层面、组织层面、生产层面。这个框架以后遇到文化类题目是不是就可以想想怎么用了?】
总结:亚文化“出圈”、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亚文化从局限于边缘群体内部的小众化传播不断朝着大众化传播的方向发展。在前网络时代,由于物理时空的限制,亚文化的辐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在一些圈群内部流转。在网络时代前期,人们打破物理时空的限制,建构出超越现实空间拘囿的生存状态[5],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容易接近,由此促使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和价值理念的人在更大范围内聚合,亚文化圈群的规模迅速扩大。
当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在网络空间具备了价值转换和变现的能力时,网络空间亚文化圈群不仅在规模上得以进一步扩大,也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X
第三部分
亚文化与主流文化
❗️ 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收编
1、收编必要性:社会认同的形成
将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有效、自然地融合起来,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发挥主流文化引导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青年亚文化的传播特点,探索主流文化与其交融、对话的契合点,减少主流文化传播的阻碍,探索主流文化传播的新模式,更有效地促进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社会认同。
2. 商业变现的推动

亚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传播过程中实现了文化资本的累积,“流量”使原来难以衡量的文化资本价值具备了“等价转化”的参照系,更多的“流量”代表着更高的估值。亚文化生产者和传播者可以通过获得使用者的打赏或付费、收取广告费、接受资本市场的投资实现流量变现。变现不仅创新了文化生产的获利模式,也丰富了文化传播的价值意蕴。这极大地促进了网络空间亚文化的发展。
❗️ 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融合策略
1. 破壁与嵌入——交流平台的融合
首先要做到“车同轨”,需要有共同交流的平台与对话的渠道。一方面,亚文化群体需要不断交流接触,探寻向主流文化接近的路径,寻求更多与主流文化合作、对话的机会。另一方面,主流文化也要积极主动地接纳青年亚文化,与青年亚文化活跃的新媒平台开展内容创作、人才培养等多种合作,运营主流公众号,培育流行主流文化内容,培养红色网红。
2.符号再造与形式创新——共同话语的建构
其次要做到“书同文”,需要建构共同的话语。青年亚文化的表征需要借助符号的传播来实现,在新媒体环境下,大量的青年亚文化符号被创造与快速传播,如广为流行的“给力”“点赞”“奥里给”等词汇。其语言能指在流行传播中逐渐清晰,呈现出正能量特征,并逐渐被主流媒体接纳,进入主流文化的话语体系。青年亚文化并不排斥主流文化,排斥的是传播形式的单一与教条。两种文化共同话语的构建,需要主流文化关注青少年所想所爱,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与创意,用青少年喜爱的元素与形式不断创新文化符号。
3.同辈激励与代际弥合——集体记忆的唤起
最后要做到“行同伦”,这就需要唤起两种文化群体共同的集体记忆。赫伯迪格认为,青年群体的集体记忆与父辈文化之间存在的不一致性,在亚文化形成、个体身份认同、群体沟通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达成两种文化的融合,共同的集体记忆显得尤为重要。唤起集体记忆,一方面需要寻找民族、代际共同的美好记忆,以弥补代际的情感鸿沟,达成文化和解;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仪式的构建,唤起亚文化成员的情感共鸣,实现同辈激励。
❗️ 网络青年亚文化治理
1.由冲突管理到协调治理的思维转换
冲突管理思维下的青年亚文化是从属于社会主流文化,处于文化生态系统末端和权力中心边缘的具有一定抵抗意识和冲突意味的文化形态,因而“管控”成为最直接和最必要的手段。与冲突管理思维过于强调依靠强制性的权力不同,协调治理是一种以引导和规范为主要特征的吸附式治理,主张在青年亚文化治理过程中将强制性权力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倡导在主流意识形态适度监督下青年亚文化的充分自治,强调引导和规范在青年亚文化治理中的重要性。
2.由社会本位到关系本位的范式变革
社会本位思想反映到网络青年亚文化治理领域,体现的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范式,是与冲突管理思维一脉相承的。关系本位的建构范式就是时刻将视野投向人与社会之间的广阔领域,在动态的过程中探讨个体价值和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路径。面对网络青年亚文化,要尊重青年的创造天性,并充分认识青年在某些领域的超前性与引领性;要尊重青年的合理需求,充分挖掘网络青年亚文化对青年的凝聚功能;要善于汲取网络青年亚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进入主流文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破坏性,充分释放网络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映照功能。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是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治理的关键一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引导机制,必须符合新媒体语境下青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增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和感知。要充分认识网络空间青年社群的流动特点,善于利用新兴媒介技术,整合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承载手段,不断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大众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网民社会情感的主要寄托。

亚文化大概就是这些了,还有点时间咱们来看看一些具体的细分类目?下面呢肯定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就从一些比较容易出考题的角度来给大家做一个启发吧~

🌈
🌈
  网红文化  
X
第一部分
网红文化的价值困境

1.表象与现实的错位:价值选择偏差
在网络世界中,职业化的网红们或者大肆展示所谓上流生活,毫无底线将炫富拜金、网络暴力、整容色情等作为展示的手段,或者不遗余力地“展示”自身经过美化加工过的成功经历、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社交方式等,宣扬了一条条通往所谓“成功”的捷径,使得青年将“走红”与“成功”等同起来,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认为不通过踏实的奋斗也能“一夜成名”“名利双收”,陷入迷思幻想中不可自拔。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抛弃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规范和约束,从而进一步造成了青年价值观功利化、虚荣化、去信仰化的现实表征。
2.物质与精神的合流:消费理念倒置

时尚博主、美妆达人和电商网红等网红群体发展势头更为迅猛,他们以吸引和动员粉丝消费为主要目的,构造了以分享、互动、信任和社群为基础的网红经济模式。实质则是以物为载体,通过传递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粉丝,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合流。他们将产品描述为“生活美学”,宣扬日常的衣食住行都必须具有美感与美学素养,彰显优雅精致的生活方式、追求有品质的生活态度。而这造成的结果是人们在购物、消费的过程中更加冲动、追求流行,更加容易透支消费。最终结果就是精神追求日益虚无,生活的终极意义和理想追求都不断淡化,与主流价值观日渐疏远。
3.解构与重构的交织:文化认同危机
网红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兴起的时间尚短,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鉴别,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又往往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管。在其野蛮生长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主流文化被逐渐解构。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它以汹涌的信息浪潮为载体,进入和挤占着青年的思想活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解构着人类长期形成的理性批判思维,助长了诸多非理性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其背后凸显的娱乐至上、虚无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观念正在重构为人们新的思维与认知,使主流文化逐渐退让,导致了青年的文化认同危机。
X
第二部分
网红文化的治理路径
1.舆情监管与日常渗透协同,实现单一管控到多元互通的有效转变
首先,探索科学合理的网络治理模式。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网红及其行为的预警机制、评价机制和处理机制建设,坚决制止网红的不良言论、不良行为和不良导向,进一步净化青年的网络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不断增强和发挥媒体的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增强其感染性与亲和力,吸引更多的青年关注,实现网络治理由“堵”到“疏”的格局转变。
2.网红甄选与榜样示范协同,实现文化影响与价值引领的契合同行
首先,需要辩证地看待和利用网红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在良莠不齐的网红文化生态中确立价值标准,甄选出具有“正能量”网红,并对其发展进行合理引导,对其生产创作进行指导,对其优秀作品进行宣传。例如,着力推广始终坚守正确价值观,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奋斗的励志网红;催生一批为党、为国而矢志不渝奋斗的科学家、大国工匠网红;发掘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普通人”网红等,从而有效减少和消除其他“负能量”网红的负面影响。
3.商业平台与主流媒体协同,实现内容传播与方式手段的切实提升
首先,加强商业平台的价值引领功能。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引导商业平台形成有利于推动优质内容生产的自我激励机制。鼓励商业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赋予网红文化发展正确的价值导向,不断增强目标受众意识及精准化传播意识。其次,主流媒体要顺势而为,全面提升自身影响力。主流媒体必须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才能确保导向正确、引导有力。主流媒体需要通过优质内容与技术、平台、渠道、需求精准对接,进一步强化主流价值传播。
🌈
🌈
  弹幕文化  
“弹幕”原本是军事用语,是指在军事战斗中发射的子弹像幕布一样密集。自从日本 ACG 文化引入了弹幕后,弹幕在视频中有着不一样的含义,用户习惯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将评论实时地发送到视频画面上方,如果到达情节的高潮点 ,用户发送的评论就会大幅度增加 ,层层叠叠的文字布满屏幕,给人的观感则像战场上火力密集的子弹。
作为国内第一家弹幕视频网站,Acfun(简称A 站)最先将弹幕引进中国 ,但由于后期网站运营、技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B 站一跃而起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弹幕视频网站。近几年 ,弹幕出现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 ,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到弹幕这一新兴事物。弹幕出现在各大视频平台,如爱奇艺、腾讯、优酷等都采用了“视频 + 弹幕”的模式,使“弹幕”成为大众化的评论方式 ,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并参与其中。
X
第一部分
弹幕文化成因
1.亚文化的“仪式性抵抗”
亚文化风格构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抵抗性。斯图亚特·霍尔在《通俗艺术》中提出青少年通过消费、着装等独特的生活方式构建自身风格的目的是为了“抵抗社会”,但是这种“抵抗”不是对主流文化的正面挑战或强烈反抗,而是一种温和的、风格的仪式性抵抗。在弹幕视频中,“吐槽”“调侃”“恶搞”俯拾可见,这亚文化在弹幕视频中的抵抗性表现,通过解构经典文本,满足用户娱乐化的需求体现了在现实工作生活中人们会依据集体利益和现实原则做事,在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经常会压抑情绪 ,而在虚拟的网络语境下,人们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内心对快乐的需求。
2. “使用与满足”的需求分析

“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出发,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弹幕能够满足用户自我表达和社会交往的需求。在网络时代,青年群体拥有强烈的自我表达和社会互动的需要。青年群体很多作为接受过大学高等教育人群,思维具有独立性,渴望为社会发声。弹幕的发布实质上是信息的共享、实时的交流,用户通过弹幕发表见解、分享情感、进行互动、获得关注,满足了网络时代青年人寻求认同和社会交往的本能欲望。
3.“娱乐至死”的价值偏离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弹幕作为新兴的传播方式也会引发消极的娱乐化现象。弹幕文化的初衷是娱乐性的 ,帮助人们打发时间 ,找寻更多的快乐。但是越来越多的语言暴力、低俗甚至黄色信息夹杂在弹幕中,其中部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完全建立 ,这些低俗信息容易扭曲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由于弹幕在屏幕上以快速“飞过”的形式呈现的 ,所以决定了弹幕发送几乎没什么限制 ,监管难度大 ,许多未经筛选的低俗信息也混杂其中,会对网络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这是一个需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
X
第二部分
弹幕的作用
1.正解原作,突显细节亮点
不同的人解读同一影视作品的角度各不相同,就会出现认识的盲区,弹幕的出现恰好做出补充。在悬疑剧中,曲折复杂的揭晓过程往往容易让观众感到烧脑,弹幕中提示了重要线索与逻辑,消除“掉队”观众对剧情发展的疑惑,成为整体叙事中串联情节的重要一环,促进弹幕中的共情趋势,对缺乏自我理解立场的“看客”也能起到引导作用。即使在其他情节相对松弛的作品中,网友们捕捉台词、气氛、布景等细节,并进行深入剖白与解读,也有利于增强戏剧强度。
2.“断章取义”,营造戏谑反差
弹幕的自由度不仅表现在观众的个人化表达上,也体现在被评论的对象选择上。传统的评论文章要求作者具有宏观视角,兼顾全局的整体思维,但弹幕则针对当下看到的画面、目前出场的人物发表想法,无需看完整剧集,可能造成与原作完全相悖的反差效果。弹幕族对视频画面进行针对性、流动性的碎片化表达,形成微观形的评论意见输出,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化实践。
比如《镇魂》中的沈巍被弟弟绑架,还要眼睁睁看着搭档赵云澜被杀时,弹幕中却大多是将沈巍嘴边的血戏称为“斩澜色”口红,以暗示他和赵云澜的 CP 感,消解了剧情本身紧张残酷的情境。
3.“冒充”角色,增添情节趣味性
弹幕文化的主要受众来自 90 后、00 后的青年群体,崇尚个性化自由平等的表达,渴望得到认同与关注。简单的陈述句、感叹句在弹幕中司空见惯,观众开始从形式上创新,冒用角色之名,按照角色的性格特征,表达对其他人物的看法。
🌈
🌈
  恶搞文化  
“恶搞”文化本来是日文词汇.是网络传播的一种皿文化。体现了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张扬个性、讽刺社会的反叛精神。具有强烈的草根性和平民化色彩。“恶搞”文化最初由日本游戏界传入台湾.再经由网络传到香港、继而全中国,成为一种经典的网络次文化。这种借助于网络无可比拟的自由传播性和民众参与性.形成了一种以爆笑、搞怪、恶作剧为主要特征的另类创作风格。恶搞运用模仿的技巧,以电影、音乐、历史中的故事为底本.加上现实社会中的流行词汇.将现实社会中的某些问题以夸张、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表现的是社会中的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或者说是一种另类创新。但是,恶搞文化无论是反映社会还是抵制主流文化,我们仅仅看到了表面。那都仅仅是一种仪式而已.网络恶搞的实质是在思想解放的社会氛围中表现出的一种宣泄自我的冲动.一种表现自我的欲求。一种张扬个性的狂欢。
X
第一部分
走红成因
1.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
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和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人对此还无所适从,从而产生紧张和压抑感。网络恶搞文化适逢其时.抓住了市场缺口,获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恶搞作为网络传播的一种亚文化.体现了网络传播的娱乐与消遣功能,恶搞制作者在“恶搞”过程中自得其乐,受众在接受“恶搞”作品的过程中享受娱乐。
2.网络的出现给大众网民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
以《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例,其矛头首先就指向了其“母本” 电影《无极》,表达了作者对电影的“讽刺、调侃、批评”。影片《无极》耗时3年、耗资3.4亿人民币,终于“穿上”了好莱坞式的华丽外衣.而其内在则是逻辑混乱、语言滑稽,“败絮其中”自然无法获得公众认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其实就是对其霸权的颠覆
3.网络恶搞文化也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成名的新渠道和新形式。
在网络社会中,一些网民经常有意识地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或渠道去表现自己.以期引起别人的关注。达到成名的目的。他们具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望,会通过网络恶搞等极端方式。引起受众关注,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
X
第二部分
利弊分析

1.网络恶搞文化之利。
首先.网络恶搞文化从某种角度上讲。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作为娱乐时代的产物,恶搞自然顺应了当下社会的某种需求,恶搞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虽然这种反应未采取直观的方式。但夸张、幽默的视频等形式更能引起大众注意,更具有启发意义和警醒作用。
其次。网络恶搞文化一定程度上改善当下大众的生活质量。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市群体进入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紧张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不免使都市人群在过于紧张的压力下喘不过气来.作为网络一道可口的凉菜,网络恶搞文化引起了大众的强烈反响。从现 实意义上讲.网络恶搞文化可以让大众快节奏的工作步伐和紧张的都市生活变得轻松幽默.同时,网络恶搞文化容易引起网民的竞相模仿.因此.还可以帮助大众发挥创造力,促进大众个性的张扬。
2.网络恶搞文化之弊。
首先,恶搞从某些方面是对大众主流文化的抵抗和冲击.易导致大众道德观的异化和人文情怀的消解。网络具有虚无性和自由性.网民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网上大显身手.从而导致一些低俗的网络恶搞作品在网上大肆传播.严重影响着网民大众的身心健康。
其次,网络恶搞易造成对人身名誉权利的“模糊”侵犯和著作权的纠纷。我们在优酷等网络视频网站上不难发现.很多恶搞作品就是在别人的影视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粗糙加工制作而成。这其中涉及到的对于恶搞对象本身的形象和名誉还有可能涉及到的著作权都有可能会产生不小的纠纷
🌈
🌈
  粉丝文化  
粉丝是由媒介名人所激发产生的极度迷恋并参与明星的各种活动及其个人生活的现象或采取此类行为的人群。粉丝所追捧或迷恋的明星主要是音乐、影视界的大众流行明星。这个概念通常意味着无理性以及脱离现实,甚至狂热。最普通的粉丝可能只是收到某一媒介的吸引,而最强烈的形态则可能牵扯到高度的情感投入以及围绕某个媒介人物而产生活动。
X
第一部分
文化特征
1.粉丝的高参与性
粉丝群体一般是基于对某个特定人物或事物的喜爱而聚集起来的社会群体,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投入,因而具有更多的强烈排他性和高参与性。当一个明星出了新专辑或者参演了新节目的拍摄,这些粉丝群体往往会第一时间通过“打榜”或者转发等形式对其进行多层级传播,更有一些粉丝不仅单纯停留在对明星的崇拜和维护层面,而是对其生活、工作各方面保持高关注度和高参与度,甚至会对明星的缺点进行批评。
2.粉丝的高投入性
这里所说的高投入包括金钱、时间、情感等因素。粉丝会关注明星的最新动态,并且粉丝群体往往会倾注大量时间参与到宣传明星的各种活动中,例如:在网络上进行发帖、维护明星的形象、组建线下的粉丝群体会面等。另外,就是情感的高投入度。粉丝会在生活的时时刻刻向身边人表达对该明星的喜爱,并促使更多人参与到这个群体中。
3.粉丝与明星之间关系的变化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更多粉丝有了与明星互动的机会。以微博为例,不少明星、公众人物都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入驻微博这一社交平台,他们不仅会在微博上宣传自己的新作品,还会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也使他们脱离了资本包装下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成为更具有亲和力的“普通人”。粉丝群体不再需要借助中间商去了解明星,而是可以直接迅速地了解相关资讯,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从被动接受转向了相对程度上的双向互动。
X
第二部分
文化认同
1. 符合自我期许。
从“粉丝”个人的角度而言,追星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在追逐、幻想的过程中找到了符合自我期许的完美形象。“粉丝”在欣赏偶像的作品时会出现移情现象,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情感转移到自己的偶像身上,偶像的互动行为实现了自己的幻想,从而产生一种获得感,催生一批“男友粉”“妈妈粉”。
2. 个人情感投射。
“粉丝”文化中体现的是“粉丝”在追星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共鸣,在集体中“粉丝”暂时忘记了生活的压力和苦闷,投入到追星行为中,宣泄个人情感,在狂欢中完成个人的情感投射。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指出,“在狂欢期间人们可以尽情地放纵自己的原始本能与同伴们一起纵情欢乐”。互联网显然为“粉丝”提供了跨时空交流的平台,使得“粉丝”群体中的个人依靠社交途径完成与群体成员之间的联系,并依靠共同的使命感形成情感连接的共同体。
3. 新型双向陪伴。

在“粉丝”文化中,偶像并不是处于传统的统治地位,“粉丝”群体形成的巨大能力已经可以“制作偶像”,由此出现了一批偶像养成类节目。具体就是“粉丝”通过打榜等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偶像并帮助他出道,偶像依赖“粉丝”实现自我发展,使得原先的“粉丝”依赖偶像的关系出现变化,形成新媒体背景下新型的双向陪伴关系。
X
第三部分
文化意义
1. 虚拟社群文化的兴起
社群意思是共享居住空间、兴趣或其他共同点的人群,或是指亲密的伙伴关系。粉丝文化表达的发展与粉丝社群的形成与兴起互为因果。粉丝集结发展成为一个文化社群,在社群空间进行文化表达,强化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粉丝社群的形成,能满足粉丝个人社会交往的情感需求,更能激发文化表达的热情与动力,有利于粉丝文化的成熟与发展。粉丝文化的成熟与发展可以增强粉丝文化影响力,协调影响文化发展的各种关系,尤其是粉丝的文化消费需求与文化工业的市场需求、与日益浓厚的消费主义之间的冲突。
2. 粉丝文化身份的建构

媒介技术的民主化使得粉丝群体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地解放,粉丝话语的生产与传播也是粉丝文化成熟与自信的表现。粉丝使用只有他们才能读懂的粉丝话语进行沟通与交流,营造一个青年亚文化社交圈子,对主流文化产品既消费又改编,既有良性互动,又有对抗抵牾,平衡且影响着日益复杂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关系。
3.影视生产与传播的重构
粉丝文化涌动的的最直接的结果,是促成影视文化工业生产开始朝着顺应甚至是迎合粉丝趣味的方向发展,例如近几年影视生产出现的IP现象。IP小说有其固有的粉丝群体,在此基础上改编成电视剧、电影,收视和票房便有基本保障。不仅如此,近几年出现的粉丝电影、弹幕电影等新文化现象,也说明粉丝影响力正全方位地影响着影视文化生产的潮流与趋势。粉丝同时也可以影响影视剧的传播。原本默默无闻的电视剧或纪录片,却可以因为粉丝的互动传播、推波助澜发展成现象级产品。
4.文化工业的扩张

粉丝文化与文化工业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有迎合、有妥协、有抵抗,同时粉丝文化也为文化工业提供一个巨大的额外市场。以粉丝为票房吸引源的“粉丝电影”“弹幕电影”等新粉丝经济现象的出现,是文化工业扩张的一个鲜明表征,粉丝的消费动向也正在成为文化市场的风向标,粉丝消费趣味牵引着文化工业扩张的方向。粉丝文化的出现与发展,成为媒介融合时代文化的一个鲜明表征,它锻造着新的媒介生态,深刻改变着当代媒介文化的格局。

通过以上的内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这些亚文化产生的原因,包括意义影响、治理策略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本质山都没有脱离亚文化的范畴,只不过是结合了各自的特性,所以其实大家在进行这部分学习的时候,也一定要用巧劲,找共同点,然后结合各自特征。
🌈
🌈
   猜个题  
那就斗胆说两个题目大家可以回去思考,比如说
·你认为表情包文化的传播意义何在?
·虚拟偶像和真人偶像,你如何看待二者的差异。
·你认为粉丝文化在跨文化传播当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对了,这个题,模拟考都有都有!👉秃头模拟考

📒参考文献📒
·《当代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弹幕文化探析》袁之砚
·《浅谈弹幕在网络环境中的文化价值》石天悦
·《亚文化资本视域下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融合策略研究》朱莉,王鹏
·《新媒体环境下的“粉丝”文化和身份认同研究》伍尚邱葛
·《网络时代的粉丝文化特征及影响分析》陈慧敏
·《青年亚文化在网络上的符号呈现与解读》周惠宇
·《媒介技术驱动与粉丝文化表达变迁》张建敏
·《符号与变现:网络空间亚文化涌现的生成逻辑》朱白薇
·《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说起 ——对网络恶搞文化的反思》颜廷昆
·《身份、组织、生产:网络青年亚文化群体新媒介赋权实践的三重层面解读》孙黎
·《网红文化影响下的青年价值困境及其超越》李为,常青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冲突、传播及治理》平章起、魏晓冉

🖤
(0)

相关推荐